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威大帝 第87章 互利
崖林郡,崖林縣。
蘇授看著賬冊大笑不已。
往年主要種植粱米,一年的稅糧最多不過九萬石,現在全麵種了秫米後,今年的稅糧可是足足二十二萬石啊!這還是地方豪強們偷稅漏稅逃稅下取得的成績,如果將地方豪強們的稅也給收齊,三十萬石完全不是夢!
果然,還是秫米好。
除了種秫米外,蘇授也不遺餘力推廣秫米磨成粉後的煎烤吃法。現在,崖林郡的百姓飯食,也都是秫米煎餅和烤餅了。尤其是秫米烤餅,發展出了多種吃法和做法,畢竟相比煎餅還需要正經炊具,烤餅的做法可是簡單多了。
蘇授開心,那些本地豪強出身的官吏就不是很開心。可是他們也沒辦法,蘇授就是不被調走。他們也不是沒對著上麵使錢,但陛下那關總是過不去。陛下不蓋章,吏部壓根沒法調走蘇授。
更何況,蘇家的實力對於西南世家豪強是完全的碾壓。
什麼強龍不壓地頭蛇?
那隻不過是西南世家豪強們麵對蘇家的全力威壓之下的不甘心罷了,畢竟,蘇家現在也是西南世家的一份子了。
蘇爍也很開心。
藺敬從京師回來時也帶來了皇帝的詔書。
詔書裡賜蘇瀛妃印,且上了皇家宗譜。也就是說,墨郡王府裡,藺瑜是第一,蘇瀛就是第二了。因為如果是妾的話,就沒有賜妃印和宗譜了。相比較藺瑜是正妻,除了妃印和宗譜,還特賜鳳冠。
當然,妾更慘,連上皇家宗譜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妾是能直接送人的,甚至一些貴客來做客,妾都還需要陪侍。不僅是陪著吃飯喝酒,甚至還要陪房。
是的,就連皇宮都不例外。
一些重臣在皇宮留宿,為了以示恩寵,皇帝甚至會讓嬪妃中的秀女和宮人這兩地位最後的妃子去陪侍。甚至臣子覺得舒服了,向皇帝討要皇帝都會直接賞過去。
和蘇家的結親,還解決了沐津的一個難題,那就是製墨。
蘇家之所以在世家中獨樹一幟,一直提出輕徭薄賦和減租減息的主張,就在於蘇家不依賴田產,而是依賴工坊。
所以輕徭薄賦和減租減息的棍子壓根就打不到蘇家的身上。
當然,蘇家對工匠的態度在世家中也是獨樹一幟。相比其餘世家對工匠那極儘壓榨,蘇家對工匠不僅給予豐厚的工錢,還安排工匠的子孫讀書認字。雖然受限於大虞的官僚係統,這些工匠的子孫走不了仕途,但子承父業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以說,蘇家的工匠對主家的忠誠度極高。
沐津卻是扒拉著蘇家的產業直流口水。
除了製墨外,蘇家還有桑蠶、造紙、毛筆、漆器、瓷器五大產業。其中,蘇家絲綢之名甲天下,蘇家出的繡品,隨隨便便一幅都是百兩銀子以上,還供不應求!
還有蘇家的造紙也不是沐津那造紙坊可以相比的,蘇家出產的紙潔白如玉,用於書法繪畫那可是上品中的上品。
再就是蘇家的瓷器,蘇家白瓷晶瑩剔透如玉,直接被呼為白玉,敲擊之聲如玉音。一個小小的白瓷茶盞,搞不好就是幾千兩銀子,關鍵還很難買到。
發了,真的是要發了!
蘇家也很欣喜。
要知道在老家那,當地的瓷土已經快被蘇家挖光了。沒想到一搬來西南,就在南池郡發現了兩處瓷土產地,前去探查的蘇家子弟估計,就蘇家目前的瓷器產量,用上兩三百年都不是問題。
除此之外,還在南涼縣發現了一種鬆樹,這種鬆樹在灶中燃燒後獲得的鍋灰,是製墨的上佳原料,比起蘇家以前用的鍋灰不知道要好多少。
製墨、桑蠶、造紙、毛筆、漆器、瓷器是蘇家賺錢最多的產業,不是蘇家隻有這六大產業。除了這六大產業外,蘇家也有泥瓦匠,而且是能燒製琉璃瓦的泥瓦匠,可惜琉璃瓦成品率不高,導致賺的錢不多,不然賺大錢的就不止六個了。
再往下麵,就是鐵匠了。
不過在見識了墨郡王府的鍛冶坊後,蘇家利索地將自家的鐵匠賣了個好價錢。
沐津和蘇家代表蘇擔一邊商討蘇瀛過門的日子一邊討論雙方在產業上的合作。
最後,雙方在造紙、製墨和毛筆上達成了合作的協議。
為什麼隻在這三項達成了合作的協議?
倒不是蘇家捨不得,而是沐津覺得這三合作就足夠了。
桑蠶、漆器和瓷器可以說都是奢侈品,沐津不是看不上奢侈品,而是奢侈品離普通百姓太遠。沐津要做的產業,是能對普通老百姓有益的產業。
紙張、墨條和毛筆的生產量提高,可以在沐津控製的區域內壓下這三的價格。而紙張、墨條和毛筆,又和教育息息相關。這三的價格降低了,人們受教育的成本也就降低了,受教育的成本降低了,那麼願意讀書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畢竟,沐津在南涼縣已經將蠟燭的價格給打下來了。
蠟燭可以說是墨郡王府第一掙錢的產業,比造紙和鐵器還掙得多。
蘇家也很開心,因為沐津也對蘇家開放了蠟燭產業。
沐津不是個小氣的人,有來有往,互惠互利嘛。
況且,墨郡王府、藺家和蘇家三家一起生產蠟燭,都填不滿大虞對蠟燭的需求,更彆提還有外麵藩屬國。
而且,除了鬆脂蠟燭、蜂蠟蠟燭外,墨郡王府的蠟燭工匠還開發了獸脂蠟燭。
這種獸脂蠟燭用的是南邊兩藩屬國特產的一種小獸的油脂,這種小獸一身肥肉。沐津最開始是打算用這種小獸的肥肉來當一個食用油來源的,但熬出油後,那油腥味……更難繃的是,這種油脂人也吃不得,一吃就拉,直接拉油。
那個場麵,嘖嘖嘖。
頓時,沐津的食用油計劃胎死腹中。好在,不能當食用油,還可以當蠟燭啊。
經過蠟燭工匠們的不懈研究,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後,終於將這種獸脂蠟燭給弄出來了。
可惜的是,這種小獸難以人工馴養,隻能靠野外捕捉。幸運的是,這兩小獸在南邊兩藩屬國堪稱泛濫,不愁沒有來源。
王府目前擴大蠟燭產業有點兒乏力,藺家同樣是如此,那麼就將蘇家也給拉進來吧。
反正市場那麼大,多一家生產也沒事。
沐津還想讓蘇家也學蘑菇和木耳種植的,結果蘇家派人來看後,表示難度有點大,有蠟燭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