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182章 暗流湧動,各方雲集
聽到此訊息的袁紹與孫策,皆氣悶不已。他們原以為劉駿與曹操必有一戰。
沒想到,這兩人竟然如此兒戲。
時間暫且回到當下。
定下賭約後,曹操一方緊急調動精銳,選拔勇士。如此盛會,曹操麾下武將躍躍欲試,謀士們則揣摩著如何「文鬥」。
另一邊,劉駿下令大軍再後退十裡紮營,嚴加戒備曹操偷襲。
中軍大帳內,呂玲綺哭得近乎虛脫,已被女兵扶去休息。嚴氏等呂布家眷被曹操先行送至劉駿營中,以示「誠意」。
安排好呂布後事,劉駿屏退左右,獨自盤坐。他需要徹底消化吸收紫金將魂帶來的巨大好處。
融合的過程比想象中更奇妙。他感覺自己的身體彷彿打破了某種枷鎖,變得生機勃勃,甚至連麵容都似乎發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更顯英挺,隱約透出幾分前世的輪廓。
硬要形容的話,就是以前的他就像是寄生在另一棵大樹上的小樹。而如今,這棵小樹長成,終於親自紮根到土裡,開始自我生長,從而徹底擺脫了寄生的大樹。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劉駿食量大增,開始脫胎換骨。在私底下,他排出許多雜質,身體更是滲出大量黑色雜漬。
一直到第七天,這種變化才徹底結束。
而劉駿穩定下來的身體,已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他的個頭長高半指,力量、速度、反應神經全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體形骨骼顯得異常完美。
至於腦海中無數的戰鬥技巧與直覺,更是深深的與他融合,成為一種本能。
那種對身體的絕對掌控感,讓他能完美調動每一分力量。
以前許多無法做出的高難度動作,如今意念一動,身體便能自然流暢地施展。
超一流。原來這就是超一流武將的境界。
怪不得像呂布、關羽、趙雲等人會視萬軍如無物。實在是這種感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劉駿緩緩握緊拳頭,骨節發出輕微的爆響,一股強大的自信油然而生。
最重要的是,他感應到了生命的複蘇!
一時之間,他還無法參悟透這種變化。隱約間,他覺得自己已全然不同,彷彿……
一個詭異的念頭劃過腦海,想了想,劉駿捏捏手,又覺得不太可能。
估計是變化太大,太突然,一時沒適應。可死寂的精子終於活了,這……
『算了,想不通就彆想了,總歸是好事。至少一直困擾自己的繼承人問題解決了。』
靈魂、穿越必然有大秘密!可如今的他毫無頭緒,想也白想,還不如先著眼現在。
身負無敵技,數日後,他定要震驚天下人!
十日之約,令下邳城內外,氣氛空前緊張。曹劉兩軍壁壘分明,各自厲兵秣馬。
各地使者、名士、豪強乃至其他勢力的探子,絡繹不絕地抵達下邳。
其中,有代表袁術的使者,有河北袁紹的謀士,有荊州劉表的代表,甚至江東也悄悄派來了人。
他們明為觀禮,實則是為了親眼評估曹劉雙方的實力。
賭鬥前,雙方作著最後的安排。
廣陵軍大營。
劉駿看著送來的情報彙總,麵色平靜。
趙雲稟報:「主公,我軍士卒士氣高昂,求戰心切,此戰必勝。」
「甚好。」劉駿點頭,對鬥兵,他有信心。同樣數量,廣陵軍不管是士氣還是裝備,皆領先於曹操士兵。
「主公,鬥將之事,除末將外,不知還有誰可出戰?」
黃忠撫須道:「老夫願打頭陣。」
他新投不久,急需立功證明價值,且對自己身手極為自信。
劉駿點頭:「漢升老當益壯,勇武非凡,鬥將自然少不了你。子龍更是我軍支柱。至於最後一人,」他微微一笑,「本侯或可湊個數。」
眾人皆是一怔。他們知主公武藝不俗,但具體多高,並無清晰概念,尤其對手可能是許褚、夏侯惇這等曹營頂尖猛將的情況下,主公上場,是否不妥?
趙雲近幾日與主公訓練,感覺主公已今非昔比,但依舊勸諫道:「主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無妨。」劉駿擺擺手,「我自有分寸。」
他實力暴增,正需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來徹底鞏固境界。而且,天下揚名的機會不多,他豈能錯過。
深知劉駿不打無準備之仗的賈詡則在一旁慢悠悠地道:「主公親自出戰,若能勝,震懾效果最佳。隻是需防曹營暗算。」
「文和先生提醒的是。」
劉駿點頭,「鬥兵方麵,元直已從廣陵調來最精良的裝備,正好一試鋒芒。」
「鬥文……」劉駿揉了揉眉心,「蔡公、元直、文和皆可上場。詩詞一道,我亦可上場。」
眾人詭異的看他一眼,皆不以為然,但沒人戳破主公的吹噓之言。
賈詡轉移話題,補充道:「曹操麾下,謀士如雲,郭嘉、程昱、荀攸等皆非易與之輩。尤其那郭奉孝,機變百出,需格外留意。最好能直接連勝兩場,如此,變數最小。」
「嗯。」劉駿沉吟,「屆時,文和與元直需多費心。」
另一邊,曹軍大營。
曹操與麾下謀士將領也在緊張商議。
「劉駿小兒,竟敢提出賭鬥,必有所恃。」
曹操沉聲道,「鬥將,我方有妙才、仲康、子和等,當可無虞。
子孝,鬥兵由你安排,挑選最悍勇之卒,最精良之甲冑兵器,不可輕敵。」
「諾。」曹仁領命。
「鬥文……」曹操看向郭嘉、程昱等人,「諸位先生,此陣至關重要,萬不可有失。」
郭嘉輕咳一聲,笑道:「主公放心。琴棋書畫,乃名士本分。
詩詞歌賦,更非行伍出身之劉駿所長。即便其嶽父蔡伯喈前來,亦未必能全勝我等。此陣,我方勝算極大。」
程昱卻道:「劉駿此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不可常理度之。其創辦《淮安旬報》,所載詩文時見驚豔之句,雖傳聞乃其妻蔡琰代筆,但亦需防備一二。」
曹操點頭:「總之,全力以赴。此賭關乎徐州乃至中原大勢,吾誌在必得。」
十日時間,在雙方緊鑼密鼓的準備中飛快流逝。
下邳城外,依城搭建起三座可供各方觀禮的看台。下方則圍成一個巨大的平地擂台。
第十日清晨,陽光破曉。
戰鼓隆隆,號角連營。
曹劉兩軍,各自排出整齊軍陣,刀槍耀目,旌旗蔽空。
各方使者名士,均已入座觀禮台,竊竊私語。
曹操身著錦袍,在眾文武簇擁下,登上看台主位。劉備麵色複雜,與聽聞訊息尋來的關張兩兄弟坐在曹操下首。
另一邊,劉駿亦在趙雲、黃忠、賈詡、以及剛剛趕到的徐庶、蔡邕等人陪同下,登上看台。
兩人目光隔空相撞,似有火花迸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