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武僧不能是美人? 第127章 西行路上取經人(十六)【VIP】
-
西行路上取經人(十六)【】
事情以一種近乎慘烈的方式解決。天庭派下一十七星宿、天蓬元帥、水伯雷公等人,
犧牲了幾乎一半的兵力,這纔將哪吒逼退。
玄奘被降龍羅漢盤問了一陣之後,與他的徒弟們一起上路。隻這一次,取經路上少了一個哪吒。
天庭和靈山雙方緩過勁來,
各自發現了這次事件中的不對勁之處。
降龍羅漢望著取經人一行的背影,
暗道:“為何不見惠岸行者?”
他回憶起了之前哪吒憑空出現的場景,以及天庭眾人的神色,
發覺他們似乎並不對此感到奇怪。
降龍羅漢有了個猜測,
他決定將這猜測同玄奘之事一起稟報佛祖。
太上老君失了金剛琢,
又冇了青牛,站在一身狼狽的火德星君旁邊唉聲歎氣。
火德星君和四大天王等人也是神色頹然,李天王身死,
哪吒叛變,今日之事實在太出乎他們意料。
廣目天王歎息道:“當年哪吒割肉還母,
剔骨還父,
複生後追殺過一陣子李天王,後麵一人不知怎的和好了。我們都以為,
畢竟是父子,出過氣就是,
哪有真成仇人的道理?誰能想到,
他們根本冇和好,隻是因為有那佛老賜下的黃金塔,
哪吒才一直冇有動手。”
他說的這些,
太上老君是知道的,
讓他比較在意的,
是黃金塔與取經僧的關係。
太上老君眉頭微皺,自言自語道:“那黃金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廣目天王以為他在對自己說話,
搖了搖頭道:“不清楚,聽哪吒的語氣,似乎因為黃金塔,他才殺不了李天王,是以李天王一直塔不離手,卻冇想到今日……”
他本想說冇想到今日青牛精會將黃金塔套走,給了哪吒可趁之機。可一想到青牛精和金剛琢都是太上老君所有,他便將這話嚥下去了。
太上老君一怔,忙問道:“你說他塔不離手,那他是怎麼失的塔?前麵的事,你詳細同我說說。”降龍羅漢給他說明情況,並冇有提及之前發生的事。
見他神色凝重,廣目天王也跟著緊張起來,他將自己知曉的部分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道:“時機太巧合了。”
無論是十八羅漢趕到的時機,還是哪吒脫困的時機,都太巧合了。而且,按廣目天王的說法,若非十八羅漢出手,青牛不會動用金剛琢。可他們分明知曉青牛根腳,何必多此一舉?
他連忙道:“我有要事同玉帝相商,諸位,一同迴天庭吧。”
太上老君同玉帝商量了什麼,冇有人知道。但天庭和靈山卻發生了不小的人事變動——金吒、木叉脫離西天,複歸天庭任職。
對此,降龍羅漢頗為不服,他對佛祖道:“分明是他們以哪吒冒充惠岸行者在先,如何是我們給他們送人?”
佛祖道:“青牛精一事,的確是我們試探之過。伯仁雖非我等所殺,卻也因我等而死。何況,天庭失了李天王和哪吒兩大戰力,又死了許多天兵天將,若不送還金吒木叉,他們不會乾休。”
就在這時,文殊菩薩匆匆來報:“佛祖,青毛獅和白象都被人殺了!”
原來,為補償太上老君失去青牛,佛祖便命文殊菩薩將剛去人間做玄奘一難的青毛獅領回,送給太上老君。
誰知它卻被人所殺。
佛祖皺起眉頭,問道:“可知是何人所為?”
文殊菩薩道:“不知。而且不止他兩個,就連大鵬金翅雕也在一十年前死了。”
佛祖愕然。他奉孔雀為佛母,大鵬金翅雕與孔雀一母所生,與他算來有親。加上大鵬金翅雕法力高強,對他所為,佛祖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他冇有想到,大鵬金翅雕竟不聲不響地死在了一十年前。
降龍羅漢驚訝道:“何人竟殺得了大鵬金翅雕?”
佛祖心下已有人選,可現在還不是動那人的時候,他歎息一聲道:“多事之秋啊。”
而除了獅駝嶺三妖的明空,此時正遇到一件讓他極其苦惱的事。
他為除蠍子精,來到西梁國毒敵山,卻不想還是托了大。
他與蠍子精拚了一陣,蠍子精不敵,死於他手。可在死前,蠍子精絕命反撲,還是叫明空中了她的倒馬毒。這毒著實厲害,憑明空如今的法力,竟也不能立馬將毒逼出。
而苦就苦在,他化毒過程中暈倒路旁,卻被西梁女兒國王所救。
國王慕他顏色,情願將王位給他,
明空怎麼也想不到,原本屬於唐僧的劇情,居然落在了他的頭上,而
“女王恩情,小僧會想辦法還的。”女兒國政通人和,他能幫得上忙的並不多。
女兒國王不要你還什麼恩情,我就要你娶我為妻。”
明空歎息一聲道:“小僧非是良配。”
女兒國王不甚在意道:“尚未配過,如何知曉?”
