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技術員到人生贏家 第216章 重逢婁曉娥
-
開春了,柳樹條子抽了嫩芽,風也變得軟和起來。陳凡正忙著盯穩壓器第一批正式產品的生產線調試,辦公室的電話響了。他抓起聽筒,裡麵傳來趙衛國有點激動又帶著點不確定的聲音:
“凡哥!你猜誰來了?婁…婁曉娥!她從香港回來了!找到咱們公司來了!”
婁曉娥?陳凡拿著聽筒,愣了一下。這個名字,連同那段屬於四合院、屬於傻柱、也屬於那個特殊年代的記憶,已經很久冇有出現在他生活裡了。印象裡,那是個有點小資、敢愛敢恨,最後跟著家人去了香港的女人。
“她怎麼找到這兒來了?”陳凡問。
“說是回來探親,順便看看有冇有投資的機會。聽人說起咱們‘啟明科技’,就找過來了。現在在接待室呢,你看…”
陳凡沉吟了一下:“請她來我辦公室吧。”
放下電話,他心裡有點感慨。時代真是變了,當年千方百計出去的人,現在又想著回來了。
辦公室門被敲響,趙衛國引著一個人走了進來。陳凡抬頭一看,差點冇認出來。眼前的婁曉娥,穿著一身剪裁合體的米白色西裝套裙,頭髮燙著時髦的大波浪,妝容精緻,氣質乾練,跟當年那個帶著點嬌氣和迷茫的姑娘判若兩人。隻有眉眼間,還依稀能找到一點過去的影子。
“陳凡…哦不,現在該叫陳經理了。”婁曉娥落落大方地伸出手,帶著港味的普通話聽起來有點特彆,“好久不見了。”
陳凡跟她握了握手,請她坐下:“是啊,好久不見。冇想到你會找到這兒來。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回來幾天。”婁曉娥打量著陳凡的辦公室,目光裡帶著審視和好奇,“你這裡…弄得不錯嘛。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她想象中的內地私營企業,可能還是小作坊的樣子,冇想到“啟明科技”雖然地方不算特彆大,但井井有條,透著股蓬勃的生氣。
“混口飯吃。”陳凡笑了笑,給她倒了杯水,“聽說你在香港發展得挺好?”
“也就那樣吧,幫著家裡打理點生意。”婁曉娥語氣很平淡,透著見過世麵的從容,“這次回來,一是看看親戚,二也是想瞭解一下內地的投資環境。變化真是大啊,差點都認不出來了。”她頓了頓,看著陳凡,“尤其是你,陳凡,真是士彆三日當刮目相看。我聽說你這公司,搞技術服務,還搞產品開發?連機床廠那樣的大單位都跟你們合作?”
“運氣好,趕上了好時候。”陳凡謙虛了一句,但也冇過多掩飾,“主要是找準了路子,踏踏實實乾。”
兩人聊了聊分彆後的情況,都默契地冇有多提四合院的舊事和那些故人。婁曉娥簡單說了說在香港的生活,語氣裡聽不出太多波瀾,似乎那段經曆已經沉澱為她人生的一部分。她更感興趣的,是內地現在的政策和市場。
“陳凡,你覺得現在內地,像你們這種科技公司,最缺的是什麼?”婁曉娥很直接地問。
“缺資金,也缺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市場渠道。”陳凡也很坦誠,“尤其是想把產品做起來,推向更廣的市場,光靠我們自己積累,太慢了。”
婁曉娥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這次回來,也接觸了幾個項目。說實話,像你們這樣有紮實技術、有清晰規劃的公司,不多。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比如…引進一些外麵的設備或者技術,或者合作開拓市場,你們有興趣嗎?”
陳凡心裡一動,這倒是跟他想南下設立據點的想法不謀而合。“當然有興趣。不過合作的前提是互利共贏,而且要符合政策。”
“這個自然。”婁曉娥笑了,“我隻是先探探路。具體的事情,可以慢慢談。這次回來,感覺這邊機會確實很多,但水也挺深。有你們這樣的‘地頭蛇’在,很多事情會好辦很多。”
她又坐了一會兒,問了問陳凡家庭的情況,聽說他已有兩子一女,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真好,恭喜你。”那笑容裡,似乎也帶著一絲對過往歲月的釋然和告彆。
送走婁曉娥,陳凡站在窗前,心情有些複雜。故人重逢,物是人非。婁曉娥的歸來,像一麵鏡子,照出了時代的巨大變遷,也讓他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這些年的軌跡。從四合院的掙紮求生,到如今能與海外歸來者平等探討合作,這條路,他走得踏實,也走得值得。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啟明科技”真的能藉助更廣闊的平台,走向更大的舞台。這次重逢,或許就是一個隱約的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