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文仙 第232章 法典凝聚
天玄大陸。
建安一年夏。
大唐有史以來,第一場科舉,在萬眾期待中,平凡的開啟。
這一日,大唐各地,數不勝數的考生湧入指定的考場。
李講監管洛陽,是此地的主考官。
他屹立在考場的上空,將上百萬考生的一舉一動收入眼中。
論靈神的強大,恐怕就連一些聖人都比不上李講,他的底蘊太深厚了。
從修行之初,便一步一腳印,步步紮實。
所以,許多人偷奸耍滑的想法,在他的麵前,根本就是無所遁形。
這一類人,幾乎前腳剛踏入考場,後腳李講便有所察覺。
有的人易容了,或是動用法寶,或是進行化妝,想要替考。
有的人則是夾帶了小抄,藏在隨身的行禮中,或者寫在彆人看不到的部位。
手段倒是五花八門,屢見不鮮。
對於這些試圖破壞科舉嚴明,心存僥幸的家夥,李講的手段一視同仁。
——直接下達命令,讓現場的官差將他們擒拿帶走。
這段時間,外麵確實有很多風言風語。
一件件大事接踵而至,很容易影響到考生的心態。
不少世家都建議緩緩,這場科舉可以延後舉行。
但是,這些聲音,都被李講用一個藉口堵了回去。
真金不怕火煉。
情況越是艱難,就越是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潛力。
進入考場之前,一些男子看到一些女子也背著書箱,踏上同一條路。
有的人感覺新奇,有的人則是不忿。
但終究還是沒發生什麼波瀾。
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發酵,許多男子已經接受了女子參考的現實。
相信隻要不鬨出什麼幺蛾子,慢慢人們就會習慣成自然。
縣試的內容相對來說最少,所以隻給了三個時辰的時間答題。
還未等太陽落下,各地的考場,便已經響起結束的鐘鳴,考生不得不在監考員的注視下放下筆。
嘩啦啦……
伴隨著試卷收走,數不勝數的考生從考房中走出。
人們走向提前說好的彙合點,三五成群,人還沒走到兩步路呢,就已經開始討論起考題的內容。
這一路上,有人嚎啕大哭,捶胸頓足,表示羞於回家見父母,對不起二老多年養育之恩。
有人垂頭喪氣,說自己太緊張,將墨水倒在了試捲上,耽誤了時間,下次一定不能這麼馬虎了。
有人則故作謙虛,在那裡裝模作樣的擠眼淚,說自己考得太差了,連最後一道無人寫出的答題,都隻能寫上一半。
男人們指點江山,女人們嘰嘰喳喳。
各地已經好多年沒有這麼熱鬨了。
在等待成績的三天裡,相信無論是對於考生,還是考生家長,亦或者各地文院,壓力都相當大,可以說是度日如年。
不過,再煎熬,也總歸有到來的那一天。
縣試張榜。
一家歡喜一家愁。
“不可能!怎麼可能沒我!”
雲州文院前,一位紫衣書生怒發衝冠,推開眾人,身體幾乎都要貼在榜單上了。
他的目光再次掃過榜單,確定沒有自己的名字後,怒不可遏。
“我平時在文院裡,成績不是前三就是前五,怎麼可能連一個小小的縣試都考不上!”
“絕對有內幕,文王來了也得落榜!”
紫衣書生痛哭流涕,忽然像是靈光一現,猛地抬頭,恍然大悟狀,在那裡點頭,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你們就這麼害怕我崛起,動了你們的位置是吧?”
“好,你們給我等著,哪怕告到洛陽,告到文王府,我也一定要你們付出代價!”
紫衣書生聲淚俱下,一通血誓,眼睛都紅了,突然轉身就走了,看得周圍的人大眼瞪小眼。
“他這是怎麼了?”一人小聲詢問。
“難不成真的有內幕?”另一人動搖了,覺得很有道理。
畢竟在以前,老百姓從來就沒想過,官職這種東西,能輪到他們頭上。
所以,要是真的傳出一些訊息,說世家在考試中動了手腳,他們還真的不奇怪。
結果,話音還沒落地,便聽到一道嗤之以鼻的聲音。
“你們還真信他說的話?”
一個青衣書生冷笑道,“還內幕,也就騙騙你們這些不認識他的人。”
“就是,實話告訴你們吧,此人名叫石景龍,在我們雲州文院,那是出了名的。”另一人跟腔,語氣同樣充滿不屑。
“出了名?”又有人開口,抓住關鍵字,覺得裡麵大有深意。
“那可不,出了名的假勤快!”
青衣書生哈哈大笑,“什麼前五前三,不過是平時考試,沒有老師願意較真,抓他桌子底下的小抄罷了!”
“就是就是,你們就看看他敢不敢去洛陽找文王吧,去了保準第一個被踢出來。”一人笑道。
“況且,你們難道沒看到嗎?這場考試,雖然占據高位次的,依舊是以世家子弟居多,但是,我們貧寒子弟,也終究有了一席之地!”
有人指著榜單上的首位道,
“你們看,那位居首位的顧小桑,甚至還是從蜀國逃亡過來的讀書人呢!那可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
大唐的科舉,名額自然是先緊著大唐百姓開放。
不過,李講也公開說過,特殊人才,特殊政策。
對待修為年紀符合標準,且願意加入大唐國籍,成為大唐子民的修士,一樣準許參與考試。
這位顧小桑明顯便是吃到了政策紅利的一員。
當然,這也與她自身的真才實學脫不了乾係。
各地,科舉紅紅火火的開展,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一夜,文王府。
書房裡,站立練字的李講忽然心有所感,抬頭看向窗外。
“來了!”
李講低語,眼中竟然閃過一抹興奮。
他一步跨出,身體出現在洛陽的上空。
與無邊無垠的長空相比,李講的身體是那麼的渺小,就像是一隻螞蟻一般微不足道。
按道理來說,在這個晚上,他即便驀然出現在天空,也驚不起什麼波瀾纔是。
然而,從李講出現在天空的那一刻起,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四麵八方,無數微光若星辰般浮現,上下沉浮,紛紛朝著李講的掌心湧去。
“這是怎麼了?”
人們走出院子,看著天上被神光籠罩的身影,瞠目結舌。
浩然正氣飄蕩如海,光影凝束,在李講的掌心逐漸聚成一部書的形狀,流淌的氣息相當不凡,一絲不苟,公正森嚴。
目光落在上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其中,作惡多端的人感受最為強烈,因為上麵會直接倒映出他們平生所犯下的罪孽。
修為差距越大,細節也就越清楚。
一書斷罪,這便是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