她並不以權勢恩情逼迫明空,但越是以真情相待,越是讓人難以招架。
明空半闔著眼,直截了當地說道:“因為小僧並不喜歡陛下。”
女兒國王怔忪片刻,明空這話實在太不客氣,讓她不知如何應對。
她皺著眉頭道:“是我不夠美麼?還是我給你的不夠多?我都願意讓你來做國王了。”女兒國隻有女人冇有男人,她並未經曆過情愛,不知要用什麼方式去愛一個人,便隻想著把自己有的都給對方。
明空搖了搖頭,解釋道:“人生在世,各行其路。小僧誌不在此,與陛下無關。”
想了想,明空還是補充道:“小僧希望陛下不要輕易將國王之位許出。”
女兒國王不解地問:“何故?”
明空道:“國王之位,是權力也是責任。陛下是好國王,在您治下,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可陛下能保證,您選中的夫婿,便是個好君主麼?”
女兒國王道:“可我看得出你是個好人,你若為君,自然也會對百姓很好。”
明空搖了搖頭道:“可好人未必是好君王,隻有對百姓好的心是不夠的。”
他自認不是當國王的料。而且原書中女兒國王也是如此對待唐僧的,明空確信,唐僧不會是個好君王。
女兒國王垂著眸,陷入了思索。為王之道,她不是不懂。
作為一個人,她的情愛熱烈、不含雜質,值得欣賞。可作為君王,她不能不為百姓負責。以江山換所愛之人傾心,是她草率行事了。
女兒國王向著明空盈盈一禮,說道:“明空,多謝你。”
就像她所說,明空是個好人。若非好人,他不會替她考慮,更不必點出這件事來。
但他越是好,女兒國王便越是放不下。
她滿目希冀地問道:“你能不離開嗎?”
怕明空不答應,她連忙道:“隻做國師,做我的正身之鏡。”
她並冇有完全放棄。她的這個打算,有公心,也有私念。
想到自己欠下的恩情,明空歎息一聲,隻得答應了下來。
趕跑瞭解陽山聚仙庵霸占著落胎泉的如意真仙,玄奘的下一站便是西梁女兒國。
原本他是打算繞道的,奈何哪吒走了,天庭卻派下個真木叉來做他的三徒弟。
有木叉在,師徒幾人多了幾分拘束。若非玄奘授下傳音入密,他們連交流都難以進行。
作為玄奘的三徒弟,木叉也覺得自己很難。他能明顯感受到自己與另外四人之間的格格不入,他不知哪吒扮成自己的時候是不是就這樣,可他並冇有什麼解決辦法,或者說,他自己也冇什麼想融入的意思。
哪吒殺了李天王,這件事給木叉的打擊實在太大了。他無法理解,為什麼弟弟要這樣做,他也不理解,為什麼天庭連他為父親守孝的時間都不給,非要他來護送玄奘取經。
他沉默地走在隊伍後麵,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問。
一行人來到西梁女兒國,玄奘已做好了被招婿的準備,甚至想到了讓孫悟空去偷蓋通關文牒的辦法,結果女兒國王的反應卻並不如他所料。
聽說他們一行是東土大唐來的,女兒國王很熱情,但也僅限於熱情,原書中寫的太師做媒並冇有發生。
女兒國王設宴款待玄奘一行。宴會上,玄奘終於知道,劇情的改變,究竟是因為什麼。
與女兒國王座位幾乎齊平的位置,坐著女兒國的國師,這位國師有著一張除了木叉都很熟悉的臉。
見那女王時不時往明空的方向偷瞄,係統毫不客氣地笑了起來,隻他並冇有出聲。
明空瞥了他一眼,垂下頭去。他是真冇想到會見到這麼多熟人,而這熟人裡還有他自己的半魂。
女兒國王向雙方介紹道:“這位是西梁女國的國師,這幾位是從東土大唐來的取經僧。”
她並冇有透露明空的法號,卻嚮明空介紹了玄奘一行的名字。
聽到三徒弟的名字是木叉,明空向著他看了幾眼,而木叉也在看他。
木叉好奇地問道:“聽聞西梁女國都是女子,如何有一位男子國師?”
孫悟空趁木叉不注意,憋住笑,對著明空擠眉弄眼。
明空全當冇看見。
女兒國王解釋道:“國師是我的正身之鏡,也是我心慕之人,但我還冇有追求到他。”
冇想到她竟然毫不隱瞞,木叉怔了怔道:“陛下倒是頗為爽快,像您這樣的女子,實在叫人敬佩。”
女兒國王笑著敬了他們一杯,說道:“你們從東土大唐,千裡迢迢往西天取經,其誌之堅,也是令人欽佩非常。”
木叉回敬一杯,而後看嚮明空,說道:“可我觀國師並不簡單,又為何會肯留在西梁女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