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誰是文仙 > 第36章 國無法不治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誰是文仙 第36章 國無法不治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義務教育法》的通過,在整個大唐都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隻不過驚喜過後,很快便有人發現了不對勁。

“嗯?隻在洛陽城和青州實施?為什麼?我們雲州不是大唐國土嗎?我不服!”

“怕是整個大唐都實施的話,國庫承擔不起吧,所以才暫時在兩地開放,試試效果。”

“那為什麼選青州?”

“這還用問?當然是因為,提出法案的世安侯,是我們青州人了,哈哈哈哈!”

青州上下,聽到他們也成為了新法執行之地,全都喜不自勝。

尤其是邱家,韓家等聖人世家,更是人都傻了。

沒幾個人想到,李講纔去洛陽滿打滿算幾個月不到,這就已經可以做到反哺家鄉了。

與青州歡欣雀躍不同,蘭州死氣沉沉,這段時間,罵聲鼎沸。

無數百姓氣得牙癢癢。

“該死的柳家,該死的蕭家!”

“本來《長安報》就已經因為這兩家,最晚入駐我們蘭州,如今連新法這種好事都輪不到我們了,這都怪他們,非要與世安侯作對!”

“誰還記得?我們蘭州纔是李講真正的老家,可是,有些有眼無珠之人,卻將李講硬生生逼走了!”

百姓越說越氣,部分人目光像刀子一樣,充滿恨意。

因為《長安報》他們還能按捺得住,畢竟還是要花錢買的東西,於生活可有可無。

但《義務教育法》就不同了。

這可是一項,一旦實施,必然好處多多的法案。

哪怕子女讀不出成績,三年內不用管飯,光這一點,就足以令不少貧苦人家心動不已。

於是,他們果斷動員起來,一夜之間,蕭家的門口,簡直如同被臭蛋爛果洗禮了一般。

若不是裡麵的高手動怒,終於是忍不了了,將門外的百姓嚇退,恐怕那場景還能更加壯觀。

不過由此可見,失去了蘭州文院的蕭家,真的是沒落了。

換做以前,類似的場景怎麼可能發生?那可是聖人世家!

隻是無論外界鬨得有多凶,李講始終沒放心上。

這段時間,他幾乎每日都來回在文相府,世安侯府之間,非常的忙碌。

有的時候清晨出去,直到淩晨纔回到家。

因為推行法案,是一個從紙麵,落實到實際的過程,非常複雜。

不是單單將裡麵的法律法規一條條寫出來,後麵就不用管了。

作為陛下欽點的法案負責人,李講不僅要在青州、洛陽城兩地選擇合適的地點,建立學校,招聘老師。

最為關鍵的是,李講還打算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開刀,改革。

作為曾經在學堂中學了十二年的學生,他太瞭解大唐的教育模式有什麼弊端了。

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入流的教材太少,甚至是沒有!

否則,當初李講也不至於熬了十二年,才推開修行界的大門。

雖然因為《長安報》的緣故,讓如今不少學生都多了一些可學習的素材。

但李講認為,光是詩詞,還是不夠,太片麵了,無人能夠隻靠一些詩詞就明悟。

成為修士,必然是一個日積月累,最後水到渠成的過程。

所以,想了又想,李講與文相商議後決定,與洛陽學宮一部分精英教師一同商議,為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專門編寫一套教科書。

初步擬定的四類學科,由李講親自命名為:

語文、數學、曆史、禮律。

其中,“禮律”這一門學科,引發無數爭議。

許多人懷疑,李講這是在借著新法,主動向禮部和三**司示好,嘗試修複破裂的關係。

不過,在李講提交建設“禮律”科目的理由中,卻是這樣陳述的:

增強百姓的禮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才能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其中,有一句話讓唐帝看後,都為之盛讚。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

李講寫出的這一句話,彷彿直擊國家治理的核心,讓不少法家讀書人精神大振,心中對李講的嫌隙越來越少了。

這些訊息流出去後,不知道多少基層的官員熱淚盈眶。

因為,即便大唐國力強盛,老百姓中,依舊存在很大一批頑固愚昧的文盲。

他們經常打著“我不懂法”的口號,做著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雖然李講現在針對的,隻是一些孩子,隻是兩個地區。

但是,他們相信,這絕對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或許不出十年,在《義務教育法》的幫助下,大唐的精神麵貌便會煥然一新。

這段時間,靖王一黨出奇的低調。

人心浮沉,不少人耳邊越是經常聽到李講的名字,一顆心就越是煩躁不安。

事實證明。

他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通過了撫尺論法的李講,翻山越嶺,一天便走到了絕大多數官員一輩子都走不到的地方。

——養心殿。

整個朝廷,去過那個地方與陛下麵談的官員,最後都得到了重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李講。

是這些人中,最年輕的。

————

霞光流轉的府邸深處,仙霧縹緲,靈山座座。

一間燈火通明的樓閣,長明燈燃燒,嫋嫋的青煙升騰而起。

侍女推開窗戶,外邊風景秀麗,清泉叮咚。

這本是生機勃勃的畫麵,樓閣也因此而清雅。

然而,在座的卻無一不是垂暮的麵孔。

“李講入京,已經兩個月了吧?”一位老人開口,他正坐在窗台邊釣魚。

“是啊,他有時間參與文相壽宴,開啟撫尺論法,卻從來沒有回家看過一眼。”又一人開口。

“孩子心中有怨氣唄,不然為什麼避而不見?”有人輕笑道,樓閣裡的空氣卻突然靜了下來。

茶桌旁邊的婦人緩緩抬頭,露出一張皺紋密佈,芳華已逝,卻依舊端莊優雅的臉。

“李賢,你是在指責我嗎?”李老太君指尖摩挲著茶杯,身旁的老人一言不發。

被點名的老婦默不作聲。

李老太君緩緩抬起眸子,目光掃過現場的所有人,眼中的不滿越來越濃,終於如同烏雲般蓋下。

“什麼意思?今天是來審判我的嗎?是,當初我是對李淮遠施了壓力,可難道你們不知道?”

她緩緩起身,嗤笑著說:“當初裝聾作啞,現在卻急著想把鍋甩在我的頭上?晚了!”

“不就是一隻狼崽子爬得太快,太高,讓你們有些害怕了嗎?”

在場之人,都算作李家的族老。

雖說現在李家,是李老太君一人獨大。

但是,被如此指著麵罵,還是讓不少人感到難堪。

當即便有人冷聲道:“那你說如何解決?就這樣放任李講不管,外麵會如何看我們李家?”

“不就是著急想把這孽種趕緊認下嗎?你們也不想想人家稀不稀罕。”李老太君譏諷道。

“無論你怎麼想,我們已經決定,在中秋家宴上,邀請李講。”釣魚的那位老人不容置疑地說。

“哼!”

李老太君拂袖便走,離開之時,冰冷的眼神如刀般落在身旁的男人上。

“好啊,正好讓我看看,一個廢物生的孫子,有什麼了不起的。”

喜歡誰是文仙請大家收藏:()誰是文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