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356章 第一條鐵路(一)
元興五年的春耕終於結束了。
隨著春耕的結束,中都洛川和西都鹹寧之間的許多地方都是人頭湧動,大虞的第一條鐵路開始開工建設了!
最開始葛栩是打算建造一條單行線試試水,但沐津卻是直接批複建造複線。
洛川和鹹寧現在都是百萬人口級彆的大都市,光是兩地的人口往來,都絕對能支撐得起複線的執行。
更彆提貨物運輸了。
到時候,最大的問題恐怕是有沒有足夠的火車皮了。
鐵路的建造有條不紊的進行,但沐津站在施工現場,看著運來的枕木心疼不已。工部雖然弄出了水泥,但是是原始的那種矽酸鹽水泥,造造房子還湊合,做枕木就算了吧。
因此,鐵路的枕木都是用上好的鬆木經過炭化和防腐處理製成。
看著這些枕木,沐津就想到了砍掉的大量鬆樹,心痛,真的心痛。
鬆樹產鬆脂,鬆脂現在可不僅僅是造蠟燭,工部已經將鬆脂開發出了許多用途。
砍掉這麼多的鬆樹,可以想想短時間工部需要的鬆脂要出現多大的缺口。關鍵是,還沒法子從其餘地方調運過來。
因為現在大虞的鬆脂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
都是工部將鬆脂開發出了其餘用途的禍!
沐津看著人們鋪設鐵軌,真的和前世見過的鐵路差不多,沐津還嘖嘖稱奇了一下,但很快就釋然了。小火車在礦山已經應用很久了,隻要將礦山那邊的軌道改進過來就是現成的鐵路鋪設方法了。
人們很是興高采烈,不因為彆的,就是因為錢多加吃好喝好。
鐵路建設可不比以前的修路。
以前修路是人們乾完當天的活計就可以回家,但修鐵路不行,因此葛栩調來了大量的帳篷,什麼時候修完鐵路,修路的民夫們就什麼時候回家。
當然,為瞭解決民夫們的生理需求,葛栩忍著不適,從各地弄來了大量妓女。
沐津曾經也想取消妓女,後來發現根本就不現實。
就這個時代的娛樂活動,人們真的隻能是飽暖思淫慾。
雖然說書、唱戲的什麼已經開始出現,但隻在少數大城市裡流行,遠沒有到流行天下的地步。
沒得辦法的沐津和葛栩,隻能是大力打擊非法販賣人口,而且明文規定,賣身隻能是自願,不得強迫。
能做的都做了。
人們是很給力的,而且動用的民夫也是真的多,足足有八萬!
葛栩的意思很簡單,用最快的速度將這條鐵路修好,然後迅速投入運營。隻要鐵路的好處出來了,葛栩就有信心同時開幾條鐵路。
對於葛栩的想法沐津是不置可否的,但考慮到葛栩最近為了鐵路人都有點瘋魔了,沐津就閉上了嘴,沒有勸阻的打算。
至於其餘的宰相,隨著鐵路的開工,一個個也都忙得腳不沾地,畢竟這可是新事物,許多條文什麼的都需要製定。
工部現在也在發瘋,他們正在瘋狂製造火車頭和車廂,葛栩給工部下了死命令,鐵路建造好之後,工部要能拿出十個火車頭和配套的車廂出來!
玉書子很想和葛栩對罵,真當工部不忙啊,鐵路建成之日,工部要拿出十個火車頭和配套的車廂出來,你葛栩咋不上天呢。
但玉書子隻敢在心裡頭罵,因為以前和葛栩對噴過,葛栩將玉書子噴得給懷疑了人生。從此之後,隻要是葛栩下的文書,玉書子就沒有任何反駁的念頭。
因為人們太過於熱情,然後,原本兩個月要用掉的鐵軌,被人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給乾掉了。
聞訊趕來的一眾君臣麵麵相覷。
“工部暫時無法提升產量。”玉書子乾巴巴地道。
“這怎麼辦?”沐津問道。
葛栩也無語了,這太熱情了也不是好事情。
司徒銘問道:“工部真的沒辦法再提升產量了?”
“鋼鐵倒不是問題。”玉書子苦笑道,“鍛鑄鐵軌的機械就那麼點,還短時間沒有辦法迅速增加。”
“也不是大問題,就先把所有的路基修了,等鐵軌吧。”沐津開口道。
因為也沒有修正經鐵路的經驗,大虞這第一條鐵路是修好一段路基就鋪一段鐵軌,效率其實不高。不過,人們的熱情將低效率給硬生生抵消了。
“看樣子,鐵路可以提前修完了。”狄潯開口道。
“我們其實現在就可以通車的。”武橡指著地圖道,“看,這一個月我們也修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路程,修通了四個火車站。這樣,我們可以邊繼續修路,邊試著執行火車。”
沐津看向了玉書子道:“玉書子道長,工部已經造了多少火車頭和車廂了?”
“火車頭才造好一個,車廂倒是有十三節了。”玉書子答道。
火車用的蒸汽機超過了以往的,工部是真的小心小心再小心,要是來個爆缸那就是大問題了。正是這種小心,使得火車頭的製造速度極慢,一個月才造了這麼一輛出來。
而且,根據明虛子的經驗,就目前蒸汽機車廠的狀態,火車頭能夠保證一個月一台已經很不錯了。至於擴充產能,錢糧不是問題,關鍵是裝置和人跟不上,尤其是人。
工匠真的不是那麼好培養的。
葛栩聽出了玉書子的話外音,走到沐津身邊道:“陛下,將東都兵造的工匠都抽過來吧,東都那邊情形已然穩固,可以將工匠抽調過來。”
“可東都的那些工匠也不會造火車啊?”沐津疑惑地道。
“中都這邊的工匠見識多,學習造火車容易上手,他們空出來的位置,將東都的工匠頂上去!”葛栩道。
沐津明白葛栩的意思了,當即就讓魏忠弄來紙墨筆硯,迅速寫好了一封詔書,正好三省的宰相們都在,流程迅速走完然後發往東都寧江去了。
“對了,剛才狄相的提議諸位覺得如何?”沐津想起狄潯的話道。
“善!”蘇授道,“正好朝廷也借著這個機會,摸索鐵路執行的規章製度。”
眾人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