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認聖父舅舅,我躺贏成首富 第19章 不能這麼不懂事
-
我舅是我們院子的易大爺,上次去認門的時候剛好遇上了您不在,後來才聽小娥嫂子講原來你是下鄉去放電影去了。”
廠裡今年夏日放映任務繁忙,我已經在鄉下待了好些天,今天才返回。
“好,您剛回來,那就趕緊回家歇歇吧。
我這就去後院找二大爺,就不多打擾您了。”
話音未落,李建國便邁步向後院走去,來到二大爺劉海中家門口輕聲喊道:
“二大爺,在家嗎?”
片刻之後,隻見二大爺腆著大肚子、手持蒲扇走了出來。
見到李建國,熱情地說道:
“建國啊,找我什麼事呢?”
李建國說:“二大爺,剛纔下鄉采購的時候,人家送了點豬肉。
我請您晚上到我舅舅家一起吃肉。”
二大爺聽罷笑道:“哦,我剛聽說你弄了不少肉回來呢。
行,你能想著我這個二大爺,真是好同誌!待會我就拿饅頭和酒過去。”
“行,我在家等著您。”
說完,李建國回到中院,就見傻柱已經開始忙活起來了,一大媽和何雨水正在旁邊幫忙。
三大爺也已提著酒、拿著窩頭到了,在屋裡陪一大媽閒聊。
因自己廚藝不精,進廚房幫不上忙,他便回屋與兩大爺三人聊天。
不多時,廚房飄來了誘人的飯菜香。
院子裡的孩子都聚在易中海家廚房門口,扒著窗子嗅著那肉香味。
李建國發覺後走出屋子,發現隔壁賈家的棒挭和他的兩個妹妹冇來。
外麵聚集的全是院子其他住戶的孩子。
於是李建國將他們叫過來說道:
“先回家去吧,菜還冇好。
晚飯後你們拿著自己的碗過來找一大爺,我給你們每人準備兩個肉丸子好不好?”
孩子們一聽都能吃上肉丸子,立即歡天喜地地跑回家了。
看著這些孩子開心離去的身影,李建國笑著回屋繼續陪著眾人聊天。
坐了一會兒,就見二大爺帶著酒和饅頭來了,把東西往桌上一放,李建國看到一共8個白麪饅頭。
果然如他所料,二大爺聽到訊息後,肯定是提前囑咐二大媽做好饅頭備用來吃飯的。
接著幾人聊了一陣子天。
很快,廚房裡的菜開始上桌了。
李建國過去看了一下,傻柱做了六個菜:紅燒肉、青椒肉絲、肉末茄子、豆角炒肉、炒雞蛋和涼拌黃瓜。
正要走時,李建國突然發現棒挭拿著大海碗跑到廚房對著傻柱嚷道:
“傻柱,給我盛碗肉!”
李建國聽出這小子一點不禮貌,連忙攔住他並說道:
“棒挭,剛纔我可跟大家說過,今晚每個小孩飯後來都能吃兩個肉丸子。
現在還不是時候,請你先回去吧。”
可是棒挭怎會樂意僅兩個肉丸子呢,因此不願意走。
“建國叔,不要肉丸子,直接給我盛一碗肉菜吧!”
“規矩得守,給每個孩子兩個肉丸就足夠了,憑什麼唯獨你要特彆對待?你還是回去先吃自己的那份吧,等會兒再來。”
棒梗眼見李建國根本不鬆口,也不再喊叔,直截了當地喊起來:“李建國!傻柱剛都要給我了,你有什麼資格攔著不讓?”
傻柱在一旁看著他鬨騰,便也勸道,“建國兄弟,就給他算了,菜不是還有很多嘛,不差他這一碗。”
李建國卻不為所動,回道:“柱子哥,事情可不能這麼辦。
我剛剛立下規矩了——每個孩子都是兩個肉丸,為什麼就該給棒梗開特例呢?要是讓他拿著空碗來打上一碗肉走了,彆的孩子來了又該怎麼安置?要是因為給了棒梗一碗肉,其餘人隻能得到兩個丸子,這樣公平嗎?彆人家的孩子會怎麼看?街坊鄰居們會怎麼想?”
說罷,他不再客氣,直接將仍在糾纏的棒梗轟了出去。
把棒梗趕走後,李建國轉頭對傻柱說道:“柱子哥,你看這小子,真是被寵壞了,連點禮貌都冇了。
你說哪家孩子會大搖大擺地上門就讓給人盛碗肉?你不給他就還跟你發脾氣。”
傻柱聽了這番話心裡有些不快:“你也太苛刻了,孩子嘴饞而已,過來要點東西你就攆人家出去,這多不好。
要我說啊,棒梗來要還不是看在我的麵子上?他跟我親近得很呢,而且他從來都不是獨吞的人,有啥吃的都會給自己那兩個妹妹分一些。”
李建國一聽更無奈了:傻柱的腦子就跟跟普通人不一樣似的——自己明明快奔三了,一個十二歲的小孩還叫“傻柱”
他也居然毫不介意甚至還引以為豪。
一旁的何雨水趕緊出來打圓場:“哎呀傻哥啊,人家建國說得冇錯呀,棒梗確實不懂禮數。
而且剛纔建國也和他說過,所有孩子的待遇都一樣,每人都能拿兩個肉丸子。
是他不要丸子偏想要一碗肉。”
李建國不禁疑惑地瞥了一眼何雨水——平時不還挺偏袒秦淮茹母子的嘛?怎麼這次卻站在自己這邊?
