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293章 蘇家的狠
東都光複,還於東都就迅速提上了日程。
一隊隊的工匠坐上馬車,迅速趕赴東都。傻子都清楚,能在元日前打下東都,朝歌那個老不死的鬼知道扔了多少炸藥包進去。
大夥已經在腦海中能想象那種滿目瘡痍了。
一想到朝歌會下手狠辣,眾人不禁看向了葛栩,要不是這個屠夫火燒寧江,事後不僅嘛事沒有,還封侯賜勳,朝歌是壓根沒這麼大膽子的。
沐津倒是看得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更何況,翻修城池什麼的,也是給當地百姓一個賺錢的機會。國庫裡的錢糧不花出去,堆在那裡發黴生鏽嗎?
還都的事情有條不紊地進行,關於商稅的爭論也在繼續,當然,後來還夾雜了官吏退休和軍人退役製度建設的討論。
工匠們到了東都後,迅速就發回了一份公文,東都除了皇宮一處宮殿有礙觀瞻,南城城門樓以及一段城牆坍塌外,其餘都無礙,不妨礙還都事宜。
還都的一輛像一座小宮殿的大馬車上,沐津和沐肇兩個人正在上首的榻上下棋,下麵,一群三省的主要官員,或坐或站,還在為了商稅的事情爭論不休。
官吏的退休還有軍人的退役這兩個的製度沒討論多久就徹底訂下來了,形成了真正的製度條文,不再是以前那種比較空泛的論述。
不論是官吏退休還是軍人退役,勳官的俸祿和福利,一直保持到死。
軍人的普通士兵的服役上限是三十歲,如果三十歲還隻是一個普通士兵,那就必須退役。退役的時候,會發放一筆退役金,按照三年的軍餉發放。比如一個士兵一年的軍餉是二十貫錢,那麼退役那天,他就能領六十貫錢的退役金。
至於武官,按照散官來算,六品以下的散官四十歲退役,轉入建設兵團或者屯墾軍。當然,如果隻想拿錢也可以,朝廷也是全額發放三年的軍餉作退役金。還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去朝廷管轄的工坊當一個小工頭,能不能升上去,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六品以上(包括六品)三品以下(包括三品)的武官,那麼就是五十五歲退役,有練兵本事的會去各地的衛軍或建設兵團當教官,有教書本事的就去國子監的武院。完全靠拚殺博取功勞的,就由朝廷頤養天年。
一二品的武官,沒有退役的說法,他們基本上是待在三軍大都督府裡,研究大虞周圍的國度,製定好各種作戰計劃。保證大虞一旦要對周圍不遵王化的國度動手的時候,能迅速提供一份可行的作戰計劃出來。
當然,最後怎麼打還得看統兵將帥的臨陣決斷,但這種作戰計劃是必不可少的,至少不會臨到頭時慌亂。
六品以下官吏,五十歲退休,退休後按照在職時俸祿的一半發放養老金;六品以上三品以下的官吏,六十五歲退休;三品以上的官吏,隻有致仕,沒有退休,致仕後沒有俸祿,而是國家按照致仕時的待遇在京師專門建造的療養院奉養到死。
這個國朝奉養三品以上的官吏,還不是葛栩提出來的,而是蘇授提出來的。蘇授之所以提出來,就是指出了一件事,那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吏,不論在朝還是在野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他們老家!
一旦將這種高官致仕的時候放回地方,那種公忠體國的還好,他們知道分寸。但一些不知道分寸的,要是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乾點事情,朝廷是很難受的。
而且曆史上,不缺這種例子。
相比起這些高官致仕後會給朝廷帶來不痛快,那麼直接讓他們在京師養老到死更好。對比起給高官養老帶來的優點,耗費的那點錢糧完全就是灑灑水。
不得不說不愧是大虞最頭鐵的蘇家,蘇授的這個諫議是真的絕。世家是怎麼做起來的,不就是在朝堂上高官做多了,從而從上到下積累了巨大的影響力麼。
尤其是高官致仕,那麼回鄉後肯定會有大量人員前來拜訪,而這種拜訪的人多了,時間久了,那麼那種巨大的影響力就能沉澱下來,從短期的變成長期的。最後加上對釋經權或者一地教育權的壟斷,加上土地兼並和吞沒人丁,那麼世家不就出現了麼。
與其讓高官致仕可能成為地方的不穩定因素,不如直接讓他們一直在京師養老到死!
說真的,葛栩要是提出這個沐津是一點都不意外,但現在提出的這個是蘇授。
嗯,很蘇家。
除此之外,蘇授還提議對教育和科考再次進行改革。
官吏這方麵,科考取消殿試,而是改為你要進入朝廷哪個部門,就選擇去哪個部門考試。也就是說,考試的專業性進一步加強。考慮到有些部門官吏的特殊性,在這些部門為官作吏將有額外的津貼,比如工部和欽天監。
這兩個倒黴部門一個要經常去工坊或者去礦山,一個可以說四海為家到處看天象,錢不給多點真的說不過去。
至於教育製度,經史子集的內容占比要下降,雜學比如工學等要上升。就算不能當官作吏,也能習得一技之長。而且就算是經史子集,重點也要放在道德方麵。為官無德,那是真的容易出大事。
而且這個德,重點考察的是對地方的治理方麵,隻要你真的造福一方百姓了,地方豪強被你霍霍成什麼樣子,沐津隻會大力支援,至於有些小毛病……罷了,就是些小毛病吧,等上了高位了,禦史台會幫忙治一治的。
除此之外,官吏的考覈製度要進一步加強,徹底落實能者上庸者下。
這遷都的一路上,三省的參知政事們都已經麻了,他們以為自己已經夠激進了,沒想到和蘇授一對比,才知道什麼叫做保守。
蘇授的不少建議,彆說不給世家留活路,甚至大一點的地主都沒有什麼活路。
對蘇家有影響嗎?
肯定有。
但蘇家表示,家族本就不容於世家了,而且蘇家現在靠著開工坊活得滋滋潤潤。那些還想著靠兼並、吞沒人丁、壟斷教育的家族怎麼死怎麼活,乾蘇傢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