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還沒釋懷呢,太子妃都顯懷了 285
因果報應
裴司堰的手頓住了,沉默不語。
竇文漪感覺到他的異樣,乾脆坐起身來。
她心裡泛起一陣酸楚,“怎麼了?你是擔心,溫家的人都參與了……”
裴司堰眉宇間泛著鬱色,並沒有回答她的問題,反而說起了他兒時的事情。
他的嗓音低緩,“母後去世後的第一年,有一日,裴紹欽夥同宮中的太監誣陷我偷他們東西,被我識破,太傅杜顥訓斥了他。他不服,就在宮中僻靜的地方圍住我想要教訓我。”
“他們肯定不是你的對手?”竇文漪靜靜地聽著,握住了他的手。
“嗯,他們幾個都被我揍得鼻青臉腫。”
“譚貴妃把事情鬨到了穆宗皇帝那裡去,他不問緣由,就罰我跪在福寧殿的宮門前。跪了快兩個時辰,還是太傅杜顥向皇帝說情,才免了我的責罰。”
“第二日就是母後的祭日,我那時唯一的念頭,就想去陪陪她。我很想和她說說話。可第二日,我還有課業,根本沒有時間去看她。”
“於是,當晚,我就換了一套平常衣裳,從冷宮的狗洞爬了出去。那晚,大雪紛紛,我漫無目的地在天寧城走著。直到筋疲力儘,我纔想起母後好像沒有入土為安,就算我想去看她,也不知道該去哪裡……”
“後來呢?”竇文漪整個人都沉甸甸的,心口堵得慌。
那麼冷的天,他跪了幾個時辰,身體肯定受了寒,大半夜又在外麵亂走,那時的他不知道多絕望!
裴司堰的口氣淡然,帶著一絲哀傷,“我昏倒在溫國公府的附近,是外祖母找到我的。我高燒不退,她整整守了我三天,我才醒過來。”
那晚他其實都已經摸到了城門,他想過自儘,想過拋下太子的身份,從此遠離皇城,也想過殺了裴紹欽,可想得最多的還是替母後報仇。
所以才一步步往回走,他要活下去,堂堂正正地活下去,站到最高的位置,把那些欺負他和母後的人全都踩在腳下。
若不是外祖母發現及時,恐怕他早就命歸西天了。
一直以來,裴司堰都以為穆宗皇帝纔是逼死母後的罪魁禍首。
從長公主那裡得知,那場流言不是空穴來風,原來溫家人也有份。
“我也是醒來才得知,外祖母跪在崇華殿門,請求穆宗皇帝廢黜太子,她想帶我回隴右老家。”
竇文漪心口微微一震,不得不佩服溫老夫人,她還真是有勇有謀,以退為進。
來崇華殿的都是朝中重臣,經此一鬨,太子受欺辱的事相當於公之於眾。裴司堰貴為儲君,沒有絲毫過錯的情況下,皇帝偏袒裴紹欽就是有逆祖宗家法,朝臣們是不會答應的。
就算皇帝再不喜太子,在他未犯大錯的前提下,也沒有理由就此廢黜他,因為會動搖江山社稷。
裴司堰神色默然,繼續緩緩訴說:“裴紹欽自然受到了責罰,他身邊那幾個太監也全都被杖斃了,之後,他就不敢明著來對付我了。”
不敢明著就來,就暗地來?所以後來,譚貴妃才給他了毒藥。
“外祖母是實打實地疼愛我,她還拿出嫁妝替我在宮中多方打點,延請名師收我為徒,宗瑞大將軍就是她給我找的靠山。章淑妃能步步高昇,也是得了她的指點。”
“這些年,若非她豁出命去維護我,我說不定早就被譚貴妃等人害死了。”
“可是……”
餘下的話,裴司堰哽在了喉嚨,再也說不下去了。
竇文漪眼眶濕潤了,她如何不懂他的未儘之言。
可是,若真的是溫家人背刺了溫皇後,才導致了她的自戕呢?
溫皇後死後,他的處境萬分艱難。
溫老夫人自然也是真心疼愛他的,而裴司堰對她的孺慕之情更是深入骨髓。
那溫老夫人到底又知不知情?
裴司堰痛苦的源頭是溫家,那溫老夫人給予他的疼惜,又算是什麼呢?
是補償,還是內疚,贖罪,還是出自於本心?
這份親情他不想去揣度,更不願做忘恩負義之徒,可殺母之仇不共戴天,要他如何麵對溫家這群血親?
麵對溫家老夫人?
這一刻,竇文漪忽地覺得這些對於裴司堰而言,實在太殘忍!
她隻希望自己的猜測全都是錯的。
與此同時,溫國公府一片陰霾。
外書房裡,溫國公焦躁地渡著步子,他無比後悔把溫靜初接回來的,就應該讓她翠峰庵自生自滅,一旦,她說出當年的實情,溫家將迎來滅頂之災。
溫延年拖著沉重的步伐進來,無力地搖了搖頭,“我那個朋友已經回話了,皇城司內部的人都不知道溫靜初的訊息!”
“大哥,要不,我們就讓她自生自滅,現在這個時候多做多錯。”
這些道理他何嘗不知,可太子把她關在詔獄,那就意味著當年的事隨時可能被翻出來。
溫國公神色肅然,“溫靜初忤逆不孝,刻薄惡毒,本就該好好管教。隻是你相不相信我們若不救她,她一定會將整個溫家都脫下水的!”
溫延年麵臉淒然,長歎了一口氣,“她就是個禍害!”
當年的事鬨得滿城風雨,不就是因為溫靜初嫉恨大姐姐嗎?
溫國公抿了一口茶,眼底閃過一絲狠戾,“不行,我們得想個法子讓她閉嘴。”
屋內詭異地安靜下來。
溫延年握著摺扇的手緊了一下,沉默良久,才道,“如今看來,也隻有這樣了,總不能讓她葬送了整個溫家。可憐她那三個孩子,日後,我們還得多多關照他們。”
溫國公頷首,“盛汝能就是個敗家子,也不會好好管教他們。我們當舅父的,自應多費些心思。”
今日我出宮時,安喜公公的乾兒子小鄧子和我打招呼,很是客氣。”
溫國公眼底迸發出一道精光,“可是當年,你救下他母親那個?”
“正是。”
幾年前,小鄧子家裡的土地被大水淹了,是逃難到天寧城的,當時他的母親得了時疫,是溫延年好心給了他幾兩銀子救下來的。之後,陰差陽錯,他竟淨身進了宮。
於是,溫家就想方設法將他調到了東宮。
安喜公公如今是裴司堰身邊的大紅人,水漲船高,小鄧子跟皇城司那群人肯定也能搭得上話。
溫國公心一橫,“小鄧子可靠嗎?若是讓他幫個忙,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