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世威大帝 > 第384章 給窮地方找賺錢的路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世威大帝 第384章 給窮地方找賺錢的路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西域的事情,就先交給鴻臚寺去慢慢運作了。

沐津現在正在看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區域發展的不均衡。

財富過於集中在某些人手裡或者某些地區都不是一件好事。

無形的大手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隻能靠有形的大手來解決。

就拿江南來說吧,被世家都給霍霍得那麼慘了,但仗著絲綢和高階造紙,竟然硬生生又迅速發展起來了,尤其是海貿興盛後,江南的發展速度那真的可以用一日千裡來形容。

現在的江南,又成了大虞經濟最是發達的地區。

不過,也是大虞唯一讓京師禁軍駐防的地區,不為了彆的,就是為了稅收。

之所以派駐京師禁軍,就在於江南有些家夥發了財後又忘記沐津對江南世家的手段了,竟然暗地裡串聯想搞抗稅了。

然後,然後就是沐津讓京師禁軍將某些人的家族的三族給消消樂了。

而且,為了深入人心點,沐津將京師禁軍帶著人頭去江南稍微有點資產的富戶都給逛了逛,讓他們長長記性。

朝廷,能讓你們發財,也能讓你們三族在黃泉相見。

是規規矩矩賺錢還是三族黃泉見,自個摸著腦袋好生掂量下。

殺了那麼一通,江南安靜了,收稅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唧唧歪歪的聲音了。

朝中的文武百官對此也是有點微辭,倒不是覺得沐津殺得多了,是覺得沐津仁慈了點,葛栩和蘇授兩人的建議是,最好是夷九族。而且,兩人都願意擔這口鍋,不需要沐津擔心。

說真的,這兩人的殺意讓沐津都給嚇了一跳,好狠!

有次空閒的時候,沐津問葛栩和蘇授,他們兩個為什麼對江南那邊意見那麼大?葛栩答道,南涼縣當初之所以能欠上那麼多,就和江南世家有關。江南許多地方的賦稅流失,都被江南世家通過自家官場上的人,用各種手段運作算到南涼縣的欠稅上了。

蘇授的回答則是,江南大規模抗稅是從前齊時期就有的操作了,蘇家很清楚抗稅的危害的。這不僅僅是稅收的減少,更代表著朝廷的統治在當地的失能。可以說,江南的每次抗稅成功,就將江南往國中之國的地位給推了一步。

另外,由於江南多雨水,相比其餘地方,江南出現糧荒的情況很少。這也就意味著,其餘地方就算出現了天災人禍,第一時間就波及到江南的可能性不高。

除非是江南世家太過,逼得百姓們不得不揭竿而起了,比如先皇沐辰時期那次席捲江南的饑民大起義。

因此,江南是唯一一個隻有衛軍和京師禁軍,卻沒有地方禁軍的地方。

按照沐津的設計,衛軍其實對應的是帶有公安性質的民兵,地方禁軍則是武裝警察部隊,而京師禁軍則是完全的野戰軍。

而江南這種設計,意味著江南隻要出事,就是野戰部隊直接出手,衛軍都隻能乾看著。

而野戰軍出手嘛,從來不會很輕的。

誰讓江南這邊抗稅的事情太頻繁了呢。

如果是稅收不合理,抗稅沐津還不會說什麼。關鍵是經過這幾年不斷改革,大虞的賦稅是真的很低了,朝廷更依賴的官辦工坊的收入還有就是關稅,民間工商稅的收入占朝廷賦稅收入也就不到兩成而已。

都這樣低了,江南還要抗稅,那就彆怪沐津下狠手了。

哦,沐津下手還是輕的,換上葛栩或蘇授,這兩纔是真狠人。

沐津看著地圖,腦海裡想著怎麼給那些窮困的地方增加收入。

大虞目前窮困的地方主要有三個,朔北、江中南部、嶺南之西。

朔北窮是受困於天,不過狄潯在那修了一個大湖,算是短時間讓當地的百姓增收了一大筆。不過,這隻是短時間的,還是得從長遠的方向給當地百姓增收。

等等,膠草。

沐津猛地想起來,橡膠的原料膠草!

自從弄出橡膠以及對橡膠的應用開出一片天地後,大虞對橡膠的需求極大,也對產膠的植物進行了分門歸類。目前來說,大虞的產膠主力還是膠草,橡膠樹暫時沒有找到。

大虞目前找到的產膠最高的一種植物是北地的蒲公英。

這種蒲公英在旱地生長,根部在植株成熟後膨大成為塊根。塊根收獲後洗乾淨,切碎後放進特製的研磨機裡磨碎後就會產出白花花的膠水。

這種膠水放在陰涼通風處三天,就會在表麵上形成一層厚厚的膠皮。將膠皮取出後晾乾,再經過一係列的工藝加工後,就成為了大虞現在的主力橡膠。

目前,大虞現在一年能夠生產橡膠三萬斤,這種蒲公英就提供了兩萬六千斤的產量。

這種蒲公英的特點是,隻能在旱地種植,也不能頻繁澆水。澆水太多的話,根就不會膨大成為塊根。

鬼知道是什麼原理。

而且,這種蒲公英也是一種良好的藥材,上麵的莖葉曬乾後,可以用來清熱利尿和治療便秘。

朔北的地理氣候,很是適合種植這種蒲公英。

很好,給朔北找了一條賺錢的路子。

江中南部主要是沼澤太多了,瘴癘到處都是。

這個隻能慢慢來,急不得。而且,江中南部的山野中多漆樹和各種山珍藥材,隻要將路修好了,光是割漆和采收山珍藥材就能賺錢。

嗯,江中南部要大力修路和發展水運。

好,又解決了一個。

最後的嶺南之西,沐津無語了。

因為這個地方人口太少了。

嶺南之西一個州十二個郡,加起來人口不過才八萬,許多縣都不能叫縣,叫村子還差不多。

這個、這個、這個……

沐津也很無語,就算有賺錢的方法,就嶺南之西那人口狀況,也搞不起來啊。

所以,還是先修幾條路,讓人口先增長起來,田地多開墾一些,再考慮賺錢的事情吧。

將規劃變成一份公文,沐津很是滿意放下筆,喚過魏忠道:“魏總管,送到三省,讓宰相們看看,修改後就迅速發下去。”

“是,陛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