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死對頭對我芳心暗許 > 歲歲添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死對頭對我芳心暗許 歲歲添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於文樂笑容立馬凝固,方纔的輕佻之色蕩然無存。

這位睚眥必報的寧安公主,怎麼偏偏讓他在這裡撞上了,剛纔那方話又被她聽去了,還不知要惹出什麼禍端。

他神色恭敬,朝崔令薑一揖,語氣裡帶著幾分與討好,“殿下恕罪,是在下有眼不識泰山,竟未能認出殿下。

不過殿下這身裝扮,當真是英姿颯爽,鳳儀天成。

”崔令薑淡淡瞥他一眼,接過他雙手奉上的茶盞,淺淺啜了一口,算是給了他一個台階。

“誤登此船,本就是個意外,但你們居然敢在船上做此等事情,依本宮看,這船留著有礙觀瞻。

”於文樂應道:“殿下說的是,待船靠岸,在下立刻將此船買下處置,絕不再令其汙人眼目。

”船一靠岸,船家王大爺早已候在岸邊,連連作揖告罪。

崔令薑神色顯露出疲憊,昨日喝酒後的頭疼還隱隱作痛。

“裴郎,今日本宮已經冇了興趣,遊船之事改日再議吧。

”說罷,便欲轉身離去。

王大爺一聽,頓時急了,裴元白是他家的大恩人,今日出了這等紕漏,若再讓公主敗興而歸,他心中如何過意得去?情急之下,他一咬牙,從懷中取出一盞兔子燈。

那燈以素絹為骨,眼嵌紅寶,在夜色中瑩瑩生輝,煞是可愛。

一旁的小廝見狀,趕忙勸阻道:“王大爺,這不是您攢了半年銀錢才定製的燈嗎?你家丫頭可是馬上要來了,若見不到燈,怕是要哭鬨的。

”王大爺卻不顧勸阻,雙手捧著燈,快步走到崔令薑麵前,語氣懇切:“殿下,這是天機閣的手藝,隻盼能博殿下一笑。

今夜花朝盛景未儘,此刻離去,實在可惜啊。

”崔令薑本欲離去,聽得王大爺主仆對話,又見他捧燈上前,目光在兔子燈上停留一瞬,微微搖頭:“此燈珍貴,當留予令嬡賞玩,本宮心領了。

”王大爺笑意斂去,心知寧安公主去意已決,又聽見崔令薑說道:“既然是裴郎的錯,豈可累及他人。

”裴元白適時上前,“殿下所言極是,其實臣為殿下備了一份薄禮,置於畫舫艙中,不知殿下可願移步一觀?”崔令薑心中掠過驚訝,裴元白這種書呆子,能備下什麼禮物?她未置一詞,隻將手放在他等待的掌心,隨他重登畫舫。

“禮在何處?”裴元白抬手推開艙門,刹那間,流光漫溢而出。

各式各樣的花燈擺在船蒼中,蓮燈清雅,鶴燈展翅,走馬燈上山水流轉,絹紗宮燈描金繪彩。

裴元白走到一盞玉蘭燈旁,指尖拂過透光的絹麵,“此處共十盞新燈,願能伴殿下,歲歲添福,長佑安康。

”他望向她的側顏,暖光打在她的臉上,帶著些平時冇有的少女氣,“臣原欲製百盞,奈何工期匆促。

況且來日方長,總有機緣為殿下尋得更合心意的燈。

”艙內燈影搖曳,崔令薑凝視著最近的一盞錦鯉燈,她忽然想起,母親離世那年,曾為她備下四盞小燈。

那四盞燈,原是要陪她走過及笄前的四個花朝。

最後一歲春夕,她獨乘小舟行至河心。

夜色沉靜時,一艘喧鬨的畫舫卻誤撞而來。

舫上少年們正擊節賦詩,墨香混著酒氣漫過水麪。

忽聽哐噹一聲,半壇墨傾瀉而下,潑濺在她放在舟尾的蓮花燈上。

蓮花燈瞬間變得漆黑,燭火滋地熄滅裡。

崔令薑踏上畫舫甲板,目光掃過眾人,“何人損我花燈?”在場的少年無一人敢應答,其中一名少年神色慌張,崔令薑見狀向他走近,而裴元白下意識橫步擋在同伴身前,“一盞燈而已,殿下何至動怒?”“不是你乾就讓開,彆礙本宮的事。

”裴元白被她眼中的寒意刺得一怔,“是裴某失察驚擾畫舫,殿下若要問責,我一人承擔。

”話音未落,他看見崔令薑眸中水光,那是他此生第一次看見崔令薑落淚的神態。

她唇瓣微顫,當著眾人的麵扇了他一巴掌,拋下一句話便拂袖而去,“你未必承擔的起。

”此後十年,京城再無她放下的燈。

裴元白定時想到了當年花朝節之事,“當年花朝節,是臣莽撞,毀了殿下心念之物。

”崔令薑聽到這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本宮後來都知曉了,潑墨者並非裴郎,現在又何必道歉。

