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世威大帝 > 第296章 新老豪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世威大帝 第296章 新老豪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天下大勢,七分已經到了大虞的手裡了。

土地的光複,不僅意味著朝廷控製的田地和人口數量的上升,也讓朝廷獲取了大量的原本屬於世家豪強的工匠。河北的世家豪強,經過迭遭打擊,真的可以說是百不存一了。

現在的河北,基本上是自耕農和寒門小地主為主了,稍微大點的地主都看不到,被大虞禁軍這把鐵掃帚,可以說是掃光了。

這種局麵,大虞上下都很滿意。

河北、江南,兩個世家力量最是雄厚的地方,也是讓朝廷最是頭疼的地方,可算是借著亂世給徹底掃清了。

不過,河北的光複也帶來了一個更加讓人頭疼的局麵,那就是官吏的缺口太大了!

那可不是一般的數目缺口。

用狄潯的話來說就是,三五千官員扔下去恐怕都隻能聽個響。

畢竟,哪怕還沒有括田清戶,河北之地保守估計一千萬人是有的。如果將括田清戶執行到位的話,一幫宰相們估計,接近三千萬也不是不可能。

很快,宰相們就達成了共識,拆分,河北必須狠狠拆分。

一下子,河北就給拆出了四個州出來。

東邊的十一個郡為濟州,北邊的十四個郡為燕州,中間的八個郡為括州,南邊的十四個郡為德州,西邊的十六個郡為隈州。

沐津看了下這拆分河北的公文,好家夥,不僅將河北拆成了四個州,各個州的主要命門都不在自己手裡。就像沐津前世看一個網友對中國省級行政區域的劃分,裡麵提到了四川,北邊重地漢中在陝西手裡,東邊重地三峽門戶在重慶和湖北。

可以說,四川北進和東出的口子都不在手裡。

現在,沐津手裡這四個州的劃分,就很有前世四川的風範。

宰相們的格局太大了。

真好。

很滿意這個劃分,沐津二話不說就披紅用印,等黃門省審核通過後,就可以通過尚書省執行下去了。

河北之地太大,短時間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根據宰相們的討論,滅掉關西的叛軍可以放到明年後,今年大夥都好好安生一下。

其實今年出兵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光複關西後,那帶來的官吏缺口,會更讓朝廷頭疼。

品嘗到了壓製地方豪強帶來的好處,宰相們可是不願意再讓地方豪強做大的。

哦,你說宰相們也是出身地方豪強。

但是,宰相們說,他們代表的地方豪強和以前的地方豪強不是一個路數。他們代表的地方豪強,不再對土地上心,而是對工坊上心,老派的地方豪強兼並土地隱匿人丁對他們這些新豪強衝擊太大了。

他們現在需要大量的人口,來充實他們這些新豪強的農場和工坊,對老豪強占據的土地和隱匿的人丁那可不是一般地眼紅。

沐津已經夠眼紅了吧,他們更甚。

畢竟,工坊和大農場集中生產經營帶來的利益,遠不是老豪強那種生產模式可以相比的。

嘗到了甜頭,那就需要更多的甜頭才能滿足了。

沐津也迅速明白了宰相們這麼做的緣故。

不過,沐津很滿意目前的狀況。

就目前的狀況,完全消滅地主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都做不到。

但地主階級也彆指望太好。

地主這個層級,越是發展就越是有家無國。

如果說世家這個級彆的地主還要點臉,那士大夫這種地主那就更是挎個批臉。

家國天下?什麼家國天下?

隻有皮太癢,水太涼。

蘇授諫議的科考改革,就是要從考試製度上,玩死士大夫那種地主。

怎麼說呢?

蘇授諫議後的科考,那些經史子集的占比大大下降不說,還從籠統的科考選官,改為了各部門的專業考試選官。

戶部表示:來來來,這個賬本你來算算?什麼,你沒讀過算書?沒讀過算書你來戶部考什麼?

工部:來來來,你來看看這個地方的田地,怎麼修個水利比較好?什麼,不懂?不懂你來工部考個錘子?

大理寺:來來來,這裡有個案子,你說說看,該用哪部律法哪個法條來叛?什麼,你沒看過律法?沒看過來大理寺考什麼?

……

可以說,這種專業選官,直接從根子上打擊了世家靠壟斷釋經權帶來的教育壟斷。因為如果你要參加這種專業考試,世家的學堂是提供不了書籍的,隻有朝廷開辦的學堂才會教這些。

尤其是考到國子監後,還有各部門的官吏來講課。

但是,這種革新後的科考和教育體製,卻是很對他們這些新興豪強的胃口。因為他們這些新興豪強的產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以前家族要培養的話,可是要花費不小的人力物力的。

現在好了,就等各部門考試完後,他們去雇傭那些落榜的學子九成。

省事。

見識到了新教育和科考體製對自己的好處,他們哪裡還能容忍舊體製對自己的阻礙,拎起錘子砸這些阻礙比起沐津這個皇帝還積極。

沐津看著這一幕也是很開心的。

新興的資產階級,已經在自己的手下出現了。

目前這個資產階級的主要產業集中在紡織業、茶園、漆器、陶器這四個行業上,其餘的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鬨。

相反,朝廷的工坊太多了,所有的礦山和鹽場、九成的鍛冶坊,其餘的朝廷也都至少占據四成份額。哦,除了前麵提到的那四個,那四個朝廷占據的份額沒超過兩成。尤其是在紡織業的絲綢上,朝廷占據的份額是連半成都沒有。

可以說,國家資本主義在沐津的推動下,已經是大興了。

不過挺畸形的。

因為這些工坊裡麵許多管事的都是蘇家或藺家子弟,結構很失衡。蘇願和藺琛都暗地裡給沐津上書過,讓沐津要多安排其餘人,蘇家和藺家兩家外戚做大對國朝是很不好的。

現在的蘇家和藺家子弟腦袋還很清醒,但十幾二十年後,工坊的利益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的腦袋還能不能清醒就不知道了。

蘇授更是明白這一點,在和沐津私下交談時就說過,朝廷工坊的事宜,拉進的家族越多就越好。

將國朝的利益和這些家族捆綁在一起,比起什麼言語都管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