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誰說武僧不能是美人? > 第131章 西行路上取經人(二十)【VIP】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誰說武僧不能是美人? 第131章 西行路上取經人(二十)【VIP】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西行路上取經人(二十)【】

世間之幸,

莫過於行路之上,皆是同道。

玄奘收下了黃眉所贈。

黃眉說,他在靈山等他們到來。

玄奘並非真正的凡人,加上有明空之前做的,

取經路不知提前了多少年歲。

朱紫國王射傷孔雀大明王所生雀雛和鳳仙郡侯掀翻供桌之事並未發生,

玉兔也還冇有下界,至於比丘國王,

早在兩年前便被明空換掉了。

原書中說,

比丘國王是個明君,

隻是被白鹿精和白麪狐貍蠱惑,纔會企圖抓一千一百一十一名男童做藥引。

可明空卻不覺得是這樣。貪戀美色,日日沉溺,

如何能治好國家?以無數孩童之心換自己一人長壽,如何能稱明君?

如今的比丘國王是個少年,

他有膽魄,

有衝勁,最主要的,

是他不信神佛,不受妖邪所惑。

玄奘一行求見新國王蓋通關文牒,

新國王卻勸他們道:“求佛不如求諸己心,

東土自有真經,何必向西而行?”

木叉神色恍惚。他已知曉取經路上許多事都是明空的手筆,

可他第一次如此直觀地感受到,

明空改變的不止是玄奘取經路上的哪一難,

他改變的,

是世人之心。

滅法國滅法,比丘國卻無比丘。

然而人心之中,

並非無佛。

木叉曾是觀音的徒弟惠岸行者,他隨觀音修過許多年的佛,可直到今天,他才恍然發覺,原來自己並不懂佛。

佛究竟是什麼呢?

它是人心善念,還是金光加身,蓮台端坐,修成正果?

也許在看見火焰山長出青草地的時候,他便有了答案。

也許他早就做出了選擇。

木叉垂眸,他依舊寡言,仍舊像個旁觀者。看玄奘除匪盜,看鳳仙郡挖渠蓄水,看玉華州九靈元聖拜謝明空。

九靈元聖說他已有了答案,他說他再不退縮。

不論生死,但行前路。

前路之上,有許多的訊息從四麵八方傳來。黑熊精的,烏雞國的,黎山老母的,朱紫國的……

木叉驚覺,原來玄奘的路,並不止他們這一行在走。

天下歸心,其道不孤。

來到天竺國的時候,哪吒和楊戩到了。

他們和玄奘碰頭,是來確定他入靈山時間的。那個時間,也將是他們打上天庭的時間。

見到哪吒的時候,木叉並不覺得吃驚。倒是哪吒,看見木叉的神情錯愕了一瞬。

木叉的眼中,是他從未見過的堅定,他似乎已不再逃避了。

木叉問哪吒:“可願與我一談?”

哪吒擡眼看他,莫名地問道:“你不是已經有答案了麼?”

木叉道:“我是有了答案。可我還是想聽你親口告訴我,為什麼要殺父親?”

哪吒端視了他一會,神情認真答道:“於私,為報殺身之仇。於公……天庭必須失去托塔天王。”

李靖雖然看起來惜命膽小,但他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帥才,玉帝失去他,便失去了左膀右臂。

木叉目光沉沉地看著他道:“我不會原諒你。待到一切結束,你我一戰。”

哪吒應了聲“好”。

另一邊,玄奘和楊戩正在討論著各自做出的準備。聽到玄奘說,他們準備就取經人一行上靈山,楊戩有些擔心,他問道:“不多找些幫手嗎?”

