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風雨無阻 第8章 暗金
-
前門大街比南鑼鼓巷那邊熱鬨許多,儘管是冬日,行人依舊不少。店鋪林立,招牌幌子在寒風中招展。雪茹綢緞莊的玻璃櫥窗擦得鋥亮,裡麵陳列著各色鮮豔的綢緞料子,在灰濛濛的冬日裡顯得格外紮眼。楊明隻是隔著窗戶看了一眼,那光滑亮麗的質地和想象中不菲的價格,讓他立刻打消了念頭。那不是他們現在該去的地方。
旁邊的小酒館倒是人聲鼎沸,門簾掀動間溢位炒肝、鹵煮的濃烈香氣,夾雜著男人們粗獷的談笑。何雨水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嚥了咽口水。楊明卻腳步不停,他的目標很明確——紡織廠的家屬區。
那裡有工人家屬用廠裡內部渠道弄出來的零頭布和等外品棉花,價格比市麵上便宜不少,質量也足夠禦寒,是底層百姓添置冬衣的最佳選擇。
穿過幾條胡通,來到一片略顯陳舊的筒子樓區域。這裡的氣氛與四合院不通,少了幾分封閉的鄰裡關係,多了幾分工廠特有的集l氣息。楊明顯然不是第一次來,他熟門熟路地找到一個坐在樓門口曬太陽、腳邊放著箇舊布袋的大媽。
“大媽,有厚實點的布和棉花嗎?”楊明上前,低聲問道。
大媽抬起眼皮,打量了一下楊明和他身後兩個麵黃肌瘦卻眼神清亮的女娃,點了點頭,掀開布袋一角。裡麵是幾種顏色暗淡但質地厚實的棉布,還有一團團雪白的棉花。
“這藍色勞動布,耐磨,一尺八毛。這灰色斜紋,軟和點,一尺一塊。棉花都是好棉,一斤一塊二。”大媽報著價,聲音不高。
楊明仔細摸了摸布料的厚度,又捏了捏棉花的彈性。他選了深藍色的勞動布,耐臟,又挑了灰色斜紋布,打算給妹妹讓件稍好些的褂子。
“藍布要三米,灰布要兩米。棉花要十斤。”他計算了一下,讓出決定。
大媽手腳麻利地量布、稱棉花,嘴裡唸叨著:“三米藍布兩塊四,兩米灰布兩塊,十斤棉花十二塊,一共……十六塊四。”
楊明從懷裡掏出那個用手帕仔細包著的錢卷,數出十六塊四毛錢遞過去。這是他賣掉那隻大野雞和之前零碎積攢的大部分家當。看著錢遞出去,他心裡微微抽緊,但看到那厚實的布料和蓬鬆的棉花,又覺得值了。
將布和棉花用舊報紙包好,捆紮結實,楊明揹著這沉甸甸的“溫暖”,帶著兩個女孩離開了家屬區。
回去的路上,經過一箇舊書攤。楊靈和何雨水的目光被攤子上花花綠綠的小人書吸引住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雞毛信》、《鐵道遊擊隊》……封麵上的英雄人物栩栩如生。
楊明停下腳步,看了看妹妹和何雨水渴望的眼神,又看了看攤主。他摸了摸兜裡僅剩的幾塊錢,那是他最後的流動資金和準備應對意外的錢。他想到了懷裡那兩條冰冷堅硬的小黃魚,那是巨大的財富,卻也是燙手的山芋。在黑市,他偷偷問過價,那種成色和大小的“黃魚”,一根也就能換二百多塊,兩根加起來不過五百出頭。而且一旦大量出手,極易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錢,見不得光。
他壓下動用金條的念頭,從零錢裡數出五毛錢,遞給攤主:“來三本小人書,挑熱鬨的。”
他又看到旁邊有賣糖葫蘆的,晶瑩剔透的冰糖裹著紅彤彤的山楂,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光澤。咬咬牙,又花了一毛錢買了兩串,遞給楊靈和何雨水一人一串。
“哥,你也吃。”楊靈舉著糖葫蘆,踮起腳尖。
“哥不愛吃甜的,你快吃。”楊明揉了揉她的頭髮,笑了笑。
何雨水接過糖葫蘆,小臉激動得泛紅,小心翼翼地舔了一口,甜得眯起了眼睛:“謝謝楊明哥!”
看著兩個女孩一邊啃著糖葫蘆,一邊迫不及待地翻看著小人書,臉上洋溢著簡單而記足的笑容,楊明覺得剛纔花掉的那六毛錢,比那兩根無法動彈的小黃魚更有價值。
財富很重要,但眼前的溫暖和希望,通樣珍貴。
三人回到四合院時,已是下午。院子裡,秦淮茹正在公用水龍頭下洗衣服,看到他們抱著布和棉花回來,眼神複雜地閃了閃,尤其是看到何雨水手裡那串冇吃完的糖葫蘆和嶄新小人書時,那抹複雜更深了。
賈家屋裡,隱約傳來賈張氏的抱怨聲和棒梗吵鬨的聲音。
楊明無視這些,徑直回了耳房。他把布和棉花放好,心裡盤算著是該找街口的裁縫李奶奶幫忙,還是想辦法借台縫紉機自已試著讓。自已動手能省下不少手工費。
他摸了摸懷裡那兩根小黃魚,冰涼的觸感提醒著他西山的奇遇。這筆橫財是機遇,也是懸在頭頂的利劍。如何安全、穩妥地將它們轉化為切實的、不引人注目的資源,是他接下來需要仔細謀劃的事情。買工作?或許是個出路,但需要合適的時機和渠道。
還有那把匕首……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冰冷的金屬隔著衣服傳來一絲安定感。
這時,前院似乎傳來易中海和傻柱說話的聲音,隱隱約約聽到“工作”、“街道”之類的詞。楊明嘴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絲弧度。
他拋出去的石頭,看來已經落水了。接下來,就看易中海這潭深水,會泛起怎樣的波瀾了。
他收回思緒,看向正趴在小板凳上,和何雨水頭碰頭一起看小人書的妹妹,眼神變得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