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是,他們怎麼敢的啊 第31章 進村
挺好。總不能把孝敬老人的活兒,都丟給你小舅一個人吧?”
跟在後頭的小舅舅李長文一聽,立刻張嘴就來:
“你可拉倒吧!說得好像爹孃離了你就活不成似的。
你出門讀書那些年,不還是我跟婉儀伺-候著?
缺了二老吃的還是缺了他們穿的?”
李長武笑了笑,沒再說話。
土改前,他確實有出去工作的想法。
可後來,幾個哥哥的死訊陸續傳回來,李家就剩下他們兄妹三人,妹妹秀禾又嫁得遠。
他這個當大哥的,要是不在跟前看著點,老七(李長文)那火爆脾氣,守著二老難免被人欺負。
所以他才留了下來,兄弟倆守望相助,纔是正理。
再說,他也不是完全靠地裡那點收成過活。
這些年,他在報紙上發表了不少文章,稿費加起來,也不比城裡工人差多少。
幾個兒女和侄子侄女,都養得白白胖胖,他覺得挺好。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到了山口。
山口搭了個簡易的崗哨,兩個身背長槍的民兵隊員正靠著樹乾聊天。
見到他們大包小包地上山,立刻警惕地站直了身子,過來盤問。
當看清是李長武時,其中一個年輕人立刻露出了尊敬的神色,立正站好:“先生好。”
早年李長武當過一段時間教書先生。
李長武和顏悅色地跟他聊了兩句,問他最近有沒有繼續讀書。
見兩人麵露尷尬,依舊語重心長地勸道:
“知識是進步的階梯,多讀點書,總歸是有用處的。
起碼日後寫個信、讀個報,不用求著彆人代勞,不是?”
李長文則從頭到尾麵無表情,他跟下李村的一些同齡人關係極差,從小打到大的仇,其中可能就包括眼前這倆人的父輩。
他懶得搭話,單手將沉重的自行車連同上麵掛著的鍋碗瓢盆一把抱起,繞過交談的幾人,徑直從旁邊走了過去。
李長武在兩個村子裡的人緣都極好,一路上,不管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光屁股的娃娃,見到他都會主動打招呼。
經過兩個村子中間那片金黃的稻田時,更是有十幾個孩子從田埂上衝了過來,圍著他“大太爺長、大太爺短”地叫個不停。
大舅媽鄭秋月也不小氣,從兜裡抓出一大把水果糖,捧在手裡,孩子們立刻歡呼著一擁而上,分搶了起來。
這時,一個駝著背、滿臉褶子的老頭拄著根木棍,從田埂另一頭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李長武見到他,主動從兜裡掏出煙遞了過去。
“喲,帶過濾嘴的?好東西!”老頭眼睛一亮。
李長武笑了笑,直接把剩下的半包都塞進了對方的上衣口袋裡,囑咐道:
“少抽點,都一把年紀了。”
老頭呲著一口大黑牙,笑得合不攏嘴:
“還是本家兄弟敞亮!老咯,今年七十咯!
都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快活一天是一天呐!”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李長武身後的方源身上:
“哎喲,這是哪家的公子哥兒?長得可真俊!”
又看了看旁邊的婁曉月姐妹,嘖嘖稱奇:“這兩個小姑娘也水靈得很呐!”
李長武笑著給他介紹:
“我外甥,秀禾家的,叫方源。
之前來過幾次的。”
又準備給方源他們介紹這老頭。話還沒說完,那老頭竟一把摘下頭上的破草帽,哈著腰道:
“怪我,怪我,人老了記性不好。
叫我大哥就行!
我是二房的老大,李勝貴!”
李家在此地開枝散葉,共分三房。
這李勝貴確實是二房的老大,隻不過輩分比李長武兄弟倆要低上一輩。
方源笑著從兜裡抓了一把“大白兔”奶糖遞過去,客氣地喊了聲:
“勝貴大哥,拿著給晚輩甜甜嘴兒。”
老頭笑嗬嗬地接了糖,寶貝似的揣進懷裡,嘴裡直誇:
“到底是城裡來的,就是大方!”
然後,他纔像恍然大悟一樣,擺擺手道:
“不耽誤你們回家了,中午記得到食堂吃飯啊!”
說完,便又貓著腰,拄著棍子,心滿意足地溜達著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