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第13章 進駐梁山
王倫雙手虛扶,眼中銳光如電,彷彿已經穿透了眼前的波濤,看到了梁山之上旌旗招展的未來。
胸中那幅波瀾壯闊的藍圖,在血誓之後,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好!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此乃我梁山興旺發達、屹立不倒之根本!」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凝聚人心的力量,在風雨漸歇的船艙內回蕩。
「然,空談誤事,實乾興邦!眼下千頭萬緒,時不我待!有兩件迫在眉睫、關乎根基的緊要事,需兄弟們即刻分頭去辦,不得有誤!」他的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宋萬賢弟!杜遷賢弟!」王倫的目光瞬間鎖定在兩位以勇力剛猛著稱的心腹身上。
二人聞聲,幾乎是本能地踏前一步,甲板為之微沉,抱拳齊聲,聲若洪鐘。
「哥哥吩咐!水裡火裡,絕不皺眉頭!」
「好!」王倫點頭,語速加快,條理清晰。
「你二人,即刻清點各船隨行兄弟!凡願拋家舍業,斬斷後路,隨我等同上梁山,共舉義旗,搏一個前程的,皆是我等血脈相連的骨肉手足!」
「須登記造冊,姓名、籍貫、年歲、有何所長——是擅使刀槍弓弩,還是精通水性操舟,或是懂得匠作手藝,乃至識字算數,務必詳儘記錄在案!」
「此事關乎日後論功行賞,分配職司,人儘其才,絕不可馬虎,更不可有半分虧欠!」
他語氣一轉,帶上了超越這個時代的仁厚與遠見,目光掃過二人。
「若有兄弟顧念家小,不忍骨肉分離,或是心念故土,不願落草為寇,亦是人之常情,絕非怯懦!不可強求,更不可有半分慢待、輕視乃至怨懟!」
「我等須厚贈盤纏,務必使其歸家後能置辦些許田產、或經營個小本生意,得以安身立命,不至因曾與我等牽連而遭官府迫害,累及家小!」
「此乃我梁山立足之本,『義』字當先,首要彰顯之處!要讓留下的安心,離去的感念,更要讓天下人知道,我梁山好漢,是真正講義氣、通情理的真豪傑,而非濫殺無辜、逼人落草的匪類!」
宋萬重重一拍肌肉虯結的胸脯,發出沉悶響聲:「哥哥放心!這等收攏人心、彰顯義氣的大事,俺們曉得輕重!定辦得妥妥帖帖!」
杜遷也虯髯戟張,介麵道,聲音帶著粗獷的真誠:「正是!定教留下的弟兄覺得跟對了人,心裡暖烘烘;離去的兄弟念著梁山的好,嘴上誇不停!」
「更要叫江湖上的好漢都知道,咱梁山是個有溫度、講道義的去處!」
「朱貴賢弟!」王倫目光轉向一直沉穩侍立的朱貴,眼神變得凝重。
「此番,又要勞你再涉險境,獨闖龍潭了!你需速回滄州!」
朱貴精神陡然一振,如同聽到出擊命令的獵豹,腰桿挺得如同標槍般筆直,抱拳沉聲道,沒有絲毫猶豫。
「哥哥但請吩咐!縱是刀山火海,朱貴也定闖它個來回!」
「第一,拜會柴進柴大官人!他素有『小旋風』之名,廣納天下豪傑,在江湖上聲望極高,在朝廷勳貴中亦有香火情緣,是難得的庇護傘兼資訊源。」
「私下裡,你可將我等行蹤坦然相告,就說我王倫與眾兄弟,已在那八百裡水泊梁山安身立寨,托他往日洪福庇護,方能脫此大難。」
「更需懇請他,念在往日情分與江湖道義,代我梁山暗中傳檄四方綠林、通達各路漂泊的好漢」
朱貴眼中精光一閃,已然明悟,介麵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哥哥之意,可是要借柴大官人之口,告知天下:凡那些受儘官府欺壓、遭奸佞構陷、被逼得家破人亡、有冤無處訴、有國難投的英雄好漢、豪傑義士!」
「梁山泊,便是他們的避風港、伸冤所、複仇地,是咱們這些『失路之人』的歸宿?!以此吸引四方豪傑來投?」
王倫撫掌,臉上露出讚許的笑容:「知我者,朱貴賢弟也!一點就透!」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帶著一種關乎未來的絕密感。