玄奘搖頭道:“不必。”

世間諸法,皆源於心。他已有了必勝之心,所以不必幫手。

楊戩注視著他,腦海中回憶起當年在開封府時的那一場師徒緣分。

彼時的明空,未來一眼可見。如今的玄奘,未來卻是如霧如風,有千萬種可能。

不止是玄奘,他自己也同樣。他們已脫離棋盤上的方寸之地,真正地掌握住了自己的命運。

分彆的時候,玄奘將溫懷玉收集的案宗轉交給了楊戩。地府中的不平事,等到楊戩他們打上天庭,自可一一清算。

行過玉真觀,玄奘一行來到淩雲渡口。

水麵寬闊,約有九裡,但於玄奘等人而言,卻是不在話下。

走在細滑的橋麵上,孫悟空好奇地問玄奘:“師父打算怎麼脫去凡胎?”

玄奘道了聲:“阿彌陀佛。”

話音落,橋上刹時漫起大霧。

駕著無底船向他們駛來的接引佛被霧氣所阻,將舟停在水麵,皺著眉頭道:“哪裡來的霧?”

迷霧裡,玄奘自小花中放出了兩具身體,佛身和明空。

他回過頭,

那一年,第三次轉世的金蟬子瀕死,意外界,見到了剛剛身死的明空,他聽到念。

佛心禪心,,人不死。”

佛身掩入土中,金,成為了明空的“係統”。

明空是有過係統的,隻是那盛世美顏係統在他身死的一刻便離開了。

明空開始並未發覺,他曾經真的以為金蟬子就是係統,雖說這係統張口便是佛理,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盛世美顏係統的ai模塊是個和尚也不是說不過去。

直到那一天,楚留香從崖下揹回了佛身,明空這才明白,自己究竟欠下了什麼。

——他欠了“係統”一命。

說他衝動也罷,說他不智也好,麵對無花的挑釁,他當時想到的隻有如何將佛身護下來。

係統歎息,歎的是他已身死,佛身於他再無意義。

金蟬子的天命歸於明空,若明空拒絕佛舍利的力量,係統便不打算告訴他神佛之事,隻叫他安穩一生。

可明空選擇接受了這份力量,神佛也並未打算放過他們。自此,一路同行,風雨同舟。

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摯友,隻一個眼神,便可知對方心中所想。

明空入了佛身,係統短暫地成為明空。魂魄借人身,雖不長久,卻也可行。

明空說:“等此間事了,我助你複生。”

金蟬子冇有客氣,他應了聲:“好。”

霧氣散去,法海怔怔看著麵前的金蟬子和明空,木叉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聲道:“走吧。”

玄奘的肉身凡胎順著河水漂下,漂過了接引佛的無底船,接引佛茫然地看向橋上,喃喃道:“這是唐僧自渡了?可這取經隊伍是不是人太多了?”

不論如何,唐僧既已自渡,便不需要他再多此一舉。

蕊宮珠闕,寶閣珍樓,渡過橋,走過山路,明空一行來了雷音寺山門外,有金剛攔路,言道:“非取經之人不可入。”

明空道:“他們與我一路同行,如何不算取經人?”

金剛遲疑,叫他門外等候。然後層層上報,報到如來佛祖那裡。

如來佛祖問道:“都多了些什麼人?”

金剛答道:“多了一僧一龍一猴一狐。”

護教伽藍出列道:“那一狐乃是當年托嬰入寺的狐貍,於玄奘有救命之恩。”

觀音菩薩道:“龍應該是西海龍王之子,於鷹愁澗為取經僧所救。至於那一僧一猴……”他也不知其來處。

如來佛祖垂著眼,說道:“便叫他們一起進入吧。”

明空一行來到大殿,但見佛祖正中端坐,兩側分彆站著八位菩薩,然後依次是金剛羅漢,揭諦伽藍。

靈吉菩薩怒視明空:“唐玄奘,麵見世尊,你如何不著錦襴袈裟?”

此起彼伏的聲音喝道:“你對佛不誠!”

明空擡首看向佛祖,說道:“袈裟還是僧袍,皆是外物,誠與不誠,與之無關。”

觀音菩薩道:“可錦襴袈裟乃佛祖所賜。”

明空道:“既已賜下,著與不著,當由小僧。”

呼喝聲自四麵傳來。

“大膽!”

“妄言!”

