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屍憶破案局 > 第96章 全球獵影與最後的拚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屍憶破案局 第96章 全球獵影與最後的拚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會計”埃琳娜·沃爾科娃身份的確認,將“獵焰”行動的戰場從濱海市、從國內,瞬間擴展到了全球。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涉及複雜的國際司法協作、情報共享和跨境追蹤。

在最高層麵的協調下,一個由多國執法和情報機構精英組成的特彆行動小組秘密成立,代號“織網”(weaver),專注於追捕埃琳娜·沃爾科娃及其控製的資金網絡。李振作為“獵焰”專案組的前線指揮,也加入了“織網”小組的協調機製,確保資訊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對徐江的審訊策略進行了調整。既然強攻不下,便采取了“圍而不殲,靜待其變”的策略。審訊專家不再急於逼問“導師”的身份,而是轉而與徐江進行一種看似漫無邊際的、涉及技術哲學、係統論和未來學的“學術探討”,試圖從其思維模式和關注焦點中,間接勾勒出“導師”可能具備的知識背景和思想源頭。

江雨的研究室則承擔起了“數據分析中樞”的角色。他們需要將“獵焰”組掌握的國內線索、“織網”小組傳回的國際情報、以及對徐江審訊中獲取的碎片化資訊進行整合、交叉驗證和深度挖掘,試圖找到那根能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的金線。

工作量大得驚人。研究室的成員們幾乎以實驗室為家,白板上畫滿了複雜的人物關係圖、資金流向圖和知識關聯圖。林薇和她的團隊負責梳理埃琳娜·沃爾科娃的學術論文、公開演講和社交網絡痕跡,試圖構建其心理畫像和行為預測模型。

“她不是一個簡單的財務管理者,”林薇在一次內部討論中指出,“她的論文顯示,她對‘係統性風險’和‘臨界點理論’有著近乎癡迷的研究。她可能將金融係統本身就視為一個需要被‘優化’甚至‘重置’的複雜病態係統。為‘導師’集團管理資金,對她而言,或許不僅僅是為了維持組織運行,更可能是一場……針對全球金融體係的‘壓力測試’。”

這個分析讓所有人不寒而栗。如果“導師”集團的終極目標涉及對全球性係統的顛覆,那麼其危害將難以估量。

就在“織網”行動在全球範圍內緊鑼密鼓地進行時,轉機出現在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

負責監控徐江與其可能的社會關係的一名偵查員報告,徐江在入獄前,曾以其母親的名義,在城北一家需要會員推薦製的私人圖書館辦理過借閱證。該圖書館以其收藏大量冷門學術著作和提供靜謐閱讀環境而聞名。

偵查員對該圖書館進行了秘密調查。在調閱徐江的借閱記錄時,發現他幾乎借閱過館內所有關於“控製論”、“資訊論”、“自組織係統”以及……“諾斯替主義”(一種強調通過特殊知識獲得救贖的古老宗教哲學)的書籍。而借閱記錄顯示,在同一時間段,還有另一個人,也頻繁借閱這些高度重合的書籍,尤其是諾斯替主義的相關文獻。

這個人的登記名字是楊逸明,使用的是一名已故哲學教授的推薦信(後經覈實為偽造)。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回憶,楊逸明是一位氣質儒雅、談吐不凡的中年男性,但行蹤不定,每次都是獨自前來,沉浸在書籍中,很少與人交流。

“楊逸明……”江雨看著這個名字,以及圖書館監控捕捉到的模糊側影,一種強烈的直覺告訴她,這個人極其重要。她立刻請求技偵部門,利用最新的人像比對技術,在全國人口數據庫和國際出入境記錄中進行排查。

結果令人失望。冇有找到完全匹配“楊逸明”身份資訊的人。這顯然是一個化名。

但技偵人員冇有放棄,他們對監控畫麵中“楊逸明”的步態、體型、以及偶爾露出的手部特征進行了更精細的分析和建模。同時,江雨讓研究室調取了徐江存儲陣列中所有與“導師”的通訊記錄,仔細分析其語言習慣、用詞偏好和邏輯結構。

一天深夜,林薇在對比一份“導師”早期的指令檔案(關於組織架構原則)和一份已公開的、某國際知名戰略谘詢公司內部培訓材料的用詞頻率時,發現了兩者之間驚人的相似性!那份培訓材料的撰寫者,正是該谘詢公司前合夥人,一位華裔精英——宋懷瑾!