「第二件,更為緊要!你需藉助大官人在滄州的人脈與門路,或是你自家渠道,秘密探訪滄州及周邊州縣的黑市、私港、乃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道觀丹房、藥鋪作坊!」
「尋找能大量、穩定采購上等火硝、硫磺的隱秘渠道!記住,是多多益善,有多少,要多少!」
朱貴聞言,麵露一絲疑惑,眉頭微蹙:「哥哥,要這許多硝石、硫磺何用?量如此之大,莫非……是要煉製丹藥?或是……製作炮仗焰火?」
他顯然無法理解其戰略用途。
王倫臉上露出一抹神秘而深邃的笑容,擺了擺手。
「賢弟莫問具體用途!此乃山寨最高機密之一!你隻需牢記,此物之重,關乎山寨未來存續與發展大計,關乎我等能否在這亂世中擁有真正的『殺手鐧』!」
「其重要性,遠勝眼前金銀糧秣!務必想方設法,不惜代價,也要將此事辦妥!」
他目光炯炯地盯著朱貴:「采購所需銀錢,你儘管從此次所得中支取!但行事必須萬分謹慎,渠道必須絕對可靠,過程必須滴水不漏,絕不可引起官府、乃至其他江湖勢力的絲毫察覺!一旦走漏風聲,後果不堪設想!切記,切記!」
朱貴感受到王倫話語中的千鈞重量,神色無比凝重,重重點頭。
「哥哥如此看重,小弟明白了!此事關乎山寨命脈,朱貴定竭儘所能,不辜負哥哥重托!必尋得穩妥渠道,將此事辦得隱秘穩妥!」
「謹遵哥哥吩咐!」宋萬、杜遷兩人亦齊聲應諾,聲震船艙。
第二日一早,宋萬、杜遷二人辦事,端的雷厲風行,毫不拖泥帶水。不到半日功夫,這二人便帶著一身水汽和昂揚之氣,前來複命。
宋萬聲若洪鐘,臉上滿是振奮的紅光,帶著乾事麻利後的暢快:
「哥哥!點算清楚啦!咱們帶來的二百八十七條鐵錚錚的漢子中,有二百五十三條好兒郎,願拋家舍業,誓死追隨哥哥同上梁山,生死不渝!刀山火海,也絕不皺一下眉頭!這都是咱們起家的鐵杆班底!」
「另有三十四位弟兄……」他聲音略頓,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歎息。
「唉,或是家有白發高堂需奉養膝前,或是有繈褓幼子亟待哺育,心中縱有萬般不捨,滿腔熱血欲隨哥哥建功立業,也隻得……含淚請辭,望哥哥體諒!」
杜遷在一旁補充道,虯髯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哥哥,俺老杜親自盯著,給每位離去的好兄弟,備足了三十貫足色銅錢!沉甸甸的,夠他們歸鄉置辦幾畝薄田,或是盤下個小鋪麵安穩營生,好好養活家中老小了!」
王倫聞言,神色肅然,眼中流露出由衷的讚許與敬重,更有一種超越時代的同理心。
「孝悌之心,人倫大義!此乃大丈夫立身之本,真情可貴,豈能強留?賢弟們處置得當,厚贈相送,正顯我梁山仁義本色!」
「離去者,亦是我梁山永遠記掛的兄弟!他日江湖再見,仍是過命的交情!」
他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讓宋萬杜遷心中更是佩服。
杜遷一拍虯結的胸膛,豪氣乾雲:「臨上船時,俺也拍著胸脯跟他們吼:弟兄們!今日一彆,山高水長!記住俺梁山!他日若再被那狗官汙吏、豪強惡霸逼得活不下去,走投無路,隻管駕著小船,搖著櫓來尋俺們!」
「梁山泊的酒肉管夠,寨門永遠給落難的兄弟留著一條生路!咱們等著!」
當天下午,黃河岸邊,風蕭蕭,水茫茫。
在眾多留下兄弟複雜而依依不捨的注視下,那三十四條漢子,懷揣著沉甸甸的義氣與足以安身立命的銀錢,對著屹立船頭的王倫等人,撲通跪倒,在冰冷的河灘上,深深三拜,齊聲高呼,聲音帶著哽咽與決絕:
「哥哥保重!眾位兄弟保重!梁山萬福!他日……必來相投!」
隨即,他們毅然轉身,駕著幾艘滿載情義與希望的小舟,身影在寬闊的河麵上漸漸變小,最終融入浩渺煙波之中,隻留下道道逐漸平複的水痕漣漪,無聲地見證著這份亂世之中,理智與情義交織的江湖彆離。
送走故人,留下的二百五十三條好漢,胸中熱血更是沸騰激蕩!
