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整頓皇室,怎麼全在嗑我CP 第61章 大理寺的奏章
-
大理寺的奏章
兩人在前麵邊走邊聊,翠微和硯台在後麵不遠不近的跟著。
一路跟到了藏書樓,又來到了上次兩人滾地毯的露台上。
兩人在這裡看書,聊朝堂政事,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
暮色四合時,豐神玉才戀戀不捨的出了大長公主府。
初八一過,朝堂開始陸續恢覆上衙,但各部基本上都是半休半值的狀態。
李玥瑤再次來到了太極宮的西偏殿,先幫皇帝和淑妃把脈,給皇帝配了藥,給淑妃紮了針又安排了藥浴。
剛忙完,賢妃就風風火火的來了。
進門就開口質問道:“你和我小師叔到底怎麼回事兒?”
李玥瑤摸了摸鼻子,裝作麵無表情道:
“什麼怎麼回事兒?”
賢妃聽了一臉狐疑道:“我怎麼感覺我小師叔看上你了。
可是他和你早就相識,應該不會呀。”
李玥瑤聽了一臉古怪的看著賢妃道:
“你知道我們早就相識?”
賢妃隻顧著說自己的推測,冇注意到李玥瑤的麵色古怪。
“那些年你們頻頻出入我家,怎會冇見過?所以我才覺得奇怪,他對你也太上心了點。
年前還特意傳信來問你的喜好,這太詭異了。”
說完後,又轉頭問李玥瑤:“他這是想乾嘛?”
李玥瑤很尷尬,總不能說,你猜錯了,我們冇見過。
他就是看上我了,我還差點把你小師叔睡了?
隻好編了個理由道:“可能是剛結盟,想要略表心意?”
賢妃聽了,點點頭。
“我想著應該也是這樣。”
李玥瑤咳了一聲,岔開話題。
“宮裡如何了?”
“我這年節忙的騰不開手,粗略的將後宮眾人過了一遍,倒是發現兩處不妥,都已經派人盯著了。”
李玥瑤卻說:“我是問榮嬪。”
“榮嬪?
年前她家人進宮,我都派人盯著,果然盧家人上午出的宮,下午就有人登門去了高家。
年三十兒,盧家又往宮裡送了東西。
我的人私下檢視了,有一塊同心結玉佩和一塊長命鎖。
初一時候,見七皇子戴著這塊長命鎖出現在太極宮。”
李玥瑤聽了問:“宮裡助她出去的暗線可查到了?”
賢妃搖頭:“她不出宮,我便抓不住她的把柄。”
李玥瑤聽了點頭:“年後朝堂上要熱鬨起來,到時候製造個機會,讓她不得不出宮。”
賢妃聽了點頭:“嗯。”
李玥瑤又道:“對了,甘青回來了。
追那個假碧月一直追到邊境,將人斬殺後,人頭帶了回來。”
“嗯,昨日甘將軍回稟時候我和陛下在一起。”
“那陛下怎麼說?”
“他能說什麼?宮裡下毒的那個南黎人還未揪出來,他比較擔心這個。
最近一段時間連後宮都不去了,就在這太極宮待著。
年節期間,也就是齊美人,郭昭儀,來過兩次,其餘時間隻見我和淑妃。”
“說起這南黎的用毒之人,你有頭緒了嗎”李玥瑤問。
“自然是有點頭緒的,這就是讓陛下不要去後宮的原因。”
李玥瑤聽了皺眉:“你是說,還是後宮之人?”
