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認聖父舅舅,我躺贏成首富 第3章 真香
-
此時三大媽從屋裡走了出來,看著易中海三人似有外出的模樣,疑惑問道:“這是要出去呀?”
一大爺笑著回答道:“不是我大外甥來了嘛,可中午家裡冇備什麼好菜,現在去割肉已經來不及了,索性帶他一起出去吃飯。”
“哎喲,那行,您趕緊去吧,都快到下午一點了,晚了外麵的小飯店都冇飯了。”
三大媽對三人說道。
“行啊,那三大媽我們告辭了。”
一大爺說完後,一行三人離開了。
等幾人的背影消失,三大媽馬上搶過了閻解成手裡的飯盒,對他說:“中午不還給你留飯了嗎?你把那些吃完就行,這盒飯咱留下晚上等你爸回來,一家人一起熱一熱再吃!”
閻解成怎會願意?工廠食堂做的飯菜裡麵還加了豬油,遠比家中清淡的炒菜好吃多了。
他急忙說:“這是一大爺因該我去叫他的,人家才送給我的。”
但三大媽毫不妥協,嚴厲地道:“要不是我碰到一大媽說了情,能輪得到你嗎?這是看在你爸爸的麵子上纔給我們家這福利,要是冇你父親的情麵,人家可能捨得一個飯盒?所以你就好好吃你的中午飯吧,這一份得晚上大家一起吃了!”
聽著母親的話,閻解成滿心不甘地坐回原位,大口嚼起了窩頭,藉此抒發自己內心的委屈。
而三大媽看閻解成不再爭辯,便將飯盒中的飯菜倒入自家餐具中,並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嘟囔:“這一大爺家還真是闊綽,他外甥直接住進咱院子不說,還能領著去下館子呢。”
這邊先擱置三大媽家的瑣事不提。
另一邊,易中海與他的妻子以及他們的大外甥一路走一路聊天。
李建國把之前和一大媽說過的話又講了一遍給一大爺。
聽完後,易中海感慨良久,皺著眉似乎有些沉思。
李建國看出了自己這個乾舅舅心裡正在考慮是不是想讓自己今後幫他儘贍養之責。
李建國對於贍養易中海夫婦一事並不覺得有多大壓力。
若是住得遠些也就無所謂,但都在一個院子生活,況且是自己的親舅舅。
眼下是1965年,等到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後直至全麵改革深入,自己至少要在院子裡住上十五年之久。
如果不關心一大爺的話,到時候肯定會被周圍的人議論紛紛。
且不談彆的,僅以一大爺來說,他身為8級鉗工,基本月工資99元加上各種補助津貼,收入穩超一百元,並且還有兩間房子,在退休之後還能領取退休金和醫保保障等。
真正需要用到人照顧的時間也得進入90年代,那時候雇傭個保姆陪護幾年,費用也不會太高。
“
再來說說那位大爺的積蓄,他和老伴一向勤儉節約為的是日後安度晚年,肯定積累了不少存款。
李建國估計起碼有五千塊作為基礎數額。
在那個年代,五千塊錢堪稱是令人驚歎的數字,當時國內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彆說五千塊,就連五百塊都難以拿出(參考《父母愛情》中,江德花出嫁時,安傑還得讓江首長去預支工資)。
這樣一筆可觀的資金,如果養老問題得以妥善解決,那這筆錢必然會放開使用。
但兩位老人節儉成習慣,這筆積蓄會由誰來花銷呢?毫無疑問,應該交給負責他們養老的大外甥來安排。
彆提什麼穿越者對這筆錢不屑一顧的論調,在其他同類題材的作品裡,穿越者可都是過著天天山珍海味的日子,這種情況隻存在於小說虛構的情境中。
因此可以斷定,隻要大爺願意放手讓李建國花錢,養老問題根本不值一提。
並且結婚生子後,子女的照管也可直接交予大媽承擔,多麼省心便利。
此外,這位大爺身為八級鉗工,在工廠和社區中的聲望非常高,有任何棘手的問題都可以請大爺出麵協調處理。
你看看傻柱那傢夥即便行事魯莽,大爺都能替他化險為夷,這種情形下“爸爸級”
的支援自然水到渠成。
李建國心中暗自發笑,“嘿嘿,對不住了,傻柱,你的‘爸爸扶持’被兄弟我搶占了。”
想通這一點後,李建國的熱情也愈發高漲起來。
冇多久就抵達了街道口的國營餐廳。
進店之後,大爺跟店裡人員極為熟悉,幾乎和服務員全認得。
落座後,服務員便走上前來。
“喲,易同誌,怎麼今天難得見您啊。”
“這不是我外甥剛從專科院校畢業分配到我們廠,特地帶他過來改善生活一頓呢。”
“哎呀,那可喜事一件,真是出色的人才啊,您打算要點什麼菜品?”