走的,是情非得已;留的,是生死相托!
一股更加純粹、更加牢固的同生共死、休慼與共的凝聚力,在每個人心中油然而生!
王倫見人心可用,時機已至,屹立主船船頭,衣袍在河風中獵獵作響。他目光掃過每一張堅毅的麵孔,大手猛地向前一揮,聲傳水道:
「揚帆!啟航!目標,梁山!」
船隊聞令而動,如同被注入了靈魂的巨獸,即刻扯滿風帆,飽受風力的船身發出歡快的呻吟。
它們如同離弦的箭簇,義無反顧地破開層層疊疊的黃河濁浪,犁開道道雪白翻滾的水練,氣勢如虹地直插往南,駛向那傳說中八百裡水泊的深處,駛向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未來!
數日後,經曆了一番水道辨認、淺灘規避與天象考驗,船隊終於循著王倫記憶中的路徑,駛入了梁山水域。
剛一出了相對狹窄的運河河道,眼前豁然開朗!彷彿瞬間闖入了另一片與世隔絕的洞天福地!
但見煙波浩渺,水光接天,無邊無際,視野極處,隻見水天一色,渾如一體!
遠處山巒如黛,峰巒疊嶂,在氤氳水汽中若隱若現,宛如蟄伏的巨龍,靜默中蘊藏著萬千氣象,令人望之而生敬畏。
近處,蘆葦蕩連綿成片,密如翠綠屏障,高可沒人,風吹過時,綠浪翻滾,發出沙沙作響的自然之音,彷彿隱藏著無數秘密。
成群的水鳥鷗鷺或敏捷地掠過如鏡水麵,留下點點漣漪,或悠然棲息於茂密葦叢深處,鳴叫聲此起彼伏,更顯此地之幽深靜謐,原始而充滿生機。
好一派藏龍臥虎、得天獨厚的天然形勝之地!
眾人立於船頭,縱是杜遷、宋萬這等見慣廝殺的悍勇之輩,也不免為這壯闊景象心曠神怡,胸中多日來的積鬱與顛簸之苦為之一空,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與希望!
「好一處天賜的基業!真乃神仙府邸,蛟龍窟穴!」杜遷忍不住揮拳讚歎道,眼中儘是興奮。
「哥哥慧眼如炬!此地水陸險要,易守難攻,正是我輩龍歸大海、虎入深山,大展宏圖之所!」朱貴亦撫掌稱讚,冷靜如他,也難掩激動。
宋萬更是撫掌大笑,聲震水麵:「有此八百裡水泊為憑,雄峻梁山為基,何愁大事不成!俺看那趙官家的金鑾殿,也沒咱這地方自在痛快!」
棄舟登岸,腳踏實地。泥土與青草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安心。
仰望梁山主峰,更覺其險峻雄奇,遠超眾人預期!但見斷崖峭壁如刀劈斧削,直插雲霄,光滑處連猿猴都難以攀援。
幾處天然形成的狹窄隘口,如同巨獸張開的嘴巴,牢牢扼守著上下山的唯一要道,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梁山整體山勢連綿起伏,古木參天,林木蔥鬱茂密,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和資源,正是聚義屯兵、積蓄力量、易守難攻的絕佳基業所在!
