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200章 棋逢對手
劉駿微微一笑:「我豈不知?此事,我已有計較。」
他壓低聲音,將計劃道出。
賈詡聽罷,撫掌輕笑:「主公此計大妙!欲要其滅亡,先令其瘋狂。
詡請命,與叔至主持此事,定叫劉玄德與眾跳梁小醜,無所遁形。」
徐庶思索片刻,也覺此計雖險,卻可一舉根除內患,便道:「既如此,元直請命留守廣陵,總督政務,穩定後方,支援各路。」
「好。」劉駿霍然起身,「便如此決定!日後,我大軍出發,文和與叔至秘密潛回淮安,依計行事。元直坐鎮廣陵。子龍、漢升、興霸隨我出征。」
「咳咳,主公稍等。」賈詡突然臉色古怪的開口。
「何事?」
「主公方纔之計,有一漏洞!」
「喔,我怎不知?」
「主公方纔言——欲教劉備冒險進攻淮安,則必讓糜芳遊說,要讓糜芳遊說,則必要子仲誆騙其弟,是否?」
「自然。」劉駿點頭,笑道:「子仲忠義,隻需保證不傷糜芳性命,想必會領命配合。」
賈詡不置可否,瞥了眼旁邊的徐庶。
徐庶微微點頭,他才繼續道:「主公,人心不可測也。子仲確實忠義,可糜家人未必如此,那糜芳與劉備交厚,此次計劃,又令其捲入其中,難免糜家人心中不安?」
劉駿眉頭微皺,有點想不通賈詡鋪墊半天,到底意欲何為。
他不動聲色道:「吾未有害糜家之心,有何可懼?」
「哎,糜家钜富,又儘掌廣陵商事。眼紅者眾,難免有些風言風語。」賈詡不緊不怕道:「退一萬步講,主公也不該儘將財權交於外人之手。」
嗯?劉駿彷彿嗅到了一絲不對勁。這毒士,沒事上什麼眼藥?不對!這是有事要說。
「哈哈……」他大笑:「文和多慮了。我信子仲必無二心。一如信先生與元直。」
「咳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自然極好。」賈詡乾笑兩聲,湊近輕聲道:「然,外人何有自己人用得放心?」
「文和,有事不妨直言。」
「詡嘗聞,子仲有一妹,生得國色天香,正是待嫁之年。」
「這……」劉駿瞪大眼睛,糜夫人?這……這不是劉備的老婆嗎?咦,也不對,現在還沒嫁。雖然之前糜芒那蠢貨想嫁,可他不是長兄,做不了主。
「不妥吧。」劉駿遲疑:「我與子仲相交多年,豈可窺視其妹?不妥。」
賈詡不說話,朝徐庶悄悄使了個眼色。
徐庶會意,笑著介麵道:「主公,並無不妥。昔日,我與子仲閒聊,子仲亦有嫁妹之意。隻是恐主公拒絕,失了臉麵。」
劉駿有些意外,他聽明白了。這哪是什麼兩人無事作媒,分明是糜竺請兩人代為說親。
他沉吟起來,納糜家女,確實有益。畢竟廣陵的銀子都是由糜竺管著,要是成了親家,確實放心許多。而且,這些年糜家跟著自己,賺得可謂是富可敵國。
能得他們的全力支援,對大業有利!
劉駿心裡有了定數,試探著道:「子仲乃我心腹,納其妹為妾?這如何使得?不可,萬萬不可。」
賈詡兩人眼底笑意盈盈,鄭重拱手:「主公,大業為重啊。」
「哎,我已有一妻一妾,日後玲綺亦要進門。再納一人,豈不讓天下人以為我好色如命?不妥……」劉駿接著搖頭。
徐庶一臉無所謂道:「主公,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乃常事。何人會如此無聊編排主公?」
賈詡也笑道:「抱得美人歸,天下人隻會羨慕。好色之言,不過嫉妒爾,主公何必放在心上。」
「這倒也是,那曹操在許昌,日日令人造謠說我好美色。」劉駿呲笑一聲:「我如今不過一妻一妾,他妻妾幾何?」
徐直暗笑:這還不是您沒事非要編排曹操好人妻。
堂堂兩大諸侯,滿天下說些婦人之事,也不害臊。
雖覺得此事相當無聊,元直還是一本正經道:「主公所言極是,何須聽他人胡言亂語。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此乃真英雄也。」
「嗯。」劉駿深深點頭:「元直言之有理。」
賈詡介麵道:「如此,便由我與元直說親如何?」
「可。」
不久,劉駿與糜家聯姻之事秘密達成。雙方約定,在廬江之戰結束後送女過門。但因此間有計,故秘而不宣。
至此,糜竺心安。
與此同時,眾將得令,各自準備。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此次廬江之戰,劉駿不僅要對外迎擊強敵,更要藉此機會,對內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
建安四年,孫策以「討伐」廬江劉勳為名,向劉駿「借道」九江。
其儘起江東精銳,拜周瑜為大都督,親自統帥,攜戰船千艘,水陸大軍五萬,浩浩蕩蕩,橫渡長江,直撲九江郡治所曆陽。
江東猛虎,終於亮出了獠牙,欲要一口吞下江北重鎮。
訊息傳來,九江震動!
留守九江的張繡壓力巨大,一邊下令全軍戒嚴,憑險固守,一邊六百裡加急向劉駿求援。
劉駿接到軍報,怒極反笑:「孫策小兒,終於來了。」
他雖早有預料,但孫策如此大的手筆,仍讓他有些壓力。
黃忠看完情報,撫須建議道:「主公,孫策來勢洶洶,兵鋒正盛,不可正麵硬撼。當依堅城而守,挫其銳氣,而圖後事。」
趙雲道:「黃老將軍所言甚是。然久守必失,若尋得戰機,應及時予以重擊方為上策。」
甘寧則躍躍欲試道:「主公!讓某去會會江東水師。看看是他們厲害,還是我的水營兒郎厲害。」
劉駿沉吟片刻,道:「我軍占據主場優勢,當以擊為主。孫策欲奪九江,我便讓他有來無回。興霸!」
「末將在!」
「命你率水軍主力,前出至長江蕪湖一帶,不必與敵硬拚,襲擾其糧道,牽製其水軍兵力即可。」
「得令。」甘寧大喜,領命而去。
「子龍、漢升。」
「末將在。」
「點齊兩萬步騎,隨我馳援曆陽。」
「諾。」
劉駿又對徐庶道:「元直,後方就交給你了。糧草軍械,務必及時供應。」
徐庶鄭重拱手:「主公放心。庶必竭儘全力。」
大軍迅速開拔,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向城外開去。
劉駿一身戎裝,騎在駿馬之上,顯得英武非凡。趙雲、黃忠兩員大將一左一右。
百姓們夾道相送,祈禱大軍得勝而歸。
然而,誰也沒注意到,在隊伍末尾,賈詡和陳到帶著少量親隨,悄然脫離大隊,換裝易服,秘密潛回了淮安城內。
而在軍隊中,偽裝成兩人的士兵穿戴著他們的服飾,若隱若現。
一路前進,劉駿大軍抵達曆陽時,孫策大軍已開始圍城,並日夜攻打。
張繡指揮得當,守軍頑強,曆陽城巋然不動。
見劉駿援軍到來,孫策下令分兵迎戰。
兩軍於曆陽城外擺開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