世威大帝 第240章 真的可以說百廢待興
所有的青壯都目瞪口呆,今天不服徭役都能領錢糧。
楊大狗暈暈乎乎的,直到裝乾糧的袋子真的領到了一升粱米和十五文錢纔回過神來。
“大狗叔、大狗叔,這朝廷還真發錢糧了啊!”一眾大楊莊的青壯圍過來道。
楊大狗莫名覺得心頭舒坦了,將乾糧袋子攏好紮緊道:“走,回村!”
回到了村裡,村老見一大幫人喜氣洋洋回來,頓時愣住了。怎麼回事,服徭役還能這麼開心?
見了村老,眾人趕緊見禮,然後楊大狗在一眾青壯的推舉下,將乾糧袋子從腰間取下來,開啟後走到村老麵前道:“大伯爺,您看,朝廷真的發錢糧了。一天一升粱米,十五文銅錢。”
村老一把搶過楊大狗的乾糧袋,那手速完全不像個快八十的老人。將乾糧袋放到地上開啟,粱米不去管,朝廷平了江南後每家都發了幾十斤的粱米,撐到下一季糧收問題不大。
但是,銅錢啊。
將一枚枚銅錢拿起來,村老攤開在手裡細細打量著,身體忍不住打起擺子來。
“都是好錢、都是好錢、都是好錢!蒼天啊,沒想到老朽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朝廷的好錢了啊!”看著手裡的十枚黃銅錢、五枚青銅錢,村老淚眼婆娑道。
由不得村老失態,他活了這麼多年了,見過好錢的次數真的是屈指可數,尤其是看這錢幣的式樣,還是好錢中的上品!
那些高高在上的貴人們,哪裡捨得給好錢,都是世家鑄造的私錢。
如果這些私錢好用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私錢基本上是不足值的,不足值的也好辦,湊合能用。但要是碰到惡錢,那真是哭都沒地方哭。
品質低劣的惡錢甚至小孩子一捏就碎!
這種惡錢不說能當錢用,都找不到……完全找不到詞來形容。
將錢小心放回袋子裡,村老忍不住放聲大哭,終於、終於,朝廷終於知道疼一下江南的百姓了。
看著村老那模樣,一眾青壯也都是淚流滿麵。
江南富甲天下,但富的隻是世家,他們這些底層人都是掙紮著活著。
大夥將村老扶回了他的家,然後散開都興奮地往自己家裡跑回去了。
楊大狗興奮地回到了家,召喚了女兒和小兒子過來。
將一枚枚銅錢鋪開在茅草床上,楊大狗喜不自勝,都是好錢啊。江南因為私錢惡錢泛濫,好錢的價值急速上升。但問題是,好錢基本上掌握在世家手裡,普通老百姓手裡能不是惡錢就不錯了。
在河北,一枚好錢可以換三枚私錢,這是上下都承認的兌換。在江南,世家從百姓手裡用私錢換好錢也是一換三,但是,百姓們要用私錢從世家手裡換好錢,抱歉,五枚起步。
可以說,江南的錢幣,是真的很亂套的。
所以,十五枚好錢,就足夠讓一家普通老百姓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了。
……
朝歌很頭疼。
頭疼的原因不在於彆的,就在於錢。
大量的世傢俬錢充斥著民間,一千枚銅錢裡都不一定能找到一枚官造好錢。當然,還得罵罵葛栩那場大火,將世傢俬藏的好錢也給毀了大半。
現在,光是要將民間流通的私錢惡錢給收上來,全麵推行朝廷的官錢,都是一件極其頭疼的事情。
鬼知道江南現在流通的私錢惡錢有多少!
更重要地是,因為私錢惡錢的泛濫,還導致這裡私鑄銅錢成風。隻要是家裡能開爐的,都想方設法鑄錢。
好錢又被大戶們囤積。
真的是個死迴圈。
深深吸了一口氣,朝歌在椅子上坐下,開始認真思考眼下的局麵。
重中之重,還是私錢惡錢的問題。
不把這個問題解決好,江南就會是大虞的一塊膿瘡,超級惡心人。
不過,想起那一百多萬石的糧食,朝歌的雙眼卻是猛地一亮。
江南雖說是大虞有名的產糧之地,但糧食都在地方豪強們的手裡,百姓們都是隻能靠借高利貸來度過春荒的。
“傳令下去,江南之地百姓,每五日可憑江南鎮撫使所發竹簽用私錢買平價糧一鬥。江南之賦稅,隻認官錢,不認私錢!”
朝歌這道鎮撫使令的目的很簡單,通過售賣平價糧來回收私錢,然後好錢繳納賦稅,讓人們儘可能不去用好錢置換私錢惡錢。
這是目前可以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隻能說,葛栩太狠了,一把火幾乎燒光了江南最有錢的那批人。結果就是江南這邊的商業活動,幾乎可以說是停滯了。
其實不止是商業停滯,葛栩那把火,也把世家控製的工匠可以說給團滅了。
江南的工商業,目前可以說是崩潰的狀態。
朝歌走訪了幾個縣城和村鎮,對市場的蕭條有很直觀的感受。現在江南僅存的一點手工業,就是紡織業、漆器製作、燒窯和造紙了。
鐵匠因為都被世家收攏到了寧江城,全都沒逃過葛栩的大火。現在江南這邊想搞鐵器,都得從其餘地方運來。而江南這邊,其實有好幾處好鐵礦的,江南的百煉鋼在大虞也算是很有名氣的。
現在好了,沒了。
西南那邊倒是有鐵匠,可數量連喂飽西南地區都不夠,壓根調不出來。至於江中地區的鐵匠,算了,彆去想。
朝歌在心中默默罵了葛栩幾聲,這個人屠宰相,真的太狠了。
罷了,還是想如何安排各村的青壯做事吧。
被燒成了廢墟的寧江城就是一個大工程,安排個三五千人輕輕鬆鬆。還有就是修繕連線各郡縣的道路,以及挖溝修渠開挖運河,有的是江南百姓賺錢的機會。
幸運的是,葛栩那個人屠還知道自己的困境,這段時間源源不斷地送各種鐵做的農具過來,朝歌心裡如是想道。
回過頭看了一眼很是淒慘的寧江城,朝歌再次長歎了一口氣,自己到底是哪裡被殿下給看上了,竟然要來當這個江南鎮撫使。
“將軍,這是孫長史送過來的條陳,裡麵是關於明日青壯的安排,希望您閱覽後趕緊批下去。”親兵的話打斷了朝歌的思緒。
長歎一口氣,朝歌拿過條陳細細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