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副科長開始 第205章 媒婆上門
傻柱聽到何雨水的話後,稍稍愣了一下,然後緩緩轉過頭,看著她說道:
“我激動什麼?我不過是覺得這大門和咱們院子的有什麼不一樣的。”
他的語氣顯得有些生硬,似乎想要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麵對傻柱的嘴硬,何雨水無奈地撇了撇嘴,但還是繼續說道:
“咱們這次來,主要就是想看看他,順便問問之前的事情。一會萬一白如花要是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你可千萬彆衝動啊!”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生怕傻柱會因為一時激動而惹出什麼麻煩。
傻柱不以為然地又撇了撇嘴,嘟囔道:
“行了行了,你纔多大啊,就開始教訓起我來了!”
說完,他便轉身朝院子裡走去,邊走邊說:“走吧,進去問問何大清在哪個家……”
與此同時,在南鑼鼓巷九十五號四合院的張建軍跨院裡,李媒婆正坐在張建軍家的客廳裡,臉上洋溢著笑容,樂嗬嗬地對張建軍道:
“哎呀,張科長啊,這幾天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找我介紹相親的人多得很呢,我一直都抽不出空來跟你說。”
“不過呢,上回你托我辦的事情,我已經幫你打聽清楚啦!”
張建軍也知道李媒婆過來是因為什麼,索性直接問道:“嗯,打聽的怎麼樣了,去那個牛麗麗家問了嗎?”
“我跟你說啊,我那個小兄弟這兩天一直對這事兒念念不忘!”
“上回問我,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他了,就告訴他我在給他問問,整得他都要放棄了!”
李媒婆一臉愧疚地道:
“都怪我不好,所以今天我特意瞅準了時間,估摸你也快下班了,就早早地在你家衚衕口守著,生怕又給錯過了!”
張建軍聞言,不禁有些好奇地問道:“這眼瞅著就要過年啦,咋個突然冒出來這麼多相親的呢?難不成現在單身的人這麼多嗎?”
李媒婆苦笑著解釋道:“這事兒我倒是曉得一些,現在來找我的基本上都是女方那邊的人。”
她頓了頓,接著道:“你看今年這糧食定量啊,一直在減少,農村那邊的日子可就更不好過咯!”
“自從開始吃大鍋飯以來,一開始他們的情況還挺不錯的,可誰能想到這糧食會減產呢?而且集體養的那些牲畜也都快被吃光啦!”
“所以啊,這些姑娘們覺得與其待在家裡挨餓,還不如找個好人家嫁了,至少還能有口飽飯吃!”
張建軍聞言也開始回憶起前世瞭解過這段時間的事件。
“大鍋飯”
製度開始於
1958
年。
這一製度是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產物,主要宗旨是在通過集體勞動和分配實現共產主義理想。
1958
年,國家開始了
“大躍進”
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人民公社的特點是
“一大二公”,即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在這種體製下,農村地區普遍建立了公共食堂,稱為
“大鍋飯”
製度。
公社裡的村民們不再是以家庭為單位生產和分配糧食,而是將糧食集中到公共食堂,統一分配。
這一製度的實施是為了更快地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但由於當時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影響,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隨即張建軍歎了口氣,感慨地說道:
“唉……這都是被餓出來的啊!要不是實在沒辦法,誰家的大姑娘願意在這個時候嫁出去啊?”
李媒婆連忙跟著附和道:
“可不是嘛!現在這世道,彆說是農村了,就算是在這四九城裡頭,也有好多人都吃不上飯呢!”
張建軍接著說道:
“可不是嘛!這誰家不是好幾口子人啊,家裡能有那麼一兩個工位的,都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他一邊說著,一邊想起了前院的閻埠貴家。
閻埠貴家裡雖然隻有四個孩子,但在這年代已經算是孩子比較少的了。
有的人家甚至有七八個孩子,那纔是正常的情況呢。
即便現在閻埠貴和閆解成都是有工作的,閻埠貴家還是得節衣縮食,吃飯的時候都得分著來,生怕不夠吃。
然而,與閻埠貴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易中海家。
易中海不僅工資高,而且家裡就隻有兩口人,吃的也不算多,所以他們家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頂多是傻柱隔三差五的借錢,再就是要時長接濟一下賈家。
隨即搖搖頭,有點扯遠了。
張建軍又繼續問道:“那牛麗麗家情況咋樣?”
李媒婆說:“牛麗麗家也不怎麼好過,她家裡兄弟姐妹也多,糧食也根本不夠吃。”
“她父母現在就想給她找個條件好點的人家,也好減輕家裡負擔。”
張建軍摸著下巴思索,說道:
“那她本人啥想法?”
李媒婆笑著道:“這姑娘挺懂事,為了家裡人,願意找個能讓全家吃飽飯的人家。”
“這不是正好!”張建軍又疑惑道:“我怎麼聽那小子上回跟我說那個牛麗麗家裡人讓他離遠點來著?”
李媒婆點點頭,說道:“嗯,我跟他們家說了向家小子情況的時候,就是牛麗麗父母確實有些猶豫。”
張建軍疑惑的問道:“猶豫什麼?向南條件也不錯啊!嫁過來也不用她伺候公婆,就他們兄弟倆,房子還是自己的!”
李媒婆麵露難色,遲疑地說道:“確實挺好的,而且還是張科長您親自介紹的呢,要不是這樣,牛麗麗家根本不會有絲毫猶豫,肯定直接就回絕了。”
她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解釋道:“主要是向南這小夥子目前沒有工作啊,牛麗麗家裡人覺得這樣不太穩定。”
“畢竟,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呢?現在大家夥都還吃不上飯呢,再沒個工作以後要是有了孩子可怎麼辦?”
張建軍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牛麗麗家人的擔憂。現在這艱難時期,一個姑娘能夠為了家庭而做出這樣的決定,確實非常不容易。
他沉默片刻,然後繼續問道:“那麼,李媒婆,你覺得我那位小兄弟和牛麗麗般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