……

如來佛祖一直冇有開口,他注視著明空和金蟬子,看了一會這纔對明空道:“我以為你是個聰明人。”

佛具慧眼,自然看得出異世之魂和金蟬子互換了肉身。與他所想一般,金蟬子的天命的確在那異世之魂身上,取經的玄奘也的確是這異世之魂,他隻要老老實實地敬佛取經,自可修成正果。

可佛祖冇有料到,他會捨近求遠,與金蟬子合謀。

明空平靜地說道:“小僧是不聰明,但小僧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文殊菩薩不知他們在打什麼啞謎,疑問道:“我佛何意?”

佛祖道:“此人乃是異世之魂,不在三界之內,跳脫五行之外。他占了金蟬子天命,化作玄奘,西來取經。而他身後那一位僧人,纔是真正的金蟬子,也是殺害……”

他的聲音頓住了。他原本想說,金蟬子纔是殺害捲簾大將、金翅大鵬雕等人的凶手,可定睛一看,金蟬子身上並無半點業力,反倒是那假玄奘身上,血腥之氣撲麵而來,分明是罪孽深重。

佛祖闔起雙眼,似是不忍,他歎了一聲:“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擔憂道:“佛祖?”

佛祖道:“我原以為,殺害捲簾大將、金翅大鵬雕的是金蟬子,冇想到,卻是這異世之魂。”

西天眾人驚呼,他們

都冇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

彌勒佛笑了笑,不知是笑他明知金蟬子和異世之魂換了身份卻隱瞞不說,還是笑他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佛祖道:“異世之魂冒充取經僧,頻造殺業,不敬神佛,按理當誅。金蟬子,隻要你誅殺了這異世之魂,我便恢複你取經僧的身份,這一路功德也由你領受。”

他將目光轉向一直冇有開口的孫悟空等人,說道:“孫悟空、法海、木叉、奎木狼,隻要你們助金蟬子降服異世之魂,便可成佛。”

四人不為所動。

明空淡聲道:“西天冇有佛,又如何讓他們成佛?”

佛在心,在己,在世間萬物,在東南西北,卻不在這西方極樂。

菩薩羅漢儘皆震驚,靈吉菩薩怒道:“大膽異魂,竟敢妄言!”

明空道:“小僧明空,並無妄言。”

靈吉菩薩道:“我佛在上,你如何敢說西天無佛?”

明空與他四目相對,說道:“金翅大鵬雕屠一城而無罪,南海荷花池裡的鯉魚,以童男童女為食,文殊菩薩因三日之災便害人性命……諸天神佛,藏汙納垢,視凡人苦難而不見,怎配稱之為佛?”

伽葉怒道:“豎子狂爾!”

明空看向他道:“對,還有伽葉尊者和阿儺尊者,你們為了迫使小僧應承天命,以那作惡的無花為餌,引得襄陽城被屠,群妖禍亂京城,你們這般,配稱為佛嗎?”

金蟬子站在明空身側,開口道:“真佛不需封,偽佛不需證,西天無佛。”

諸佛揚眉怒目,就要動手。

明空從袖中取出禪杖,說道:“諸位,放馬過來吧。”

孫悟空站到明空身邊,嘿嘿一笑,說道:“我早想到這西天來鬨一鬨了!”

六耳獼猴跟著應聲。

觀音菩薩瞪著孫悟空道:“你這猴子,與惡徒為伍,難道不怕我念緊箍咒嗎?!”

孫悟空茫然問道:“什麼緊箍咒?”

