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還沒釋懷呢,太子妃都顯懷了 270
誰是叛徒
竇文漪冷冷看著她,心底輕輕地笑了。
血脈情親本就是雙刃劍,一旦被割捨,隻會雙倍反噬。
溫靜初也該漲漲教訓了。
溫靜初抿著唇,臉色血色儘褪,痛苦而倔強地看向溫國公。
“兄長,我真的錯了,我也是豬油蒙了心,以後再也不敢了,你答應過娘,要護我周全的,娘身體不好,若是知道她的女兒在遭罪,急火攻心,怎麼辦?
她的聲音哽咽,眼淚大顆大顆流了下來。
她以為有溫國公的庇護,裴司堰也不可能大義滅親,可盛惜月差點死了,都難逃被退親的命運,更何況是她!
她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可她彆無他法,隻有,牢牢地抓住溫國公這顆救命的稻草。
溫國公麵色沉冷,知道溫靜初這次太過火了,還是想再試試,“殿下,她與你母親一母同胞,能否看在溫皇後的份上,從輕發落。”
裴司堰麵無波瀾,“若不是看在母後的份上,舅父以為她還能完好無損地出現在這裡?溫家子嗣眾多,若是舅父不能好好約束,再多出幾個像姨母這樣的敗類,溫家再多的富貴怕是要到頭了!”
竇文漪暗道,自古天家都忌憚外戚。
溫家被打壓了這麼多年,還敢挑釁太子的底線,實在是沒把皇權放在眼裡,更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
裴司堰利用這次機會敲打他們,也算是敲山震虎了。
與此同時,她也想到了竇家,還好他們都是些扶不上牆的阿鬥,沒有身居要職,更影響不到朝局。
溫國公不敢再徇私,“我這就把她帶回去家法處置,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裴司堰微微頷首,“舅父,我相信你。沒有下次!”
溫靜初臉色慘白,眼露驚恐,不禁想起那件事,身體就不停地發抖,隻覺得裴司堰看她的眼神,好像恨不得將她生吞活剝。
不,他不可能知道!
眾人散去,裴司堰和竇文漪回到了梧桐苑。
裴司堰眼裡閃過一抹愧色,“漪兒,其實你不想救盛惜月,也是可以不救的。”
竇文漪深色淡然,“殿下,我吃過流言蜚語的虧,不想你我陷入這樣的困境。死者為大,輿論極易被人操控,她若真死在東宮。即便沒理,也變成有理。”
“你不是說治國如烹小鮮,鈍刀子割肉,隻會更疼!”
裴司堰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他不得不承認,這種殺人於無形的方式更為高明。
“殿下,你和盛大人最後怎麼商議的?”
“退親的事,他們已經同意。隻是,在登基之前,暫時不會對外公佈。另外,我還承諾會提攜盛家的子弟,會拿出一個合適的官位給盛家。”
竇文漪滿眼愕然,轉瞬就明白他的用意,他要用這個官位穩住盛家。
“他們捨不得側妃的位置,不過是想為自己多撈些利益。一個宮妃,和一個手握實權的官職。孰輕孰重,他們分得清。”
其實,盛春芳還想把其他女兒送進東宮,被他拒絕了。
“大舅母有句話說得對,日後你還會是皇後,我不能樹敵太多,全然不顧你的名聲。”裴司堰嗓音低沉。
說到此處,他有些慚愧,他我行我素管了,對名聲毫不在乎,可正因為這樣才會連累到她。
比如上次,次輔就因為他受傷的事而遷怒到竇文漪。
經過今日之事,他陡然明白,禮儀教條陳腐,名聲對於女子尤為苛刻,想要讓竇文漪成為皇後,他還需要收買人心,為她積攢名聲!
隻是竇文漪表現得比他想象的好得多。
今日,她救下盛惜月,和盛家的一番較量還穩占上風,便是最好的實證。
她處理問題的方式柔和,四兩撥千斤,卻十分奏效。
有了這個救命之恩,日後便是射向盛家的利箭。
就像盛惜月能夠再三挑唆溫家,不就是仗著那點恩親嗎?
竇文漪又問,“殿下,那溫靜初呢?溫國公會如何處置她?”
裴司堰眼底閃過一道危險的暗芒,“不知。我確實懷疑溫家有人參與了那場流言,隻是我不清楚,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所以拭目以待!”
竇文漪詫異地看向他,“殿下,是想把他們逼出來?”
“嗯!”
裴司堰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麵容冷肅,“他們團結一致,這種事自然永遠會爛在肚子裡,可他們之間若是有了裂痕呢?”
難怪,他會放任溫國公帶走溫靜初,他是故意的,就是要挑起他們之間的矛盾。
誰會是溫家的叛徒呢?
忽地,他的眉眼湧上一惆悵,“漪兒,你害怕嗎?”
“害怕什麼?”竇文漪疑惑不解。
裴司堰淡漠地吐出兩個字,“親人。”
這個世間,他並不在乎彆人的看法,哪怕所有的親人都說他冷酷無情,他都毫不介意。
可他在乎她的看法,他不願她把自己當做一個冷酷絕情的人。
竇文漪心底生起一股酸堵,他們兩人都被親人狠狠傷害過。
他甚至有些厭世,所以溫家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參與到那場流言蜚語中,最終導致溫皇後的死,他們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甚至萬劫不複!
到那個時候,他恐怕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了。
“你庶兄竇如璋好像還有些真才實學,我打算把他安置到工部。”
竇文漪瞪大了眸子,“殿下,他不是放心不下這些所謂的親人嗎?為何還要重用他?”
裴司堰搖了搖頭,“盛春芳把持工部多年,底下的官員與盛家有這千絲萬縷的關係,我需要一枚棋子,此事我會與他商議,決定權在他。”
她瞬間明白了他的深意,今日之後,盛家雖與東宮保持著表麵的和諧關係。
真正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竇如璋隻是一個靶子,一個引誘盛家人自亂陣腳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