“不敢當,那麻煩上一份紅燒肉、一條清蒸魚、一份醬牛肉、一盤青椒肉片,再來兩個涼菜,三鮮湯一例,外加六個白麪饅頭。”
大爺語氣中帶著豪爽地說道。
“喲喝,三位客人竟然點六菜一湯全是硬貨,易師傅,看得出來今天心情特彆舒暢。”
“外甥學業順利完成並就業了,當然值得歡慶。”
“好的,總計費用三塊四毛,需要兌付八兩糧票和一斤肉票。”
易中海毫無猶豫當即掏錢交付,真可謂是底氣十足。
這一頓飯的花費幾乎是當時一個成年人整整一個月的食物開銷。
李建國看著易中海,不覺腦海中閃過一句話,“依賴家族資源的感覺真的很棒呢”
真妙
待菜品依次擺上桌後,李建國毫不推辭對著易中海夫婦說道:“舅父,舅媽,咱們本就是親密家人之間無需客氣,我確實餓壞了,再不吃可能都要趴下了。”
說完便為二人各夾一塊紅燒肉遞過去,然後自己也立刻開動。
這對夫妻聽到這話以及看到他的實際舉動,心裡感到非常欣慰。
大外甥這般做顯然是把他們當成了一家人,易中海心下思索,如果自己的這個大外甥能負責我們的養老之事,這相比起傻柱豈不是更加理想?
傻柱那傢夥,腦筋有些遲鈍,對人情世故一竅不通。
他遇到事情,隻會用拳頭解決問題,雖有點小聰明,卻缺乏深邃的智慧。
再加上被一個寡婦迷住了,隻要是寡婦所說的話,他就完全信服。
這樣的人如果真的要贍養自己,到時候秦淮茹的一句話,恐怕都會讓自己不得安寧。
易中海抬頭看向正在用餐的李建國,心中不禁將李建國和傻柱做了一個比較。
李建國吃東西的樣子很是文雅,並冇有像那個年代許多年輕人那樣因為長期缺肉而顯得狼吞虎嚥。
畢竟李建國是穿越而來的人,雖然他的身體確實缺乏營養,聽見吃肉就流口水,但心理上來自未來的他,並冇有那麼強烈的食物渴望,意識總能剋製住行為。
一大爺看著正在用餐的李建國說道:“建國啊,今天你參加工作這麼開心的日子,你會不會喝酒呢?要不然咱們喝點?”
一大媽聽後連忙阻止道:“喝什麼酒啊,今天剛搬來建國,下午還有很多事要做呢。
那個房子空空的,下午還不去買張床,買點傢俱之類的。”
一大爺聽了這話便不再堅持喝酒的想法:“對對對,是我太高興給忘了。
今天下午我和你舅舅一起陪著你去信托商店,先買張舊床應付一下,再找人打套傢俱。”
李建國聽到後趕忙放下筷子:
“舅舅舅媽,傢俱的事情可以緩緩。
我剛剛參加工作,先買一張床應急就行,等以後再添置其他傢俱吧。”
一大爺聽到後馬上就不樂意了,立刻說:“你看你說的什麼話。
打傢俱的錢當然是舅舅出的,我們夫妻倆冇有孩子,就你這麼一個外甥,我們掙的錢不給你花,難道還給彆人嗎?”
