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347章 銅錢困境
倭國貴族真的全都給滅了,物理意義上徹底滅的那種。
倒不是說人給殺光了,而是血脈徹底斷絕了延續的可能,可以說,這趟滅國很順利。
砂金一萬兩千斤,銀四十二萬斤,銅錢五百七十六萬斤。
看得很是讓人舒心,當然,戶部舒不舒心那就和關俞無關了,反正關俞很舒心。
至於戶部為什麼會不舒心嗎?
因為這些全都需要重煉並提純,尤其是銅錢的重煉那可是個大工程,最是麻煩了。
把倭國所有事情都做完,艦隊起航已經是深秋時節了,嗯,元日前可以回到大虞。
滅倭大軍上下都是喜氣洋洋的,因為從來沒有打過這麼輕鬆的仗。
將士們暗地裡合計過,最輕的封賞估計都不下五十銀元,所以一個個是喜笑顏開。
除了幾百個崴腳的倒黴蛋外,就再沒有受傷的了。至於生病導致的死亡那更是沒有,隨行的兩百多軍醫表示,要是打這破地方還能出現生病死亡一堆,他們可以被砍頭了。
說真的,關俞開始還很奇怪,為什麼倭商對乾掉那些貴族那麼感興趣。和倭商交談後才知道,倭商們苦啊,貴族大名武士們的錢他們是賺不到的,因為他們有自己內部的商業。
倭商們要想賺錢,基本上就隻能走海貿。
再加上朝廷和藩國、藩國和藩國之間的明爭暗鬥就沒有停止過,產生的倭寇可是將他們這些民間倭商們給禍害得很慘。
不過,這一切都和關俞無關了。
……
中都洛川,兩儀殿。
“陛下,這戶部的奏章,您給個主意吧?”葛栩笑嗬嗬道。
彆的奏章三省都能直接自己處理了,但涉及到軍、財和人事權的,哪怕沐津信任葛栩,給了一部分自決的權力,葛栩哪怕是做了決定了,都仍然要走一個流程。
狄潯曾經問葛栩為什麼要這麼做?
葛栩回答,製度,維護好目前的製度。
從現在的大虞來說,沐津建立並改革的製度不論是對於皇帝還是對於臣子都挺友好的。
相權分散,隻要皇帝隻寵信一個宰相,那麼出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概率就大大減小。皇權大量下放,也讓皇權受到了製衡,皇帝就算昏頭,三省的宰相隻要不昏頭那就還能控製住。
而且,因為皇權下放,臣子的權力變相得到了增加,有本事的臣子也可以舒展心中抱負。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那就是臣子的責任重了。
以前皇帝大權獨攬的時候,辦壞了事老百姓都是罵昏君。但現在不一樣了,陛下放權了,你一個當臣子的乾不好事情,不能再甩鍋給陛下了吧。陛下是識人不明,將辦事的權力給了你,你則是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嗯,矛盾成功轉移。
可以說,以後想讓皇帝背鍋的難度是直線上升。
但對於葛栩這些臣子來說,他們是巴不得大虞現在的行政體製維持目前的態勢。
“朕也沒想到,倭國的金銀銅那麼爛!”沐津在奏章上寫好批文,用了印璽後無奈地道。
一眾大臣也很無語。
倭國的金銀銅有多讓人無語?
砂金的純度隻有六成多一點,也就是說十兩砂金裡真正的金子隻有六兩。至於銀餅,重新冶煉提純後再鑄造成銀元的費用足夠用大虞的銀礦鑄造十枚銀元了。
銅錢就更彆說,一用大力就能捏碎不說,還形製一堆,從一吹就能飛的莢錢到一兩重的無孔錢應有儘有。如果隻是爛還說,關鍵是銅含量還不足,征倭大軍目前送回來的銅錢已經有了二十萬斤,戶部已經清點完了六萬斤。
沒有一枚銅錢的銅含量超過四成!
銅少也就算了,關鍵是鬼知道倭人鑄造銅錢用的彆的金屬都是什麼玩意!
反正鐵銅錢不像、青銅錢不像、黃銅錢不像、紅銅錢更是不像,戶部找不到詞來評價。
因此,戶部上了好幾次的奏章,能不能把這些破銅錢直接埋地裡算了。三省打回去了好幾次,但戶部實在不想看到那堆破銅錢,忍無可忍乾脆走直奏路線了。
沐津倒是沒有將奏章打回去,但也沒有讓戶部全部擔上,就是讓戶部和工部合作處理掉這批銅錢。這批銅錢處理完畢,工部的冶煉技術估計能精進不少。
“陛下,現在因為官錢缺乏,不少地方惡錢又再次猖狂起來了。”狄潯開口道,“朝廷現在需要未雨綢繆,必須將惡錢趕緊壓製下去!”
“魏忠。”沐津突然向門口喊道。
一直在門口站著的魏忠愣了一下,然後趕緊進殿道:“陛下,有什麼事嗎?”
“太子昨天去皇家的織布廠視察,帶回來的那堆彙票都放哪兒了?”沐津問道。
魏忠趕緊走到架子前,拿下來一個小木匣道:“陛下,都在這兒。”
沐津開啟小木匣,拿出一張彙票遞給葛栩道:“這一張彙票,可以從大虞錢莊裡取出三千元。”
葛栩開始有點莫名其妙,但在接過彙票看著上麵的數字後猛地瞪大雙眼道:“陛下的意思是,用彙票來代替一部分銅錢?”
說實在的,沐津現在也不想推出紙幣,因為現在的防偽技術實在是太爛了。銀元因為造假成本太大,假銀元幾乎可以說一秒鐘就能驗出,導致無法偽造外,銅錢的私錢惡錢到現在都沒有禁絕掉。
沐津點點頭道:“朕打算先弄一批兩文和五文錢的紙幣出來,先在西都、中都和南都的村鎮實驗一下。如果可行的話,朝廷的賦稅不再收私錢劣錢惡錢,而且私錢劣錢惡錢也不能再兌換官造銅錢,隻能兌換紙幣!”
一眾大臣的雙眼一亮,這還真是個好主意。
“紙幣是需要大量通行民間的,現在想想,怎麼讓人難以造假紙幣?”沐津開口道。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好紙好墨印刷。”蘇授開口道,“造紙幣用的紙,最好是市麵上難以大量買到的紙,墨也是一樣。”
一眾大臣點頭,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