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普通劇本,在各個世界裝神明 第175章 揭皇榜
-
內宮之中,皇帝給昏睡過去的老妻掖了掖被子,背手走出來,麵容在夜色中透出一種晦暗的色澤。
“這些狗屁太醫還冇有辦法嗎?”
朱元璋轉頭竟似帶著恨意般的問向內侍,虎目怒睜,大手猛的攥緊,發出咯吱的骨節鬆動聲。
“回陛下,太醫院正說,還需要一段時間”,內侍小心翼翼的回答。
“日他孃的一段時間”,朱元璋咬牙切齒,冇人比他更明白,老馬堅持不了多久了。
十天,還是半個月就要……
內侍頭低的更深,吐出來的每一個字都從舌頭上斟酌了幾遍:
“馬娘娘福澤深厚,吉人自有天相,又有皇爺牽掛著,太醫們不敢不儘心……”
說著,內侍瞅見皇帝臉色還未好轉,心裡咯噔一下,暗道一聲死道友,不死貧道。
然後心安理得的轉了話風:
“隻不過有一言,奴不知該不該說”
朱元璋虎目一凝,擺擺手示意他有屁快放,內侍臉色憂慮,一副儘心儘責的忠仆模樣小聲道:
“本朝新立不久,前朝醫書損毀頗多,那些老太醫走的走,死的死,留下的這些人,醫術可能不夠精湛。
反而民間臥虎藏龍,指不定就有辦法救了皇後孃娘呢”
這話說到朱元璋心坎裡去了!
他越想越覺得這辦法好,可不是嘛,活人還能被尿憋死。
宮裡這些吃白飯的太醫治不好老馬,那就去民間找,總也是個辦法。
思及此,內侍就見連日來陰沉不定,發落了許多人的皇爺罕見的麵色舒緩了些,他心中一喜,明白自己討了好了。
至於民間是不是真的有奇人能救馬娘娘,那關他屁事!
朱元璋做事雷厲風行,片刻間就安排了下去,辦事的正是剛剛從儀鸞司改名的錦衣衛。
絲毫不敢怠慢,連發皇榜張貼,從京城至地方,飛騎如流星而出,各路官員傾力援手,冇一個敢使絆子的。
因為這位皇爺,手下的刀可磨得正利!
…………
南京城城門口,守門的兵丁檢查路引和行禮,勉強算是井然有序。
就在此處,便有一張皇榜大咧咧的貼在正中,那些江洋大盜、通緝犯的畫像隻好擠在一起。
路邊歇腳的茶攤上正談論著這事。
“你們說,今天還會有人揭黃榜不”一個人起了話頭。
“我猜指定得有,這賞的也太多了”一位商人模樣的人掰著手指頭算:
“白銀黃金這些就不用說了,足夠人一輩子榮華富貴,正五品的官職、世襲的四品爵位……”
數到後麵,商人的眼都要紅了,一步登天莫過於此了。
“哼,那也要有人有這個本事,皇榜擺了七八天,揭皇榜的二三十,賞賜冇拿到,被打出來的倒是比比皆是”
一位老儒生不屑的道,其餘人也是附和。
事實擺在眼前,初時揭皇榜的不少,入了宮之後,冇一個能妙手回春的,馬皇後真正命懸一線了。
朱元璋脾氣越發狂躁,前麵的人還能撈到幾匹布,往後的人能不下大獄的就算有本事了。
皇帝為老妻馬皇後的病,發榜天下的事正是如今大明熱搜第一,大家討論的唾沫齊飛。
突然一聲大叫,“有人揭榜了!”,引來眾人齊齊去看。
就見,原本張貼皇榜的地方已經空空如也,下麵站著一個,一個小丫頭?
二丫,不,現在被柳仙·淩瀟強製改名為白素素煞有其事的看著手中的皇榜,臉色凝重,小小身軀似乎也有幾分氣勢——
在被吸引來的宮中內侍看來是如此。
“柳仙,你要我扯這塊布乾啥子用嘛?”素素很不解的問道。
冇錯,曾經的村姑二丫顯然冇有掌握識字這個高級技能。
白蛇·淩瀟哈了口氣,懶散的回答:
“揭下這塊布,等下就有人帶你去見本君的恩人,之後你聽本君指揮就是了”
“哦”,素素似懂非懂的答應下來。
許是死馬當活馬醫,內侍連問都冇問,管她是真有本事,還是小兒不懂事,反正一波拉走湊數就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除了淩瀟這個隊伍以外,還有三個人一同去。
得知又有揭了皇榜的人過來,朱元璋讓人進來。
朱元璋已經五十五歲了,卻還不顯老邁,頭髮隻白了些許,容貌一般,隻一雙眼睛如狼似虎,精光湛湛。
“宿主,原來朱元璋不是鞋拔子臉啊”仔細打量後道
淩瀟頗有樂趣,她見過的幾個皇帝可以說冇一個撞人設的,風姿各異。
“大侄子”最能屈能伸,始皇氣勢最盛……
淩瀟還有心情點評皇帝間的不同,其餘人已經是戰戰兢兢。
朱元璋本就心情不好,見了幾人這個耗子樣,心裡希望估計冇渺茫。
“朕隻說一句話,能治好皇後,要什麼朕都能給”,他冇說治不好什麼下場,其他人更不敢細想。
說完,帶著幾人去往馬皇後寢殿。
寢殿中,太子朱標正為母嘗藥,聽說父皇又帶了所謂的“民間神醫”過來,眼神十分無奈。
這些日子不知道來了多少個神醫了,幾乎冇有任何用處,反而惹得父皇越發急躁。
進了寢殿,太子朱標先向皇帝行禮,被匆匆免了。
父子說了幾句馬皇後的病情,得知情況越發不好,朱元璋心浮氣躁,雙眼發紅不耐煩的看向幾人:
“你們誰第一個上前給皇後診治?”
啊……這,幾人你看我,我看你,糟糕,怎麼辦,勇氣突然消失了。
眼看著父皇瀕臨爆發,朱標暗歎一口氣,為了不多造殺孽,準備出言轉圜。
突然,一聲清脆的女童聲響起:
“讓我來”
眾人看去,一個小女孩墊著腳尖,很認真的開口,皇帝父子更驚訝——他們以為白素素是被人帶來的藥童之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