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說好做遊戲,五千年曆史什麼鬼? > 第45章 桃園結義今尤在,不見當年意氣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說好做遊戲,五千年曆史什麼鬼? 第45章 桃園結義今尤在,不見當年意氣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攻伐東吳來得很快,去得同樣也很快。

先是勢如破竹,連攻數城不止,刀鋒離東吳國都建業僅一步之遙。

誰料陸遜的一把大火,卻是直接將蜀軍逼入絕境。

其速度之快,發展之跌宕起伏,令無數人為之瞠目結舌。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漢軍會敗得這麼快,敗得這麼突然。

明明形勢一片大好,眼瞅著收服東吳,怎麼就,怎麼就…

餘朝陽望著眼前麵色蒼白,氣若遊絲的劉備,心宛若刀絞般痛苦。

他無數次告誡自己,眼前的這位老人,隻是一個角色,一串程式碼。

可不知怎麼地,他就是忍不住想哭,忍不住為劉備顛沛流離的一生鳴不平。

於一織席販履之輩崛起微末,成都稱帝抵達巔峰,數十年心血敗於江陵。

可以說,餘朝陽見證了劉備從微末到巔峰的全過程。

數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在他腦海留下深刻印象。

桃園結義今尤在,不見當年意氣郎。

一道道輕微的抽泣聲從他咽喉發出。

劉備眼皮微跳,從昏迷中蘇醒,強撐笑意道:“卿…為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何故抽泣?”

餘朝陽連忙跑到床前,死死握住劉備的寬厚手掌,恰似當年劉備死死握住關羽張飛般。

明明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要述說,可到嘴邊卻變成三言兩語。

“陛下…望保重龍體啊!”

“隻要陛下尚在,東吳不過彈指可破,大悲傷身啊,陛下!”

劉備苦澀一笑,反握住餘朝陽手掌,“是朕對不住你們。”

“若非朕一意孤行,我大漢七十萬甲士也不必葬身火海。”

“若朕能早些時日發現你這顆明珠,火繩槍也能早些時日問世,我大漢又何至於此?”

“罷了罷了,時也命也。”

“卿…切勿為備傷心,以免傷了身子。”

劉備不說還好,這一說,餘朝陽眼淚瞬間如決堤般雨下。

是了,劉備哪怕當了皇帝,但依舊是他記憶中的那個大哥。

寬厚待人,敢作敢當,渾身充滿江湖氣息。

哪怕命不久矣,也沒有抱怨蒼天不公,唯後悔自己一意孤行葬送大漢七十萬甲士。

後悔自己識人不明,沒能早些日子發現餘朝陽這顆明珠。

言語裡沒有怨天尤人,隻有願賭服輸的坦然。

餘朝陽擦去眼角淚珠,嗡聲道:“兄長您且等著,弟這就去喊丞相。”

看著倉促離去的餘朝陽背影,劉備內心卻突然惆悵。

自雲長翼德死後,多久沒人喊過他兄長了?

你還彆說,餘朝陽那模樣,還真挺像他那個不成器的弟弟。

不過不是傲上善下的關羽,而是行事莽撞的張飛。

一想到兩個弟弟,劉備嘴角便不由自主勾勒起一抹淺笑。

彷彿一切都是一場夢,自己仍置身於那片桃園中。

直到諸葛亮的聲音響起,劉備這才幡然醒悟。

“望…陛下善保龍體,以複天下之望!”

劉備平靜地搖搖頭,從枕頭下拿出一封詔書交給諸葛亮,氣若遊絲道:

“丞相,是朕辜負了你。”

“此乃朕之親筆詔書,煩丞相交於太子劉禪,叫他莫以此為常言。”

“太子愚笨,凡事還望丞相…多以教導。”

看著眼前輕如鴻毛又重若泰山的詔書,諸葛亮又哪還不明白。

劉備他…這是在托孤啊!

他強忍淚水接過詔書,聲音發顫道,“陛下!”

“聖人雲: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劉備語氣惆悵,繼續道:“朕本想與卿等同滅曹賊,共扶漢室,不幸中道而彆。”

諸葛亮淚水決堤,重重低頭:“願陛下將息龍體。”

“臣,願為太子效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劉備握住諸葛亮的手,已然瀕臨大限:“丞相,朕臨死之前,有心腹之言相告。”

“卿之才十倍於曹丕,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事。”

“若太子劉禪可以輔佐,則輔之;若太子不才,丞相自取之。”

諸葛亮十指緊捏詔書,儼然被劉備這番肺腑之言深深感動,當即雙膝跪倒在地,聲淚俱下道:“陛下!”

“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繼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

“肝腦塗地,鞠躬儘瘁,臣必死而後已!”

劉備想將諸葛亮扶起,可實在有心無力,含笑著搖了搖頭。

“有請眾卿。”

“陛下。”

“陛下。”

趙雲、劉禪、關興、張苞、餘朝陽一行人進入內堂,跪地不起。

劉備目光一一自眾人身上掃過,強撐著最後一口氣,“眾卿皆為我大漢股肱之臣。”

“朕今已托孤於丞相,令太子劉禪以父事之。”

“卿等切不可怠慢,以負朕望。”

“是。”

“是。”

在一聲聲發顫的回答中,劉備原本微睜的眼皮徹底閉上。

舉在半空,想要去握趙雲手掌的手臂,直直墜落在地,發出一聲脆響。

這位崛起於微末,大漢朝的最後餘輝人雄,終是撒手人寰。

“陛下!”

“陛下!”

在一聲聲悲切呼喊中,平靜的畫麵突然掀起點點漣漪。

一本厚實古樸,封麵寫有《史冊》的泛黃書籍,出現在螢幕中央。

書頁翻動不止,最終定格在《帝王廟—劉備》那頁,旁白聲隨之響起。

“劉備,劉玄德,大漢的最後餘輝,劉備的成功在於其堅明正確方向,寬厚的用人才能,矢誌不渝的堅毅性格。

他從一個織席販履的匹夫之輩,做到了肩挑日月的大漢皇帝,當富貴不能動其心爵祿不能改其誌時,左右無非就是一個義字,劉備對得起那一句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夷陵的大火確實燒儘了蜀漢的家底,可同時它也照亮了桃園的情義,丟城失地,東山尚有再起之機,可臂膀則斷,那兄弟便再無重逢之日。”

“其德昭昭,其行烈烈,後被其子劉禪追封諡號——”

“漢昭烈帝!”

………………

ps:勞煩兄弟們看下作家有話說,真的很重要!!給點意見兄弟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