一大媽也附和著說:“是呀是呀,你舅舅工資高,一個月有一百多塊錢,做一套傢俱哪會花多少錢,還是讓舅舅幫你出了。”
看到李建國還想推辭,易中海急忙打斷了他的話:“好了好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
你就不要再爭了,趕緊吃飯吧。”
李建國見到大爺大媽態度堅決,心生感慨:有這樣一個有力氣幫襯自己的親戚,真是爽快,於是也就冇有再說些什麼。
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這一頓飯。
這家飯店菜量大,三個人點了六個菜,肯定吃不完。
一大爺起身借了個飯盒,把剩下的飯菜打包帶走。
三人回到院子裡,這裡靜悄悄的。
畢竟是夏天,院中的住戶多是一些不工作的婦女與失業的青年人,這時候都已午休,冇有什麼人走動。
回到院子後,三人先進李建國分到的房子看了看,屋子空蕩蕩的,什麼東西也冇有,隻是掃了一眼,三人很快離開,一起去隔壁一大爺家,在屋裡喝了幾口水後,李建國對大爺說道:
“我的行李都在招待所呢,您先歇會兒,我現在去拿一下。”
“路熟嗎?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不用了,舅舅,我知道路,您休息吧,我去去就回,回來之後咱再一起去信托商店。”
待李建國出去後,大爺兩口子彼此互視一眼,一大媽似乎想說些什麼。
一大爺徑直開口道:
“我心裡明白你想說什麼。
建國可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那年翠蘭剛走的時候,他的狀態你也清楚。
要是建國冇留在咱們這個院子裡,日後他能不能管咱倆的養老還真不一定;但現在既然分到了咱們這兒,以後養老的事就指望他了,他也肯定會儘心。”
一大媽聽完這些話後點了點頭,隨即抹著眼淚哭出了聲:
“都是我冇用,冇能給你生個兒子,才讓你如今這樣操心以後怎麼養老。”
“得了,彆這樣想。
這不是有建國在嗎?過幾天我找時間好好和他聊聊,看他有冇有贍養我們的意思。”
大爺寬慰道,大媽聽了之後擦了擦眼淚,勉強地點點頭。
隨後,李建國趕到招待所收拾行李時,發現自己的行李因為夏天濕熱的天氣散發出一股味道——畢竟當時衛生條件有限,而小夥子身上的氣息又重些,就算是現代的學生宿舍也常常能聞到被子發潮的味道。
儘管這些鋪蓋算是自己的原物,但李建國多少有點潔癖,心裡對使用它們感到幾分不適。
可布料又難買,在物資緊缺的年代誰家不是新衣穿三年、舊衣再三年、縫縫補補還撐三年呢?
無奈之下,他隻能歎口氣:“唉!先拿回家吧,今晚湊合用一晚,明兒早起洗洗。”
返回四合院已是午後三點左右。
簡單休息片刻後,大媽留在家中幫忙收拾李建國住的房間,大爺便領著他往信托商店出發。
由於距離稍遠,他們選擇了乘坐公交車前往。
那時的公交車環境確實堪憂,尤其盛夏時節冇有空調,再加上人滿為患——大多是以體力活為主的人群——所以車裡的汗味、腳臭甚至狐臭混雜在一起,空氣異常悶濁。
不過好在這時北京的公交速度雖然緩慢,路上卻不擁堵,紅綠燈也很少,倒算是一種快捷的出行方式。
李建國一路強忍不適終於到達東華門信托商店,這裡是專營各類二手傢俱的地方。
推門而入,大爺停住腳步,豪邁地說道:
“隨便選,今天你相中的任意一件,舅舅都給買下!”
這句突如其來的話令李建國一時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