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第226章 許昌暗流(上)
在劉駿與大小喬糾纏不清之時,遠在許昌的曹操等人正在為玉璽之事頭痛。
許昌,司空府內,文武齊聚。
曹操於主位,將一份《淮安旬報》擲於案上,臉色相當陰沉。
「劉仲遠!好手段!」
「明明是吾親率大軍死戰,方擊潰袁逆大軍。如今倒好!誅滅國賊的是他,獻璽歸朝的也是他!
哼!這廝還有臉倒逼,問起朝廷該如何封賞?無恥,無恥之尤!」
曹操罵完,仍不解恨,拍案曰:「吾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下方,郭嘉、荀彧、程昱、荀攸等謀士肅立,氣氛凝重。
荀彧率先開口:「明公,劉駿此舉占儘大義名分。朝廷不予回應,或賞賜過輕,必失天下人心。且玉璽在他手中,終是隱患。」
郭嘉輕笑一聲,臉上閃過一抹狡黠:
「明公,此非禍事,實乃良機。袁紹勢大,我軍正麵抗衡,勝負猶在五五之間。劉駿新得淮南,兵鋒正盛,又與我毗鄰。若能將其拉攏,共擊袁紹,則大事可成。」
程昱冷哼:「奉孝之言有理。但劉駿狼子野心,豈會甘為人下?隻怕驅狼引虎,反受其害。」
「所以,要給他找點麻煩。」郭嘉悠悠道,「袁術既死,袁本初焉能坐視其弟被戮而無動於衷?即便他兄弟二人不睦,表麵文章總要做的。
明公不妨讓人傳出風聲,就說袁術是劉駿親自設計圍殺,意在奪取玉璽,妄圖不臣。」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奉孝是說……嫁禍?」
「非是嫁禍,隻是讓水更渾一些。」
郭嘉道,「袁紹得知族弟被人所殺,礙於情麵,非立誓討伐劉駿不得脫也。
如此,劉駿北麵受敵,除了依靠明公,還有何路可走?屆時,莫說讓他出兵共擊袁紹,便是再多要求,他也得權衡輕重。」
荀攸點頭,笑眯眯補充道:「此外,主公可暗中以朝廷名義,下一道詔書給江東孫策,明確揚州為其轄境。」
荀攸頓了頓,再道:「孫策新敗,正需安撫,得此詔書,必感恩戴德,同時亦會對劉駿占據廬江、九江心生芥蒂,反目攻殺隻在朝夕。此一石二鳥之計也。」
曹操撫須沉吟,片刻後,單手輕拍案幾:「好!就依奉孝、公達之計!文若,擬詔給孫策。至於流言,立刻去辦,要快,要廣!」
「喏。」眾人依令離去,各自行事。
數日後,許昌街頭巷尾開始流傳各種版本的訊息。
「汝可聽說了?廣陵侯劉駿非是無意奪得重寶,而是早就盯上了傳國玉璽,袁術其實是被他逼死的!」
「可不是嘛,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說什麼部下弑主,誰知道是不是殺人滅口?」
「噓……小聲點,劉駿的使者快到了,據說乃是來談條件的。」
「有何好談?曹司空難道能給他封個王不成?」
「噓,可不興瞎說啊。」
流言像瘟疫般擴散,同時,天子詔書也秘密送往江東。
當賈詡的車駕抵達許昌城門時,感受到的正是平靜之下,湧動的詭異暗流。他撩開車簾,看了一眼高聳的城牆,嘴角泛起一絲冷嘲。
司空府,文武再次安坐席上。
曹操在主位上看向麾下謀士:
「賈詡此來,必有文章,諸公,怎麼看?」
郭嘉輕笑:「賈文和此來,無非是將明公架在火上烤罷了。然,如何重賞,豈非明公一言以決?」
曹操撫須淡笑,未發言。
荀彧皺眉道:「誅滅僭號逆賊,尋回傳國玉璽,確是大功。於公於私,朝廷都該重賞。隻是這『重賞』的尺度……」
程昱冷聲道:「劉駿胃口不小。小沛已被其占據,彭城亦在其索要之列。哼,他還要朝廷正式封他為徐、揚兩州州牧?這是要裂土封疆不成?可笑!」
獅子大開口,就地還錢唄。
曹操撚著胡須:「玉璽須拿到手。此物乾係重大,但也不能讓劉仲遠白白占了便宜。」
他眼中寒光一閃:「袁紹那邊,訊息可放出去了?」
郭嘉點頭:「已按計劃暗中散播訊息,稱是劉駿派張遼設計擊殺袁術。」
「好。」曹操敲了敲桌子,「既如此,可先晾一晾賈文和。等他急了,再談不遲。」
他看向郭嘉:「奉孝,接待賈詡之事,由你負責,先挫其銳氣!」
郭嘉拱手:「嘉明白。」
會後,郭嘉並未立即去見賈詡,隻讓程昱先行接待,美其名曰「安排館驛,稍事休息」。
驛館內,程昱將人接到廳中,當即皮笑肉不笑道:「文和先生遠來辛苦。司空近日軍務繁忙,需稍待幾日方能接見。」
賈詡安然就坐,捧起侍從奉上的茶,輕輕吹了吹浮沫:「無妨。曹公日理萬機,詡一閒人,等得起。隻是……」
他抬眼看向程昱,「如今許昌城內,關於我家主公的流言蜚語,倒是比軍報傳遞得還快。程先生可知是何人散佈?」
程昱麵色不變:「市井小民,胡言亂語,何必當真?清者自清。」
「清者自清?」賈詡放下茶盞,「隻怕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我主為國除奸,反遭汙衊,若朝廷不能明察,豈非令忠臣齒冷?不知這算不算是『繁忙軍務』之一?」
程昱被噎了一下,勉強笑道:「文和先生言重了。司空自有公斷。」
「但願如此。」賈詡不再糾纏,話鋒一轉,「詡此次奉命前來,一為獻還國器,二為稟明袁術覆滅經過。
此二者,皆天大功勞,亦關乎朝廷體麵。如因些許流言,耽擱了正事,隻怕曹司空麵上也不好看。」
程昱聽出話中的軟硬兼施,心中暗罵賈詡老辣,隻得敷衍道:「先生放心,昱定當稟明司空,儘快安排。」
接下來兩日,賈詡閉門不出,隻讓隨從留意市井訊息和朝廷動向。
他發現,流言非但沒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曹操方麵,依舊穩坐釣魚台。
三日後,纔有小吏通知,郭嘉郭祭酒設宴,為賈先生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