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世威大帝 > 第330章 東北建設兵團的第一戰(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世威大帝 第330章 東北建設兵團的第一戰(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象同來襲的奏章在朝堂上並沒有起太大的波瀾,但不代表大虞的君臣沒上心。

一通商量後,決定在元興七年出兵討伐象同,順利的話,就將雪域高原納入大虞的掌控之中,成為大虞國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軍隊暫時沒有必要開拔,但是糧草開始快速調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永遠都是真理。

征討象同打算出兵六萬,在後勤保障上,準備了大小車子五萬輛,騾子、挽馬、驢等各種牲畜八萬頭、汽車到時候看情況。至於出兵的路線,大虞這次沒有打算分兵,而是直接就是一路兵馬碾過去。

從涼州的西涼郡出發,這裡有一條很古老的商道,可以直達象同人的都城拉赫。

拉赫在象同人的語言中為富饒之地。

象同人選擇拉赫建都也是有原因的,周圍有好幾座雪山稱為屏障,而拉赫就在幾座雪山包圍中的大片平原,這裡地勢平坦,哪怕是冬天都不會下雪。

好幾條河流從這片平原中流過,給農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水源。

可以說,這裡是雪域高原最適合發展農業的地方。

象同人不管起落幾次,都能統一雪域高原,就在於他們占據了這片地方。這裡,給象同人征戰提供了兵馬錢糧。失去了拉赫,象同人纔是真正失去了根。

大虞也開始挑選出征的兵馬。

馬匹的選擇倒是很容易,因為大虞當年培育良馬,就很喜歡選雪域高原上公馬為種馬,其中以西北邊軍的馬場為最。驢子的話選西南那邊的驢子,西南驢的個頭並不高,但卻很是適合走各種崎嶇地形,且也適應雪域高原的氣候。

或者說,西南驢就是從雪域高原上的驢子下來養成的。

騾子的話也是從西北這邊挑選,這邊的騾子大部分都能適應雪域高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將士的選擇……

專門挑選高山出身的將士,這樣一來,許多西南高山密林出身的將士機會大增,讓其餘地方的將士頗有微詞。可是沒有辦法,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大虞舊朝在征伐雪域高原時,就因為將士水土不服吃過大虧,整整三萬京師禁軍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那可是大虞從開國以來最慘烈的敗仗,第一次接近全軍覆沒,連主帥都戰死,活著回來的最高階彆的將領隻是一個從七品下的校尉。

將士的挑選也很快,但也花了差不多四個月的時間。

挑選出來的將士迅速到中都洛川集合,然後遴選精銳練習燧發槍。

……

東北建設兵團部。

蘇愈拿起一支燧發槍,細細把玩了一陣道:“朝廷竟然連這種新式軍械都送來了?”

負責押送的宮城禁軍校尉道:“是的,殿下。另,陛下口諭!”

蘇愈當即拜道:“陛下萬安!”

“老太傅,隻管狠狠地打,給大虞在東北打出一片天地。至於其餘的事,真給老太傅兜著!”校尉宣讀完口諭道。

蘇愈淚流滿麵,站直身子對著中都方向再次一拜道:“臣,哪怕粉身碎骨,都難報陛下隆恩!”

蘇愈是真的感動,要知道,自己在東北這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製約,說是天高地遠的土皇帝都不為過。彆看蘇愈上奏章的時候要軍械是獅子大開口,但蘇愈其實心中沒抱太多的希望,能有個武裝三五百人的軍械就差不多了,而且應該就是普通的刀槍箭矢,火炮是不會有的。

但現在,朝廷一共運來了二十門的兩寸炮,一百五十杆最新出產的燧發槍,足夠五千人武裝的甲冑和刀槍弓弩,五十萬支破甲箭,五萬斤的火藥以及難以計數的子彈和炮彈。

這如何不讓蘇愈感動!

蘇愈很清楚,哪怕蘇家在天下的濾鏡那麼深,但自己這權力,要那麼多軍械在朝堂上的阻力肯定是很大的。即使三省的宰相有兩個蘇家的都沒有用,甚至他們還會避嫌。

可是,陛下不僅批複了軍械,給的軍械還遠遠超出了蘇愈的要求。

這樣的陛下,如何不誓死以報之!

“請校尉回複陛下,老臣蘇愈,哪怕是埋骨東北,都要替大虞將東北收入囊中!”蘇愈斬釘截鐵道。

“遼王殿下,陛下還送了三個精通火炮的炮兵、三個精通燧發槍的槍兵過來,請殿下認真操演。”校尉道。

“老臣謝陛下隆恩。”

將所有的軍備都清點交接完畢後,校尉就帶著護衛的晉軍離開了。

蘇愈當即喚來蕭匡,將火炮和燧發槍的訓練安排下去。

就這麼安安穩穩過到了十一月的月中。

這一天,蘇愈正在批閱公文,隻見蕭匡突然進來道:“大將軍,斥候回報,發現好些部族有集結的跡象。”

蘇愈皺起了眉頭,東北的十一月可是天寒地凍的,所有人都是貓冬,除了獲取食物外,儘可能減少在外麵的活動。而現在,斥候竟然回報有部族在集結。

要知道,東北建設兵團的斥候,在冬天的巡邏範圍不會超過兵團駐地三裡。

“斥候是用眼睛看到的,還是望遠鏡看到的?”蘇愈問道。

“望遠鏡。”蕭匡答道。

“他們集結的地方在哪?”蘇愈站起身,讓吏員拿來附近的地圖掛在牆上後道。

蕭匡指著兵團東北方向的一處密林道:“在這裡。”

蘇愈沉吟了一下後道:“離兵團大概是五裡左右。”

蕭匡問道:“要不要全兵團都武裝?”

“不需要。”蘇愈搓了搓手,“兵團現在訓練完備的戰兵有多少?”

戰兵即脫產的職業士兵,他們不參與任何生產,隻負責保衛兵團的安全。

“六百人。”蕭匡答道。

這段時間,隨著各地移民以及一些想過得更好生活的東北部族投靠過來,東北建設兵團的人丁數量突破了兩萬人。

“再征調一些人,有個千餘的人馬就足夠了。”蘇愈道。

不是蘇愈不想多征調人手,而是蘇愈真的看不起東北這邊部族的戰鬥力。沒有什麼金屬冶煉手段,主力武器是骨器和石器,弓都沒有多少,遠端攻擊方式主要靠投石索和投擲石矛或骨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