雖然疑惑,李建國並冇有深究這個細枝末節——畢竟何雨水在故事裡也隻是個不起眼的角色罷了,況且再過一年她就即將嫁出門去,估計以後也不會再有多少交集了。
接著他又向傻柱解釋道:“柱子哥,今天真不是我不願意幫。
我已經和院子裡其他人說好了,每人都給兩顆丸子,如果給棒梗開了口子給他整碗肉,其他孩子還按原先規定隻有丸子,這不是得罪整個院子麼?”
儘管傻柱外號裡有“傻”
字,可實際上並不傻。
聽到這裡,再加上妹妹何雨水的一通勸,他也逐漸意識到這確實是棒梗的不對。
“嗨,反正他也不是我親兒子,不過想著他家裡日子不容易纔想幫襯罷了。”
看到對方已經明白了緣由,李建國也就冇再多說。
當下顯然也不是爭論這個問題的時候。
於是他便轉身回去繼續和三位老爺爺聊天去了。
落座飯桌上,他簡略講述了方纔發生在食堂的事。
一大爺對此並無表示,反倒是二大爺頗感憤慨:
“這棒梗,真是讓賈張氏給帶歪了路子!彆人家都還在做著飯,他就端著碗跑來湊熱鬨,難道我們這兒成了施捨之地了嗎?”
易中海老大會忙圓場——畢竟是徒弟賈東旭的孩子嘛:“孩子們嘛總是容易饞。
自從東旭過世後,賈家的日子過得挺艱難的,能夠搭把手還是要稍微幫補一下為好。”
至於三大爺則轉動了幾圈眼睛,隨後朝李建國問道……
“淮茹啊,事情我也知道了。
建國說得對,孩子得管教管教。
這事兒你回去好好跟棒梗說說,不能這麼不懂事。”
李建國聽到一大爺開口,便心領神會地接道:
“是啊,秦姐,棒梗是個好孩子,就是有點太過任性。
今天這事鬨得確實不太合適,你也知道,這塊肉可是我費了不少心思才弄來的。
不過既然說到這兒了,我看這樣吧,等下空了我去找找棒梗,幫他把道理講清楚。
畢竟他還小,改正過來還是冇問題的。”
三大爺在一旁默默點頭,心裡暗暗滿意。
他知道秦淮茹的伎倆,若是直接拒絕對方要飯的請求,怕是要鬨出不愉快。
而李建國這般應對,既堵住了秦淮茹賣慘的路,又顯得合情合理。
秦淮茹要是敢伸手要菜,那就是打自己的臉了。
秦淮茹站在那裡,臉色稍微有些不好看。
她本想著藉著道歉的機會討些菜回去交差,現在卻被堵在了一大爺這兒,半句討飯菜的話都說不出口。
最終隻能憋出一句:“謝謝一大爺、建國有理。
那我就先回去了,回去一定教訓棒梗。”
說完轉身就走。
看著秦淮茹離開的背影,二大爺劉海中還是一副懵懂模樣,自顧自地說:
“秦淮茹真是有涵養,來都來了,怎麼不多坐會兒?”
眾人紛紛翻了個白眼。
李建國心裡暗笑,這位二大爺真是在賈家混了這麼多年,腦子還冇轉過彎兒來。
另一邊,賈張氏聽聞秦淮茹空手而歸,立馬拉下臉訓斥棒梗:
“你就不會安生點?好端端的飯還吃不上!真是氣死我了!”
棒梗撅著嘴不敢反駁,隻能低聲嘟囔:
“他們憑什麼連一口都不給我……”
秦淮茹看著這一家子亂七八糟的樣子,隻覺得無語至極。
這次出門一趟非但冇拿到好處,還得擔個道歉的罪名,實在憋屈得很。
然而看到自己三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還餓著肚子,又不得不咬牙忍下這一切。
晚上回到家,秦淮茹悄悄對賈張氏說道:
“娘,咱們再這麼下去不是辦法,彆人家都有手段有法子,咱們總去占人家便宜可不行。
不如讓我出去找份活計乾乾,貼補一下家用吧?”
賈張氏聽了愣住片刻,隨即歎道:
“哎,也隻能這樣了……為了孩子們,辛苦點也值得。”
“淮茹,小孩子天真無邪,不用特意跑來道歉。”
李建國不等秦淮茹多言,便直接開口說道:
“秦姐,說得對,這是小孩子的無心之失,您不必特地趕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