王倫與杜遷、宋萬、朱貴等人見此形勝,無不心潮澎湃,喜動顏色,連日來的奔波勞頓、生死一線的緊張,彷彿在這一刻都被這未來的家園所撫慰,一掃而空!
王倫深吸一口帶著水汽與草木清香的空氣,大步流星,立於山腳一塊巨大的、如同臥牛般的青石之上。
勁風吹拂著他未乾的衣袍,獵獵作響,卻更顯其身形挺拔。他環視這未來的根基之地,目光灼灼,胸中豪氣頓生,聲如洪鐘,清晰地響徹在山腳水畔:
「蒼天有眼,賜我等兄弟如此龍盤虎踞之地!」
「眾家兄弟!休辭勞苦!從今日起,這梁山便是你我安身立命之所,更是他日攪動風雲、滌蕩乾坤的!」
「伐木取石,起造營盤,修築關隘!要讓這沉睡千年的水泊山川,因我等之名而沸騰!因我等之義而重煥生機!」
「吼!謹遵哥哥號令!共建山寨!同生共死!!」
二百餘條漢子群情激昂,齊聲應和,聲浪如雷,在山穀與水泊之間轟轟回蕩,驚起蘆葦蕩中飛鳥無數,撲棱棱飛向天際!
刹那間,沉睡千古的梁山彷彿被這股來自人間、昂揚不屈的生氣與活力猛然喚醒了!
山上山下,斧鑿鏗鏘之聲大作,叮叮當當,響徹雲霄!粗獷有力、節奏鮮明的號子此起彼伏,「嘿喲!嗨喲!」的呼喊聲壓過了風聲水聲,充滿了原始的力量感!
在整齊的號子與汗水的揮灑中,合抱粗的巨木伴隨著「嘎吱」的呻吟和最後的斷裂巨響,轟然倒下,激起漫天塵土與木屑;
千斤重的巨石在粗長的撬杠、堅韌的繩索和眾人血脈賁張的合力下,被一寸寸艱難地挪動、搬運、穩穩壘砌成基。
汗水很快便浸透了漢子們古銅色的脊背,在暮春愈發溫暖的陽光下閃著油亮的光芒。
這片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建設景象,與昔日死寂的荒山野嶺形成了鮮明對比,讓這沉寂多年的水泊荒山,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磅礴生命力!
王倫更是身先士卒,親力親為。他深知初期規劃的重要性,這決定了山寨未來的防禦力和發展潛力。
他手持用木炭削成的筆與幾張1畫滿簡陋卻關鍵符號、線條的草圖——那是他結合記憶與現代知識勾畫的雛形——不停穿行於各個忙碌的工地之間。
他時而蹲在剛剛開挖、還帶著濕氣的地基旁,不顧塵土,神情專注地用手比劃,向負責的頭目指點著地基的深度、寬度和加固要求;
時而冒險攀上才壘了一半、尚且不穩的石牆坯子,不顧危險,用自製的粗糙木尺仔細比量著牆體的垂直角度和石塊之間縫隙的嚴密程度,要求務必咬合緊密;
時而與幾位被特意找出、經驗老道的木匠、石匠圍在一起,蹲在地上,用樹枝在泥地上寫畫,低聲而激烈地討論著關鍵建築的木材榫卯結構如何更牢固、石塊的堆砌技巧如何更能抵禦衝擊……
他的身影出現在每一個需要決策和指導的角落,雖臉色依舊帶著傷後的蒼白,但那專注、篤定且往往能切中要害的指點,讓一眾粗豪的漢子們心服口服,乾得更加賣力。
整個梁山,如同一台剛剛啟動卻動力澎湃的機器,在王倫這個總工程師的排程下,開始轟然運轉,向著未知而充滿希望的未來,堅實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