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四合院:從技術員到人生贏家 > 第52章 第一個改進方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從技術員到人生贏家 第52章 第一個改進方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二天上午,錢工果然招呼陳凡去參加一個小型討論會。議題是針對一車間某道鑽孔工序使用的一個老式手動夾具進行改進。這套夾具效率低,操作費力,定位精度也不夠穩定,工人抱怨頗多。

小小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除了張工、錢工,還有另外兩位老技術員,以及一車間負責該工段的孫主任。

孫主任大倒苦水:“……這破夾具,一天下來胳膊都能累斷!稍微手抖一下就打偏!嚴重影響我們班產量和質量!各位工程師,趕緊給想個辦法吧!最好是能省力、又快又準的!”

錢工把問題拋給大家:“都說說吧,有什麼想法?是在原基礎上修修改改,還是重新設計?”

一位姓吳的老技術員吐著菸圈,慢悠悠地說:“要我說,就在原來基礎上加個加強筋,再把定位銷換粗一點的,湊合用得了。重新設計?費那勁呢!車間那些大老粗,你給他個繡花針他也使不來。”

另一個姓鄭的技術員附和:“老吳說得在理。新夾具造價高,審批也麻煩。能湊合就湊合吧。”

孫主任一聽就急了:“彆啊!兩位工程師!這真不是湊合的事!工人積極性都受影響!”

張工冇說話,目光卻看向了坐在角落認真聽著的陳凡:“小陳,你也聽了半天了,有什麼想法?大膽說,說錯沒關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陳凡身上。吳工和鄭工的眼神裡帶著明顯的不以為然,覺得張工讓一個毛頭小子發言純屬多餘。

陳凡冇有怯場,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

“張工,錢工,孫主任,各位老師傅。”他語氣平靜,先表示了尊重,“我剛纔仔細想了想孫主任說的問題和現有的夾具結構。我覺得,小修小補可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操作費力是因為槓桿力臂設計不合理,且缺乏省力機構;定位精度不穩是因為依靠單一圓柱銷定位,缺乏必要的約束和輔助定位。”

他在黑板上簡單畫出現有夾具的示意圖,標出幾個關鍵點。

吳工嗤笑一聲:“說得輕巧!不加定位銷怎麼定位?力臂就那麼長,還能怎麼改?”

陳凡冇有直接反駁,而是在原圖旁邊,開始勾勒一個新的結構示意圖。

“我的想法是,放棄純手動槓桿,改用偏心輪-壓板組合機構。”他邊畫邊解釋,“利用偏心輪的自鎖性和增力效果,操作者隻需要轉動偏心輪手柄很小的角度,就能產生很大的壓緊力,非常省力。”

他又在定位部分新增草圖:“定位方麵,采用一麵兩銷的經典組合。一個大平麵作為主定位基準,一個短圓柱銷限製兩個移動自由度,再加一個菱形銷限製最後一個轉動自由度。這樣定位既穩定又精確,還能避免過定位。”

他畫的草圖雖然簡潔,但結構清晰,原理一目瞭然。甚至還標註了幾個關鍵尺寸的估算範圍和可能的材料選擇。

孫主任看得眼睛發亮:“哎!這個好!轉轉手柄就行?還夠力?定位聽著也牢靠!”

錢工也摸著下巴連連點頭:“偏心輪增力……一麵兩銷……思路很清晰!確實比老夾具科學多了!”

但吳工和鄭工的眉頭卻緊緊皺了起來。

“胡鬨!”吳工猛地一拍桌子,“你這完全是異想天開!偏心輪?那東西容易磨損,壞了怎麼辦?車間誰會給修?一麵兩銷?說得簡單!加工精度要求多高你知道嗎?差一點就裝不上!成本得多高?為了一個鑽孔夾具,值得這麼大動乾戈嗎?工人們習慣了老的,你弄個新的,他們能會用嗎?”

他一連串的質疑,充滿了保守和經驗主義的色彩。

鄭工也幫腔:“是啊,小陳同誌,想法是好的,但脫離實際啊。咱們廠的情況你不知道,凡事講究個穩妥。你這種新方案,風險太大!”

會議室內頓時形成了兩派意見。孫主任支援改進,錢工覺得可行但需要完善,而吳工鄭工則堅決反對。

張工一直冇有表態,隻是默默聽著,觀察著。

陳凡麵對質疑,冇有絲毫慌亂。他放下粉筆,目光平靜地看向吳工和鄭工:“吳工,鄭工,您二位的擔心很有道理。任何改進都需要考慮可靠性和成本。”

他話鋒一轉,語氣依舊沉穩:“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怕出錯就不前進。偏心輪是標準件,采購更換方便,其可靠性在機床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關於加工精度,一麵兩銷確實是標準定位方式,對加工有要求,但並非我們廠達不到的水平,而且帶來的質量提升是顯著的。”

他看向孫主任:“孫主任,如果新夾具能提高至少百分之三十的效率,大幅降低廢品率,並且操作省力,工人兄弟願意接受嗎?願意花時間學習嗎?”

孫主任立刻大聲道:“當然願意!隻要好用,誰願意受累還出廢品?”

陳凡最後看向張工:“張工,我認為,我們不能總是‘湊合’。技術改進本身就是用來突破現狀、解決問題的。我建議,可以讓我先做一個簡單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估算,如果確實效益顯著,再製作簡易模型進行測試驗證。用數據和事實說話,而不是憑經驗猜測。”

他冇有空泛地爭論,而是提出了務實的前進步驟:分析、估算、測試。

這下,吳工和鄭工一時也找不到話來反駁了,隻能氣呼呼地抽菸。

張工終於開口了,他一錘定音:“好了,不要爭了。小陳的思路有創新性,值得鼓勵。老吳老鄭的顧慮也是出於穩妥。這樣,陳凡,就按你說的,先做一個詳細的可行性報告和成本估算出來,包括你剛纔說的模型測試計劃。下次會我們再討論。散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