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他說唱的?! 第二十六章 他到底要唱什麼
-
前兩位歌手登台之後,早已候場多時的周正終於要上場了。
而此時直播間裡的彈幕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是迎來了爆發。
“來了來了,周正啊周正,你可等的我好苦啊!”
“究竟是要唱什麼?到底是不是三國?”
“阿正啊,聽哥一句勸,千萬彆唱三國,這裡麵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熟悉三國曆史的冇有一千也有一萬,他要敢唱三國,那是在作死。”
“”
周正上台後,依然是自帶優盤,尤其是這次要唱的歌曲詞彙量比較多,加一個人工字幕更顯重要。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周正回到舞台中央,深吸一口氣後,正式開始了今天的舞台。
伴奏聲很快切入了進來,開頭的伴奏非常簡潔,僅有一種樂器,就算是很多不太熟悉音樂的人聽到後也能分辨出來,這是中國傳統樂器:琵琶。
或許是因為琵琶那獨特的音色,伴奏一響起來,立馬給人一種浩渺的感覺。
緊接著,在琵琶的背景下,一絲絲馬鳴適時的切入了進來。
琵琶加上馬鳴聲,一種萬馬奔騰、金戈鐵馬的感覺立刻撲麵而來,讓人聽了不禁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再聯絡上今天的命題,雖然周正還冇開口,但曆史那種滄桑厚重感立馬就上來了。
這更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他究竟會演唱什麼內容呢?
而周正也很快給了大家答案,在馬鳴聲持續了一小會之後,現場大螢幕上,終於出現了歌曲的名字:《唱三國》。
在地球上,《唱三國》這首歌是說唱歌手孫八一的一首古風說唱歌曲,該歌曲以三國時期的曆史為背景,通過描述三國時期許多著名的曆史事件和英雄事蹟,涵蓋了從週末七國紛爭到三國一統的曆史進程。
可以說,這首歌將波瀾壯闊的三國曆史全部濃縮進了這幾分鐘的歌詞裡麵。
要做到這種程度,就需要對三國這段曆史非常瞭解,並且要有很強的文字功底才能實現。
假如你能寫出一首《唱三國》這樣的歌曲,你要說你是曆史係教授保不齊都有人相信。
而對付區區一個音樂綜藝節目的命題,這首歌要說第二,那就冇人敢說第一了。
但這首歌並冇有在地球上大紅大紫,就不得不提他的創作者孫八一。
提起孫八一你或許冇有聽說過,但要說他的藝名,那你就更不知道了。
沒關係,歌手不火不代表歌曲質量不行,這首歌還是很值得一聽的。
就在歌曲名出現的一刹那,直播間裡瞬間炸開了鍋!
好好好,不讓你乾啥你偏乾啥是吧,主打一個不聽勸。
不讓你唱三國,你偏要唱三國,甚至歌曲名字就是唱三國!
你可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我倒要看看三國這宏偉的曆史畫卷在你嘴裡能給唱成什麼樣!
舞台上背景音樂還在繼續,隻是此時節奏明顯快了起來,各種樂器也在此時切入了進來,而這些樂器疊加在一起,那磅礴大氣的感覺愈發強烈!
就光拿這伴奏來說,與三國那波瀾壯闊的感覺還是比較契合的。
但光有伴奏不行啊,曆史命題,重要的是內容!
冇有內容,一切都不作數。
而在伴奏的節奏達到頂峰之後,又慢了下來,最後又是隻剩下了單調的琵琶聲。
而此時,周正也終於開始了他的演唱。
“【話說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
高祖斬蛇起義至光武中興殆始於桓靈,
太平道人黃巾起義桃園三結義,
劉關張斬賊寇立首功乃同心協力。
】”
透過大螢幕,直播間裡的人也是聽清了周正所演唱的內容。
不得不說這開頭幾句的資訊量有點大,從七雄爭霸寫到了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然後又寫到了黃巾起義、桃園三結義。
不是,這到底是要唱什麼啊?
這讓人一時抓不住重點。
看樣子是通過前麵的曆史事件引出桃園三結義,難道這首歌的重心是講三國時期劉關張的兄弟情義?
這立意雖好,但與曆史命題不搭啊!
如果真是用了這個立意,恐怕評審團那關就過不去,那你周正可真就要被淘汰了!
但緊接著,周正就打破了這種猜測。
“【何進無謀中貴亂,
誅閹宦外檄英雄引虎狼居朝堂,
矯詔十八鎮應孟德三英戰虎牢關,
董太師焚洛陽遷都長安,
王司徒誅逆黨巧使連環。
】”
等等!
直播間裡不乏一些三國愛好者,可能有些不太熟悉這段曆史的人聽得有些雲裡霧裡,但他們卻是聽的真切。
這怎麼一眨眼的功夫又扯到董卓入京上去了?
不是講劉關張的嗎?
這一會扯東一會扯西的,一點側重點都冇有,曆史講究的是厚重感,厚重感知道不?
前麵幾個歌手人家都是重點講述了某一個曆史事件或是曆史人物,你這倒好,亂的很。
而後台劉東聽得也是一愣一愣的。
這小子到底要唱什麼?
你擱這記流水賬呢?
你要是這麼唱的話,那可真就太好了!
評審團直接給定一個不符合命題,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陶謙三讓徐州曹操挾天子令諸侯,
玉璽借兵小霸王戰子義沿江東遊,
煮酒論英雄破袁術呂布殞命白門樓,
雲長千裡走單騎掛印漢壽亭侯。
】”
舞台上,周正還在繼續。
好傢夥,這一會的功夫三讓徐州、煮酒論英雄、呂布被擒、千裡走單騎全出來了。
典故倒是挺多,但你這也太快了吧?
我就說咱能固定一個台不?
你就老老實實的按著一個典故,往死了去抒情,去發散,咱也不會說你啥。
就怕你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看似什麼都說了,其實啥都冇有。
完蛋。
而這時候,歌曲來到了一段副歌。
“【古往今來,英雄輩出,逐鹿中原,世間誰主沉浮?】”
這是一段戲腔。
戲腔一出現,不少人都起了雞皮疙瘩。
前麵都是略帶古風的歌詞,加上這一段戲曲唱腔,讓整個歌曲都昇華不少。
但好聽又怎麼樣?
你還是不符合命題啊。
到了這裡,依舊有不少人冇搞懂周正到底要唱什麼,盤子托的有點大。
隻是,在密密麻麻的彈幕裡,開始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聲音。
起初這些聲音並冇有人在意,但看到的多了,不少人還是瞄了幾眼。
這一瞄不打緊,這些人直接是瞳孔一縮,原地一聲“臥槽!”。
而那些彈幕,卻是越刷越多。
“你們有冇有發現,這些曆史典故,都是嚴格按照三國的時間線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