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誰是文仙 > 第40章 眾聖表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誰是文仙 第40章 眾聖表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位知府,虛報賬目,騙取朝廷錢財,中飽私囊,危害百姓,勾結匪寇……

可以說,安知槐犯下的樁樁件件,都透露著濃烈的血腥氣味,令人觸目驚心。

偏偏就是這麼一個無才無德,惡貫滿盈的人,不僅得到了官員的舉薦,而且還通過了上任期間的考察。

這是何等的可笑?

是個人都能看出,這裡麵存在多大的問題。

不僅僅是考察安知槐的考官被賄賂了,存在齷齪的交易。

甚至,或許連“察舉製”的根子都腐壞了。

所以這些人才能做得這樣肆無忌憚!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世安侯的手段愈發驚人了,大局已定!”

一些官員毛骨悚然。

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李講的計劃昭然若揭。

安知槐這個知府,初見無足輕重,一開始沒人覺得李講能夠憑借他,扳倒靖王這座大山,推動《科舉法》。

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

一張來自二十年前的舉薦書,李講竟然硬生生的將這枚不起眼的棋子,抬升到了不可無視,舉足輕重的程度。

莊嘉平完了!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感受。

若隻是單純的識人不明,或者退一萬步,被揪出與安聖世家存在暗中交易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問題就出在安知槐此人身上。

他太臭了。

就像是一座上萬年沒人清洗的茅坑。

誰落在手上,爆炸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牽連進去,落得一身洗不掉的臟汙。

此事爆出,那是連靖王都保不住這隻臂膀了。

若不明哲保身,很容易將自己賠進去。

“風暴將起。”有人心中已有預感。

義務教育的啟動資金,那可是李講千辛萬苦從上界帶來,充入國庫的。

然而,靖王一黨明搶不成,就在暗地裡使絆子。

試問一個知府就敢虛報兩萬的學生名額,其他更大的官員呢?

拔出蘿卜帶出泥。

以這些官員對李講性格的瞭解,絕不可能這樣輕易的放下,必然要趁此機會,重創靖王的黨羽。

果然,他們看見喻星實上前一步,高聲道。

“陛下,察舉製下,掌握選官大權的官僚以門第作為標準,朋比為奸,徇私舞弊,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從古至今,也不知道因此滋生了多少腐敗,多少貪汙,安知槐一案雖然令人觸目驚心,但也僅僅隻是裡麵的冰山一角。”

“經過這些日子的暗中調查,微臣的手中,還有一份更完整更全麵的名單,還請陛下過目!”

喻星實從乾坤袋中取出一份密函,下跪磕頭,雙手舉過頭頂。

跪地的官員肝膽一顫,簡直是大氣都不敢喘,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恐懼的了。

此刻,喻星實手中的那份密函,就像是一張無情的處決名單。

薄薄的一張紙,裝著的,卻是無數個家庭的命運走向。

“這麼短的時間,調查得出什麼?”

唐帝冷道,“查完了再交給朕!”

在場不少官員鬆了口氣。

顯然,唐帝還是冷靜的,這看似威脅的一句話,實際上透露出的意思卻是。

密函上的名字,隻要他還沒有看過,那就還有變更的空間。

畢竟若是真要是在這種關頭,貿然大範圍的清剿貪官,絕對是一場大震動。

誰也不知道會引發怎樣的後果,朝局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隻是即便這樣,靖王一黨依然麵若死灰,遍體生寒。

因為他們身為李講的政敵,實在很難逃過清算,這本就是針對他們掀起的風暴。

至於同樣跪在地上的中立派成員,則冷汗如雨下。

相信此刻若再給他們一個機會,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與李講作對。

這完全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彆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李講拱手說道,“陛下,若想讓大唐煥發一新,去除某些依附在朝堂上敲骨吸髓的蛀蟲是一方麵。”

“最重要的,還是解決根本。”

“太師打算如何解決?”唐帝道。

“推陳出新,廢‘察舉製’,改立‘科舉製’,打通由下而上的通道,讓世家子弟與平民百姓公平競爭,使任何人都有成為官吏的機會!”

這一番話,李講說的鏗鏘有力,字字珠璣。

說到最後的時候,天閃雷鳴,全場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陣淩厲的氣機一閃而過。

這代表李講意誌彌堅,如山不可移。

靖王一黨,還有人垂死掙紮,“察舉製乃是開國皇帝所立,李講你有什麼資格質疑?這是數典忘宗!”

李講轉頭看向此人,淡淡地說,“本侯從不否認‘察舉製’曾對我大唐做出的貢獻。”

“隻是時至今日,它顯然已經變成了某些人,某些群體拉幫結派的工具。既然弊大於利,那就應該快刀斬亂麻!”

又有一人忽然開口。

“李太師,小民有一事想要請教。”

眾人很吃驚,因為開口的與靖王一黨毫無關係,乃是眾聖世家的代表,海先生。

一群人露出驚疑之色。

誰不知道,海先生乃是眾聖世家放在朝廷的吉祥物?

他這樣突然說話,眾人難免懷疑,是不是得到了眾聖世家的指示。

“海先生請說。”李講道。

“你是如何肯定,科舉製就不會出現,類似察舉製一樣的舞弊事件?”

海先生看著李講,道:“萬一更換了製度,情況依舊沒有改變呢?”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所有人盯著李講,包括唐帝,包括靖王在內,全都在等待著他的回答。

不消片刻,李講便開口了。

“海先生,世上安有兩全之法?很直接的跟您說,就算是科舉,將來也一定會有徇私舞弊的事情發生。”

“因為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世上總會有人想要投機取巧,鑽營耍滑,這就是人性。”

“那……”靖王一黨的官員眼睛都亮了,正打算插嘴,趁此機會攻擊李講。

李講直接打斷了他。

“但是,這依舊不可以否認,相比於察舉製,科舉製就是要更加公平,更加公正,註定會為我們大唐,帶來五湖四海的人才。”

眾人啞口無言。

因為,若是真按照李講在《科舉法》中所提出的內容一般,在全國範圍內舉行考試,不問出身,不問門第,唯才而論的選拔官員。

這種未來指日可待,必將實現。

沉默了片刻,海先生緩緩點頭,道:“我知道了。眾聖世家內議後決定,支援《科舉法》推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