”她指尖撫過燈上的紋路,“本宮少時執念太重,見燈毀了定是生氣的。

但本宮縱然嬌蠻,亦知是非曲直,倒是裴郎,也不解釋,硬生生的礙了本宮這一巴掌。

”裴元白怔忡間,崔令薑已行至艙門,河麵萬千燈在她的身後,恍然間與當年甲板上含淚的少女重疊。

“這十盞花燈,本宮收下了,多謝裴郎。

”崔令薑與裴元白回府後,墨竹前來,“殿下,公子,那日說要查平陽道觀,已有線索。

”墨竹接著說道:“此觀初立時香火鼎盛,但不知為何,一年後竟無故廢棄。

觀中僧眾大多數是分流彆觀,或遣返還俗。

”“唯住持了塵後,以僧人身份進入漕幫,專司貨船清點。

”崔令薑摸不著思緒,“本宮記得,漕幫掌南北漕運,販米糧布帛,與國師能有何乾係。

”次日清晨,青霜正為崔令薑綰髮,侍女們捧著箱子在房中穿梭,處處透著即將遠行的忙碌。

青霜聲音帶著擔憂,“殿下,春武口當真非今日去不可?您身子還未大好,不再養些時日嗎?”“無妨,身子事小,儘早尋得線索要緊。

”裴元白來到崔令薑房門口,正巧聽見了這一段對話。

“殿下,春武口龍蛇混雜,殿下獨自前去涉險,恐非上策。

”他清早便見府中侍女往來忙碌,一問,才知她竟要孤身前往春武口。

本以為昨日畫舫之後,兩人關係能緩和幾分,未料她連辭行都未告知一聲。

他壓抑著心中的情緒,他儘量放緩了聲音勸道:“那裡魚龍混雜,若遇心懷叵測之徒意圖對殿下不利,殿下隻怕難以應對。

”崔令薑看向裴元白,“裴大人若真憂心本宮安危,何不一同前往?”裴元白話一頓,洛水治堤正到勘驗的關鍵時刻,身為工部侍郎,他如何離得開京城?崔令薑看到裴元白不說話,自然知曉了他的意思,迴應道:“裴大人身負朝廷重任,本宮亦有要事在身。

不會強求大人放下職責,也望大人莫阻本宮行事。

”崔令薑一行剛備好車馬準備啟程,永徽帝身邊的內侍正巧趕到府前傳旨。

“殿下,太後孃娘鳳駕回京,陛下請殿下與裴大人即刻入宮問安。

”崔令薑與裴元白奉旨入宮,剛至後宮便被侍女引至禦花園。

園中,皇後見二人到來,便揮手屏退了隨侍的妃嬪。

太後正撚著佛珠,麵容沉肅,一見崔令薑,臉上便綻開慈和的笑容,拉過她的手細細端詳。

裴元白向太後皇後行禮,儀態端方,溫潤如玉。

太後見狀,眼中讚許之色更濃。

她是極中意裴元白的,深知他自小便有晨昏禮佛的恒心,風雨無阻。

當年她便讚過裴家教養出的這份心性堅韌,實為難得。

“寧安啊,”太後撫著崔令薑的手背,心疼道:“瞧著清減了許多。

可得好好調養身子,不然將來如何為皇家開枝散葉?”裴元白聞言,耳根微紅。

崔令薑卻神色坦然,帶著幾分嬌嗔道:“皇祖母,孫兒自己還像個孩子呢,若真有了小娃娃,怕也照料不好。

”太後被她逗笑,愛憐地將她攬入懷中。

皇後在一旁笑著打圓場:“母後疼她,也莫催得太緊。

寧安與裴卿新婚燕爾,且讓他們自在些時日。

”話音剛落,太後忽然掩袖劇烈咳嗽起來。

崔令薑連忙起身為她輕拍後背。

一旁的老嬤嬤奉上熱茶,忍不住道:“太後孃娘回京後這咳疾便總不見好,可娘娘總說無礙,不肯宣太醫仔細瞧瞧。

”崔令薑停下動作,語氣關切,“皇祖母,外頭風涼,咱們進殿歇息。

讓寧安為您請個脈。

您可得好好保重身子,寧安還等著您教導如何帶小娃娃呢。

”太後看著孫女憂心的模樣,終是歎了口氣,拍拍她的手:“好,好,都聽我們寧安的。

哀家定會遵醫囑,好好喝藥。

”崔令薑這才展顏,小心攙扶著太後,一同往殿內走去。

見崔令薑扶著太後進了內殿,皇後這才轉向裴元白,聲音溫和卻不容置喙:“裴卿,隨本宮到外間敘話吧。

”侍女奉上清茶後退下。

皇後執起茶盞,並未立刻飲用,目光落在裴元白身上:“今日召你二人入宮,實則是為皇太後壽誕一事。

如今賢妃臨盆在即,本宮需坐鎮後宮。

“而壽宴諸事,總需個穩妥之人操持。

本宮思來想去,寧安這孩子最是貼心,又與太後親近,由她來辦最為妥當。

”裴元白微微頷首,“太後孃娘千秋,依例還是移駕山中行宮吧?”“正是此意。

”皇後放下茶盞,“今夏暑氣酷烈,陛下已下旨,將壽宴設於大辛山行宮,也好讓太後避暑靜養。

”說罷,皇後目光掃過侍立一旁的宮女內侍。

眾人會意,無聲地躬身退下,殿內一時隻剩皇後與裴元白二人。

皇後這才斂了麵上慣常的溫和之色,“裴卿,近日本宮聽聞了些風聲,似乎有人見過令弟意蘊的蹤跡。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