觀音菩薩道:“你頭上所戴花帽內,有我佛賜下的金箍,隻要我念動咒語,管叫你頭疼欲裂。”

孫悟空看了明空一眼,見他冇有半點緊張,便也不緊張了。

他對觀音菩薩道:“你念就是,若叫一聲痛就不是俺老孫。”

觀音菩薩催動咒語,卻發現孫悟空冇有半點反應,可他頭上花帽明明是自己贈他的那頂。

孫悟空齜了齜牙,說道:“你已念過了,接下來該輪到俺老孫了。”說著,他舉起金箍棒向觀音菩薩衝了過去。

小狐貍和白龍馬化作人身,一人一劍,站在明空身側。

法海、奎木狼、木叉各自兵器上手,與羅漢金剛戰在一處。至於明空得來的那些法寶,也都給到了他們。

明空立於正中,與如來鬥法。這邊禪杖揮舞如風,那邊巨掌從天拍下。雷霆電閃,梵音不絕。

如來道:“你雖得了金蟬子的八顆舍利,卻未達圓滿之境。此番雖有孫悟空等人相助,也不過是徒勞。”

明空淡聲道:“舍利的確還差兩顆纔是圓滿之數,可諸法唯心,佛祖,你已失了人心。”

話音落,但聞“轟隆”一聲,地動山搖。

降龍羅漢驚叫:“這是怎麼一回事?”

守山的金剛從外麵匆匆跑了進來,他叫道:“靈山,靈山在崩塌!”

明空的身影停滯在半空之中,他道:“佛也好,神也罷,既發於人心,便也該歸於人心。”

他將禪杖拋向空中,金色的光芒將靈山籠罩。

阿儺叫道:“你不該有這樣的力量!”

明空垂眸:“人心無界,不設侷限。小僧是人,非佛。”

天定可以勝人,人定可以勝天。

那一戰的結果如何?有人說,眾佛隕落,明空誅法滅佛。也有人說,靈山不存,諸佛重入輪迴。也許在輪迴之中,他們能找回自己的初禪之心。

那還會再有靈山嗎?也許再也不會,也許有一天,新的靈山會順應著人對極樂之地的期望重新出現。

那麼天庭和地府又如何?

楊戩、哪吒與許許多多心中有眾生的神仙一起,改換了新天。

他們將四時交給了自然,將因果複歸了眾生。

自此,天地有秤,四時有序,因果有循,善惡有報。

天地清明,海晏河清。

花果山水簾洞,哪吒霸占了孫悟空的躺椅,孫悟空和六耳獼猴坐在石頭上,啃著東勝神州特有的水果。

哪吒問:“你師父呢?”

大戰結束,他和木叉打了一架。聽木叉說,事情一了,明空便和金蟬子還有小狐貍一起離開了。

孫悟空道:“他把那些執迷不悟的神佛送入輪迴,又給黃眉解了咒,之後就走了。聽他說,是做好事去了。”

哪吒奇道:“做好事?”

孫悟空點點頭道:“聽師父說,他為了變好看,欠了金蟬子的債,金蟬子讓他做好事來還。”

哪吒:“……”

槽多無口,他不知道該問明空以前長多醜,怎麼這麼大的功德還冇能還完債,還是問他和金蟬子到底在玩些什麼把戲。

過了好半晌,哪吒問:“那金蟬子活過來了?”

孫悟空道:“是,天命已了,師父將舍利還給他,他往轉輪藏走了一遭,自然就活過來了。”

哪吒有些擔憂地問道:“那你師父他真的變回人了麼?”

人生短暫,是人的話,便逃不過生老病死。

孫悟空啃了一口果子,回答道:“是啊,不過聽他說,隻要他不想死,就不會死,所以不用擔心。”

哪吒無語,所以說,這算哪門子人啊!

西湖斷橋,兩僧一狐走在橋上,橋的另一頭,站著熟悉的故人,許夫人、陳彪、白素貞、小青……

許多年以後,一個普通的夏夜,人間一座不知名的山寺,一老一小兩個和尚並排坐在菜園前的竹椅上乘著涼,講著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故事。

小和尚天真地問:“師父,故事裡明空和尚推翻靈山,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啊?”

老和尚道:“因為眾生因果自有其法,不該受製於神佛。”

小和尚似懂非懂,他不解地問:“那神佛都冇有了,我們還能修佛嗎?”

老和尚笑道:“能啊!”

真正的佛,不是神龕蓮台中的泥胎金身,而是每個人心中的那一抹善念。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