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三年後,戰死的夫君回來了 第265章這件事也非常好查證
-
第265章
這件事也非常好查證
“之後,她又把民婦的女兒關了起來,誰都不讓見,幾天後,直接告知民婦,民婦的女兒已經死了,可是現在,民婦的女兒卻好端端的站在這裏,足以說明當年的事情,都是她故意為之!”洛小蓮說道。
範月芝氣得要死,原本他們給孫書月潑臟水潑得好好的,可是洛小蓮和孫敏征這兩個賤人居然這時候跳出來跟他們唱對角戲,真是不知好歹。
“閉嘴!”範月芝吼道,指著洛小蓮和孫敏征,憤怒的說道:“你們一個姨娘,一個庶子,有什麽資格在皇上麵前大放厥詞,是不是跟孫書月串通好了,想故意報複?”
“串通?在來到這裏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女兒還活著,一直都被你蒙在鼓裏,憑什麽說什麽串通?”洛小蓮反問道。
她剛纔跟女兒相認的畫麵,在場的人可都是看在眼裏的。
“洛小蓮,你到底想乾什麽?”孫誌章更加著急了,這洛小蓮不是瞎添亂嗎?生怕他死得不夠快是不是?
洛小蓮在尚書府活得憋屈,但這一次,她不會再屈服於孫誌章和範月芝。
“皇上。”洛小蓮不看孫誌章和範月芝,對著皇帝重重的磕了一下頭,說道:“民婦剛纔所講,絕無半句虛言,民婦可以對天發誓。”
範丞相打從進來,向皇帝行禮之後,就一直一言不發。
他靜靜的看著這一切,像是一個旁觀者似的,這時候才終於站出來發言。
“皇上,依微臣之見,今日的事情更像是早有預謀,這一切都編造得天衣無縫,但卻因此更假了,微臣對女兒從小就嚴加管教,她是萬萬不可能做出此等事情的。”範丞相說道。
跟其他人不一樣,範丞相說話時非常平靜,不見一點激動的模樣,明顯跟其他人不是一個層次的。
而且因為他是當朝丞相,自然說出來的話,就更有分量了。
丞相開口,皇帝得給他幾分薄麵,但仔細一斟酌,其實丞相講的內容也經不起查證,隻是利用自己的地位,想粉飾太平而已。
所以,皇帝冇有親自接招,他轉頭看向皇後,問道:“皇後,你有什麽看法?”
皇後突然被點名,還冇反應過來,但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後,什麽大場麵冇有見過,當即就猜到了皇帝的心意。
“季夫人,你有什麽想說的嗎?”皇後問道。
是了,所有的討論中心都是孫書月,然而她本人卻至今還未發一言,哪怕是要審判她,至少也應該讓她開口說幾句話。
孫書月就跟陪這群人玩似的,心態之好,既然現在焦點落在了她身上,她總不好讓孫家那群人失望,得配合著把這齣戲給唱到底。
“回皇後孃娘,民女想說的是,民女是否為清白之身,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民女的丈夫。”孫書月不疾不徐道。
現在皮球被踢到了季陽舒這裏,他早就想說話了,免得事情真相就這樣被孫誌章他們給扭曲。
“啟稟皇上、皇後孃娘,微臣雖然出身草芥,可是當初微臣母親給微臣娶妻時,也是找的清清白白的黃花大閨女,內人當時已經被帶到了青樓門口,差一點就要被賣進去,微臣母親是在那之前就買下了內人,至於為什麽會這樣,是內人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在青樓門口當場自毀容貌,她臉上的疤痕,也是養了許久,後來纔好的。”季陽舒解釋道。
聞言,皇帝點了點頭。
“冇錯,朕以前見過季夫人,臉上確實有疤,而且還常常戴著麵紗。”皇帝說道。
皇帝的一句話,可比其他人說千句萬句都要管用,他一發言,等於就直接認可了孫書月自毀容貌的事情。
既然如此,也變相代表著孫書月被賣去青樓可能是事實?
然而,在孫家人嘴裏,孫書月的下落有兩種說法,一是死了,二是被範月芝控製住了,但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表示孫書月的確是在孫家遭遇了不公的待遇。
孫誌章腦子轉得飛快,當他意識到不對勁,發現抹黑孫書月似乎無法達到目的時,就立刻改變了策略。
“皇上,微臣想起來了,當初說書月和男人通姦的事情,現在看來,的確可能存在蹊蹺,或許是其中有奸人作怪設計她,才導致微臣搞錯了狀況。”孫誌章立馬改口。
但他還是在垂死掙紮,寧可編出一個莫須有的奸人,也絕不會把鍋甩到範月芝頭上。
畢竟範丞相還在這,他但凡顧忌著自己的女兒,也要想辦法保住孫誌章,所以他對孫誌章而言,是一根救命稻草,孫誌章怎麽都不會這時候跟範月芝割席。
這齣戲唱到這裏,孫書月覺得也讓他們發揮夠了。
是時候真正開始清算,否則一直在這裏東拉西扯,說不到重點,她還真是冇那個精力。
“皇上,民婦有話想說。”孫書月上前,突然一改之前悶不吭聲的狀態,開始了主動進攻。
皇帝示意,說道:“季夫人請講。”
“關於民婦是否曾經跟下人通姦,這件事的真相究竟是如何,民婦相信,參與者心中定然有數,如今民婦不想再爭論這個問題,倒是孫大人是否貶妻為妾這件事,民婦倒是想尋求個說法,而且,這件事也非常好查證。”孫書月說道。
她一席話,又立刻把在場所有人的視線吸引到了她身上。
孫誌章恨著孫書月,幾乎目眥欲裂,然而他卻無法阻止孫書月,隻要他不讓孫書月說話,那就證明他在心虛。
可是,讓孫書月把話說完,萬一他的事情敗露,豈不是也要遭殃?
怎麽看,這都是一個死局,孫誌章額頭上浸滿了汗珠,後背都快被冷汗浸濕了。
“季夫人有何高見?”張禦史問道。
“孫大人當年考科舉,高中狀元,想必此等佳話一定是記錄在案,所以要查證是哪一年,非常簡單,到時候便可以得知,在孫大人考中狀元時,民婦已經出生了,而不用查證都能知道,孫大人是在當了狀元之後,纔在京城迎娶了丞相之女範月芝為妻,可是在這之前,孫大人甚至都不是京城人士。”孫書月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