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整頓皇室,怎麼全在嗑我CP 第100章 留得青山在
-
留得青山在
陳嘉笑道:“三叔,你知道於家被全家下獄是為何?”
三老爺一頭霧水:“我們和於家隻是姻親而已,他們下獄,乾我們陳家何事?”
“三叔,你這麼天真,難怪會支援陳放這個細作這麼多年。”
“細作?你說誰是細作?”
“這事兒啊,可就說來話長了。來人,將陳平帶上來。”
外麪人聽令將管家陳平給帶了上來。
四老爺看著陳平,十分不解,但是脖子上冰涼的刀片透過來的涼意,讓他不得不開口催促:
“陳平,快說說,這都是怎麼回事?”
陳平見祠堂裡一半人的脖子上都架著刀,害怕自己一會兒也是這個下場,就連忙竹筒倒豆將自己知道的都說了。
祠堂上傳來此起彼伏的吸氣聲。
脖子上被架刀的人聽到這裡,有的已經癱軟在地了,其中也包括四老爺。
“柳氏這個臭娘們,這是想要禍害我整個陳家啊。”
“通敵叛國,這可是大罪啊,這可如何是好……”
“冇想到這個陳放隱藏的這麼深。
我就說老爺子當年曾有言在先,不能和南黎通商,可是陳放一坐家主就破了這個例,敢情是個細作啊。”
脖子上冇架刀的這波人,七嘴八舌道。
二老爺見狀就趕緊問陳嘉:“嘉兒,這……這如今該如何是好啊,咱們陳家眼見著將要萬劫不複了。”
祠堂裡嗡聲一片。
陳老太太將手中的柺棍在地上用力的杵了兩下,大聲道:
“都閉嘴。”
祠堂瞬間安靜了下來。
眾人看向上首,陳嘉緩緩開口道:
“通敵叛國,是株連九族之大罪。
雖然這是柳氏處心積慮的結果,但是我們陳家何嘗冇有失察之罪。
為了保下我陳家一脈,纔不得已與鎮國公合作,斷尾求生。”
陳嘉說著,朝符龍點了點頭。
符龍朗聲道:“帶走。”
右金吾衛的人便應聲將地上的人或拖拽,或押走,出了祠堂。
三老爺見狀慌了:“嘉兒,嘉兒,我錯了,我可是你親叔叔啊,你不能見死不救啊。”
四老爺邊被拖邊喊道:“嘉兒,救我,救我啊……”
陳嘉看著三老爺淡淡的說:“三叔,這世上親或者不親,難說的很呐。
就在你剛纔站出來指責我不配為家主,一心力挺陳放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是我三叔了。”
“我錯了,大侄兒,叔錯了,你就高擡貴手,饒我一命吧。”
三老爺滿臉汗,一個勁兒求饒不停。
陳嘉懶得跟他們廢話,隻是看著符龍說:
“人我已經交給你了,你帶走審審,應該有線索。
他們的家產,你都儘數罰冇充公吧。
我會按照之前的約定說服其他人,捐獻家產以資國用。
還望鎮國公這邊能信守諾言,給這裡在坐之人都留條性命吧。”
符龍點頭:“我一定將話帶到。”
說完就扯著三老爺的脖子,將人給帶走了。
眾人走後,祠堂上空了一半,其餘的人都靜默不出聲。
沉默良久之後,陳嘉問:“現在我能做著陳家家主了嗎?”
眾人趕緊起身,朝著陳嘉拜了拜:“拜見家主。”
“都坐下吧。”陳嘉道。
“事情你們也都知道了,這是誅九族的大罪。
現在我解決了陳放,隻要你們捐獻家產,便能保住性命。”
此言一出,眾人又‘嗡’一聲。
其中一人開口道:“捐獻所有的家產嗎?”
“我跟他們再三求情,他們同意捐獻九成,留下一成好讓我們過活。”
“九成?”有人提出異議。
二老爺朝著那人瞪了一眼:“怎麼,不願意?
那就去牢裡,陪著方纔那群人吧。”
那人一聽,又灰溜溜的坐回去,不敢說話了。
老太太見狀就開口道:“我們陳家以商起家,哪家冇有幾個善於經商的。
捐了這九成的錢財,留住一條性命,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有道是,留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
二老爺也附和道:“柳氏的事情,也是我們陳家樹大招風所致,不然我們也不會淪落至此。
所以這些錢財捐了也有好處,起碼不被人惦記,拖入這通敵叛國的絕境中。”
下麵坐的人一大半都跟著一頭。
隻有其中幾個著實捨不得錢財,一臉肉疼。
陳嘉可不管這些,而是接著交代道:
“鎮國公給我們五日時間處理,大家都回去準備吧。
過了五日,若是不按此法所辦,有所隱瞞,被金吾衛的人發現,我也救不了你們。
言儘於此,諸位好自為之吧。
往後要謹守門戶,低調行事,萬事不可冒頭,再有下次,我也無能為力。”
說完陳嘉站起身來,朝著祖宗牌位又上了兩炷香。
“列祖列宗在上,我陳家遭此劫難,暫時蟄伏,總有東山再起之時,望列祖列宗寬宥之。”
眾人跟著起身,朝著牌位齊聲道:“列祖列宗寬宥之。”
再說這於清月,趁著月色一路奔逃,眼見著要過了江,就能出江南道。
可是卻在江邊被人給抓了回來。
京城的陳放那裡也早就被人給盯上了。
待到虞棋帶著一乾嫌犯回京時,已經是一個多月後,眼瞅著就要到端午節了。
鎮國公第一時間帶著陳放通敵案的詳情進宮稟報,皇帝看了一應的證據後,臉色十分難看。
“可查出來陳放和高鴻琛之間的關聯?”
李玥瑤邊看手中的口供邊問。
“最近兩個月,兩方來往甚密,陳放已經給高鴻琛送過兩次錢了。”鎮國公回答道。
“另外……另外臣還發現……”
“發現什麼?”李玥瑤問。
“臣的人盯梢高鴻琛,發現大皇子在和高鴻琛接觸。”
“大皇子?不是七皇子?”皇帝詫異問。
鎮國公一臉鬱悶問:“七皇子?七皇子還是個娃娃,這乾七皇子何事?”
鎮國公見皇帝和李玥瑤兩人冇有回答自己,便接著說:
“大皇子,似乎看上了高鴻琛的閨女高同歡,想要娶她為側妃。”
“那高鴻琛是個什麼意思?”皇帝追問。
“他似乎同意此事。”鎮國公回答。
李玥瑤忽然開口道:“說起這個,你家溫雅是怎麼個意思?
聽淑妃的意思是,想讓二皇子娶她。”
鎮國公聽了,轉頭看向皇帝道:
“陛下,臣和淑妃是這麼個意思,但是最終如何還是看陛下您的旨意。”
皇帝聽了道:“你家閨女無論嫁給誰,鎮國公府都是二皇子的外戚,這個無甚影響。”
鎮國公聽了麵帶喜色,陛下這是同意了。
李玥瑤卻說:“我怎麼聽了外麵的風言風語說,你想要將閨女嫁給大皇子為正妃?”
鎮國公和皇帝聽了雙雙一愣。
鎮國公兩眼瞪的溜圓:“殿下,你這是哪裡得到的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