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文仙 第84章 家人與老師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終於還是到了李講準備離開的時候。
這一日,婁娟早早地就起了床,親自監督膳房,端出了一千多個熱氣騰騰的包子。
青椒肉絲、酸菜大肉、豆沙……足有十幾種口味,甜的鹹的,酸的辣的,應有儘有。
換做平時,李如也絕對要高興得蹦躂起來。
可今天,祂卻出了奇的安靜,懨懨無力,才吃了二十幾個拳頭大的包子,就沒了胃口。
“哎喲,這孩子,怎麼才吃這麼點?是不是生病了啊?”婁娟嚇了一大跳。
“我胸口堵得慌。”李如也悶悶的說。
“什麼?!”
婁娟額頭貼額頭,站起身來疑惑道,“沒發燒啊……小講啊,你是醫聖,你看看呀?”
“沒大問題,他不會生病的。”
李講看在眼裡,笑著說,“我將這些包子收好,他若餓了,路上也能吃。”
要走了,文王府前,身材單薄的婦女滿臉微笑,衝他們招手,黃鴨站在旁邊,牆壁上趴著一隻慵懶的豹子。
其實,李可達還有莫老李講都能帶走,他們都能適應陽間的環境。
但為了婁娟,他們都選擇留了下來,願意陪著她一起封聖離開。
有李講留下的那些天材地寶在,相信婁娟封聖,隻是時間問題,不會太艱難。
李如也本來還以為,悶堵的胸口,過一會就會好了。
沒想到離開了洛陽之後,臉上竟是癢癢的。
祂抬手一抹,才發現自己的臉頰一片濕潤。
“我……哭了?”
李如也震驚失神,祂從生下來就天不怕地不怕,哪怕被火燒,被刀砍,萬人唾棄,萬人追殺,也隻是仰天大笑,不以為然。
而今天,自己明明沒有受到一點傷害,卻莫名其妙的哭了,流下眼淚。
“傻徒兒,離開了家人,自然想哭。”李講笑道,替他擦去臉上的淚。
“家人?”
李如也怔然,摸了摸頭上的衝天鬏。
祂是冥界鼎鼎有名的魔童,古往今來就沒有幾個人敢靠近祂,都將他視作為邪祟,不祥。
彆說是家人了,就連朋友都沒有。
而在洛陽,卻有一個女人不僅沒把祂當做怪物,而且去哪都抱著祂,給祂做飯。
另外,還有一隻鴨子馱著祂漫山遍野的跑,視線外一隻黑豹慵懶的打盹。
“原來,這就是家人……”
李如也紅著眼睛,抬頭看向李講,非常認真地說,
“師父,改天我跟你繼續研究,創造一門隨時都可以回家的功法!”
“好。”
李講點點頭。
李講走了,沒有引發什麼滔天的波瀾。
離開的訊息隻在特定的群體中傳開,百姓知道的不多,甚至當他還在洛陽。
因為,李講剛走沒兩天,《長安報》上便又出現了一篇他的作品。
“《師說》?”
買到首批報紙的讀者看到題目後,無一不怔了一下。
“文王這次的主推內容,不是詩詞,不是小說,居然是一篇文章?”
眾人很吃驚,因為李講已經很久沒有發表文章了。
拿到報紙,人們情不自禁的展開往下看。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看到這一段開篇,許多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讀書人,更是忍不住拍案叫絕。
因為,古往今來,討論師者的作品不少,讚頌老師的文章更是數不勝數。
但是,卻很少有人一針見血的點出“師者”的作用。
“傳道受業解惑也……文王之才,經天緯地,可想而知,從今以後,所有的師者都會以這三點作為目標。”
人們讚不絕口。
不愧是古往今來,第一位“文王”,用詞遣句恍若鬼斧神工。
不用說人們都能猜出,單是這一句話,便必然流傳千古,成為名言。
一些人興高采烈,迫不及待的閱讀下文。
而有一些人,則麵露異色,心中暗想,為什麼文王要突然寫一篇關於“師者”的文章?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在第二段,李講狠狠的抨擊了現如今,不興拜師的風氣,並且直言。
在古代,一些博聞廣見,才高八鬥的聖人都不介意拜師,可在今天,一些才學遠遠不如聖人的人,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剛看完這個段落,各方便炸開了鍋。
各個酒樓,到處都是盛讚李講的聲音。
尤其是那些年邁的老者,更是深以為然。
“現在很多年輕人,還未做出一番成績呢,便眼高手低,這個老師資曆太淺,說出去不好聽,那個老師作品不夠,說出去沒麵子。”
有人道,“可他也不想想,文王那樣的才子,會收他為徒弟嗎?”
四麵八方,熱議不斷,許多人都言之鑿鑿的聲稱,這是李講回京後發現的問題,文院中存在學風不良的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更多人看完這一段後,隱隱回過味來,腦海裡浮現出一個猜測,卻又不敢肯定,於是隻能往下看。
“聖人無常師……古人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看到了這一段,忽然間,福靈心至,口齒生香。
一群人揉搓眼睛,震驚不已,因為看到紙頁上,每一個文字都綻放出一朵墨蓮。
字字生蓮。
這是……天下知的異象!
“大唐文相,果行育德,克己奉公,襟懷坦白,言傳身教,可以為師矣,特作《師說》以貽之。”
此句一出,整個洛陽,整個大唐,直接炸開了鍋。
八方嘩然。
“原來,文王早就知道了……”
人們神情複雜不已。
一群人感到羞愧,原來在李講的心中是這樣想的,聞道無先後,事業有專攻……
原來在李講的心中,文相一直是他的老師。
可他們卻因為文相的成就不如聖師,一直阻撓他的雕像進入文王廟,導致這個紀念李講的地點遲遲不能竣工……
文相府。
文嘉譽如同一隻利箭般衝入書房。
“父親!父親!你看到了嗎?文王為您寫文章了!”文嘉譽激動不已。
“不過是一篇文章,你何至於這般大驚小怪?真是不成體統!”文相被他嚇了一跳,手中的紙頁飄了下來。
“這……這是……”
文嘉譽仔細一看,大吃一驚。
這竟然是《師說》的原文,文王府竟然在《長安報》登報的時候,將原文送了過來!
而文相剛才,是打算將這篇文章裱起來,掛在書房裡。
文嘉譽的表情一下變得耐人尋味起來,心想,你都快把這文章供成傳家寶了,居然說我大驚小怪,不成體統……
自己的兒子,身上有幾根毛文相都清楚。
一看他這副表情,文相便怒不可遏,直接將其轟了出去。
等書房裡又空了下來,文相便又拿起了那篇文章,用手指輕輕的摩挲。
他安靜了許久,忽而又將其放了下來,搖頭失笑道。
“真當老夫稀罕你的文章?你能活著回來,就已經是最大的禮物了。”
喜歡誰是文仙請大家收藏:()誰是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