賢妃點頭:“陛下中毒來看貌似牽扯少府監,可少府監副掌事已死,線索已斷。
但是從淑妃中毒的年頭上看,少府監恐怕隻是個替罪羊。”
李玥瑤聽了賢妃的分析,點了點頭。
“唔,淑妃中毒七八年,也就是陛下還未登基時她就中毒了。
所以,給她下毒的是個宮中老人。
而少府監的人,在陛下登基時,因為先皇的棺槨問題,被徹底換了一批人。”
“不錯,我已經在查那批老人了,待有頭緒再告訴你。”
“嗯,有需要我配合的,就來找我。”
“知道了。”
兩人說完這個,賢妃又轉頭看向旁邊看奏摺,邊聽兩人講話的四皇子一眼,轉身就走了。
賢妃走後,李玥瑤正在看四皇子批的奏摺,見豐神玉進來了。
豐神玉今日穿著紫色的朝服,戴著官帽。
雖然已經差點和豐神玉坦誠相見,但是李玥瑤發現這人非常耐看,常看常新,總有不同角度的英俊。
四皇子起身恭敬道:“見過右相。”
豐神玉見四皇子後,上下打量了一下道:
“珩兒是不是又長高了?”
四皇子笑了下,變聲期的公鴨嗓道:
“是的,又長了一寸,母妃說我最近長得太快了。”
李玥瑤聽了接話道:“長個子要多喝牛乳,多補鈣,不然膝蓋會痛。”
“好的,姑祖母。”
豐神玉閒庭信步,上前將四皇子桌子上的奏摺拿起來,邊看邊點頭。
最後從旁邊一堆還未批示的奏摺裡挑出來一本,遞給四皇子道:
“看看這個。”
四皇子拿起來看了看,這上麵講的是一個殺人案。
一年前,京兆府接到報案,一漁夫在澗河邊釣魚,結果魚鉤勾上來一具女屍。
漁夫嚇壞了,一溜煙跑到京兆府報案。
京兆府派仵作驗屍,發現女屍雖然是少女髮髻,卻已身懷有孕。
於是便廣發告示,折騰了一個多月,依舊找不到死者身份。
於是屍體就被放在郊外的義莊裡。
可是前幾日,有一對夫婦忽然來鳴冤,說自己女兒兩年前來京城投親,自此消失不見。
京兆府的人將老夫婦帶到義莊,令其辨認死者遺物服飾,最後兩人認出那身懷六甲的女子是自己的女兒。
可是時間過去太久,屍體幾乎已經白骨化,京兆府不知從何查起。
於是便申請,將案子提交給大理寺。
正值過年,大理寺當日值班的人恰是少卿桓子安。
桓子安的名號,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是公正廉明。
破案隻靠證據的嚴密就能讓罪犯伏法,從不屈打成招,因此人送外號‘桓無杖’。
桓少卿接手此事後,一番查察之下,發現這女子名為孫沫兒,來投親的親戚早已搬家。
無奈隻好找了家小食肆打工,好在是食肆老闆提供食宿。
後經食肆老闆回憶,這孫沫兒與常來店裡的一位老婦人關係不錯。
後來那老婦人見孫沫兒可憐,又說自己腿腳不便,便常常點了孫沫兒去送餐,每次都會給她一些跑腿費。
逐漸的孫沫兒也積攢了些錢財。
有一天孫沫兒來辭行,說是朋友給介紹了一個其他的活計,薪水更好點。
小店老闆和她相處這一段時間,感覺她人不錯,最終結賬時還多給了她兩吊錢。
自此後,就再也冇人見過這孫沫兒了。
桓少卿就順藤摸瓜查了這老婦人,卻發現是她是戶部司員外郎許如奎的親孃。
最後,桓少卿就將目光鎖定在這許家身上。
一番查察之下,最終發現孫沫兒最後去了一個叫做‘春暉園’的地方。
春暉園建在澗河邊上,後院的荷花池連著澗河,此處有重大嫌疑。
可是春暉園是戶部右侍郎吳懷興的私宅,大理寺想要調查,卻遭到了阻撓。
這奏摺就是來彈劾戶部右侍郎的。
四皇子看完奏摺,擡頭望向豐神玉道:
“右相,若是這吳侍郎心中坦蕩,為何要阻撓大理寺查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