宋懷瑾,男,52歲,擁有頂尖名校的經濟學和哲學雙博士學位,曾服務於多家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以其深刻的戰略洞察和跨文化背景著稱。但在五年前,他因個人原因(對外宣稱是健康問題)突然從所有公眾視野中消失,此後便音訊全無。

調查發現,宋懷瑾的早年照片和體型特征,與圖書館監控中的“楊逸明”相似度極高!更重要的是,其知識背景(經濟學、哲學、複雜係統)、職業生涯(擅長戰略架構和資源整合)、以及消失的時間點,都與“導師”的畫像完美契合!

“宋懷瑾……很可能就是‘導師’!”江雨壓抑著心中的激動,向專案組彙報。

所有線索在這一刻似乎都彙聚到了一起。徐江的技術偏執、吳哲的符號美學、埃琳娜的係統性金融風險實踐……這些分散的碎片,在宋懷瑾這個兼具宏大哲學視野、精密戰略思維和現實操作能力的核心人物身上,找到了統一的邏輯內核!

“織網”小組立刻將宋懷瑾列為最高優先級目標。通過國際協作,很快追蹤到宋懷瑾最近一次可查的出入境記錄,是於一年前,使用加密身份經瑞士進入了位於阿爾卑斯山深處、管轄權模糊的“聖·格裡奧爾隱修會”屬地。該地以其嚴格的**保護和接納各類尋求避世的研究者而聞名,是理想的藏身之所。

目標地點鎖定!

“獵焰”與“織網”行動進入最終階段。一支由多國特種部隊和網絡戰專家組成的聯合行動隊,在絕對保密的前提下,開始策劃對“聖·格裡奧爾隱修會”的突擊行動,旨在抓捕宋懷瑾和可能藏身於此的埃琳娜·沃爾科娃。

行動前夕,濱海市這邊,江雨和李振站在指揮中心,看著大螢幕上顯示的阿爾卑斯山衛星地圖和目標地的3d結構模型。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老江,冇想到,這條線會牽得這麼遠,這麼深。”李振感慨道。

“他們追求的‘純淨世界’,本質上是一種極端精英主義下的數字封建製。”江雨看著宋懷瑾的資料,冷靜地分析,“由他們這些‘覺醒者’充當牧羊人,其餘人要麼被‘淨化’,要麼成為無知無覺的羔羊。這是對人類文明根基的反動。”

“放心吧,他們的迷夢,該醒了。”李振握緊了拳頭。

就在聯合行動隊即將出發的前一刻,技偵部門截獲了一段從“聖·格裡奧爾隱修會”區域發出的、指向徐江某個秘密備用通訊節點的、極其短暫的加密資訊。資訊內容無法完全破譯,但開頭幾個字元,經過比對,確認是“導師”使用的最高指令確認碼。

他似乎在嘗試聯絡已被捕的徐江,確認某種狀態。

這說明,宋懷瑾尚未察覺徐江已被捕,或者,他正處於某個關鍵決策點,必須冒險進行確認。

機會稍縱即逝!

“行動!”命令通過加密頻道,瞬間傳達到遠在阿爾卑斯山的聯合行動隊。

螢幕上,代錶行動隊的光點,開始向那個隱藏在雪山深處的目標,快速移動。

最後的拚圖,即將歸位。與“導師”的最終對決,就在眼前。江雨和李振屏住呼吸,緊盯著螢幕,等待著來自遠方的訊息。這場跨越虛擬與現實、貫穿國內與國際的漫長狩獵,終於迎來了最終的收官時刻。而結局,將決定一個巨大威脅的存亡。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