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憶破案局 第101章 新芽與暗礁
-
江雨題為《當守護成為本能》的講座,在警院新學期的開學典禮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她冇有講述具體的破案技巧,而是從陳隊的老筆記本說起,談到徐江的偏執、宋懷瑾的陰影,再延伸到智慧門鎖的異常波動和“暗夜低語”的詭異低鳴。她將守護詮釋為一種深植於心的責任,一種對秩序與良善的本能扞衛,這深深打動了台下那些剛剛穿上警服的年輕心靈。
講座結束後,不少新生找到研究室,希望能參與一些基礎工作。林薇按照江雨製定的標準,篩選了幾名錶現出強烈求知慾和紮實基礎的新成員,研究室進一步注入了新鮮血液。
就在校園內生機勃勃之際,李振那邊傳來了新的訊息。經過長達數年的持續監控和情報積累,結合“守夜人”提供的線索,“獵焰”工作組確認宋懷瑾(“園丁”)近期在被稱為“數字巴彆塔”的某個跨國暗網數據交換樞紐有過活動跡象。他似乎在利用該平台的匿名性和複雜性,嘗試構建一個新的、更加分散和隱蔽的通訊網絡架構,可能是為下一次更大規模的行動做準備。
“他像一隻蜘蛛,在織一張新網。”李振在視頻通話裡對江雨說,眉頭緊鎖,“這次他的目標可能更宏大,或者更……抽象。我們截獲的零星資訊顯示,他似乎在關注‘群體意識建模’和‘資訊流行病’(infodemic)相關的前沿研究。”
“資訊流行病……”江雨重複著這個詞彙,它指的是錯誤資訊像病毒一樣在網絡上迅速擴散,導致社會認知混亂的現象。如果宋懷瑾試圖主動製造和引導這種“流行病”,其破壞力將難以估量。
“我們現有的網安防禦體係,主要針對的是傳統的網絡攻擊和犯罪,對於這種基於資訊操縱和心理影響的新型攻擊,防禦手段還比較薄弱。”李振的語氣帶著擔憂。
“這不隻是技術問題,更是認知戰和心理戰。”江雨敏銳地指出,“他的攻擊目標,從具體的設施、係統,轉向了更底層的人心和社會共識。這需要我們調整應對策略,不能隻依靠網安部門,需要宣傳、教育、社會科學研究等多方麵的力量介入。”
她立刻意識到,這將是研究室下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她讓林薇牽頭,成立一個名為“認知安全與資訊生態治理”的新課題組,整合心理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和社會學等不同專業的年輕研究員,開始對“資訊流行病”的生成機製、傳播規律和乾預策略進行前瞻性研究。
研究室的工作重心,再次隨著對手的變化而悄然調整。年輕的
researchers
們興奮地投入到這個全新的領域,他們搭建模擬資訊傳播的網絡環境,分析惡意資訊的文字特征和傳播路徑,探討有效的辟謠和輿論引導策略。
與此同時,江雨也意識到,僅僅在象牙塔內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她主動聯絡了市委宣傳部、網信辦以及幾家主流媒體的相關負責人,舉辦了一次小範圍的閉門研討會,分享研究室關於“資訊操縱”和“認知安全”的初步研究成果,呼籲建立跨部門的協同預警和應對機製。
她的倡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一個由警方、網信、宣傳、高校研究機構共同參與的“清朗空間”協同工作小組開始籌建,旨在共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絡資訊生態挑戰。
就在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時,一場小規模的“資訊疫情”悄然在濱海市的部分高校論壇和社交群組中爆發。一則關於“某品牌疫苗含有未知跟蹤晶片”的荒謬謠言,配以看似專業的術語和偽造的專家截圖,在短短幾小時內引發了小範圍的恐慌和質疑。
“認知安全”課題組第一時間監測到了這一異常資訊流。林薇帶領組員,迅速分析了謠言文字的煽動模式和傳播節點,並第一時間向“清朗空間”工作小組和學校保衛部門發出了預警。
基於研究室的精準分析,網信部門迅速鎖定了幾個主要的謠言散佈賬號,宣傳部門協調權威媒體和醫學專家釋出了簡明有力的辟謠資訊,學校方麵則通過輔導員和學生組織進行正麵引導。多管齊下,這起剛剛冒頭的“資訊疫情”在不到二十四小時內就被成功撲滅,冇有造成實質性危害。
這次成功的處置,雖然規模不大,卻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它驗證了跨部門協同應對“資訊流行病”的可行性,也證明瞭江雨和研究室的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研究室的年輕成員們備受鼓舞,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研究工作正在直接服務於社會的穩定與安寧。
事後總結會上,市裡一位領導感慨地說:“以前我們總覺得網絡謠言像野火,撲滅一處又起一處。現在有了你們提供的‘天氣預報’和‘精準滅火’方案,我們終於不再是疲於奔命的消防員,而是可以主動佈防的守護者了!”
聽到這番話,江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儘管宋懷瑾那樣的陰影依然存在,並且不斷變換著攻擊的方式,但守護者的隊伍也在不斷成長和進化,防禦的陣線正變得更加立體和智慧。
夜晚,江雨獨自在辦公室,看著窗外城市的萬家燈火。體內那早已沉寂的“結構”依舊毫無反應,但她能清晰地感覺到,一種新的“結構”正在形成——那不是物理的造物,而是由知識、信念、協作和無數年輕守護者的決心共同編織而成的、無形的守護之網。
這張網,或許無法捕捉到每一個像宋懷瑾那樣狡猾的“幽靈”,但它能有效地過濾和抵禦那些試圖汙染資訊環境、瓦解社會信任的“毒素”。
新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暗礁在深水中若隱若現。鬥爭從未停止,隻是換了一片更加廣闊和複雜的戰場。
而江雨,這位曾經的利劍,如今的鑄甲人,依然堅守在她的位置上。她的目光,越過眼前的校園,投向了那片無邊無際、既是機遇也是戰場的數字曠野。
她知道,下一場風雨,或許就來自那裡。而她和她所培養的守護者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