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技術員到人生贏家 第15章 技術科的認可
-
第二天一到技術科,陳凡就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張工交給他一批新的俄文技術資料,要求他儘快翻譯整理出來,這批資料關係到廠裡一個新項目的立項。
資料專業性強,術語繁多,還有很多手寫的註釋,翻譯難度很大。
陳凡埋頭苦乾,查閱詞典,請教張工,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冇有。他的語言基礎加上工程師的思維模式,使得他翻譯出來的文稿不僅準確,而且符閤中文的技術表達習慣。
在整理到一套關於齒輪熱處理工藝的圖紙時,陳凡忽然停了下來。他仔細比對著俄文原稿、圖紙上的參數和自己翻譯過來的中文說明,眉頭越皺越緊。
不對!
有一處關鍵參數在翻譯稿中和圖紙標註似乎存在細微的出入!原文用的一個詞有“極限強度”的含義,但通常在某些語境下也會被不太嚴謹地譯為“抗拉強度”,雖然關聯,但數值和意義有差彆。而圖紙上標註的數值,更像是基於“極限強度”來設定的。
如果按照通常的“抗拉強度”來理解並指導生產,可能會導致熱處理工藝選擇不當,影響齒輪的最終效能和使用壽命!
這可是個大問題!
陳凡冇有立刻聲張,而是又反覆覈對了幾遍原文、詞典和相關的技術標準,確認自己的懷疑是正確的。
他深吸一口氣,拿著資料走到張工辦公桌前:“張工,打擾一下,這個地方的翻譯,我有點疑問。”
張工從一堆圖紙中抬起頭,推了推老花鏡:“哦?小陳啊,什麼地方?”
陳凡將資料鋪開,指著那處參數,將自己的發現和分析條理清晰地說了一遍:“……所以,我認為這裡應該嚴格按照‘極限強度’來理解和翻譯,並建議覈對一下後續的設計參數是否是基於這個值進行的。否則可能會存在隱患。”
張工聽完,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他拿起放大鏡,仔細地看著原文和圖紙,又翻出另一本更專業的俄德技術詞典查證了一下。
片刻之後,他放下放大鏡,長長地籲了口氣,眼神複雜地看著陳凡,有驚訝,更有讚賞。
“小陳啊……你說得對!非常對!”張工的語氣帶著一絲後怕和慶幸,“這是我之前的疏忽,差點釀成大錯!這個參數一旦弄錯,整套齒輪的效能都會下降,裝到設備上就是重大隱患!好!很好!你不僅翻譯得準確,這技術敏感性,更是了不起!”
這是張工第一次如此直接和高度地表揚陳凡。
陳凡心裡也鬆了口氣,謙遜地說:“張工您過獎了,我也是碰巧多想了點,就怕理解錯了耽誤項目。”
“不!這不是碰巧!”張工斬釘截鐵地說,“這是嚴謹!是負責!是技術工作者最寶貴的品質!小陳,你很好,真的很好!”
他拍了拍陳凡的肩膀:“這批資料很重要,也很急,但我現在更放心交給你了。你就按照你的理解來翻譯校對,遇到任何拿不準的,隨時來問我!”
“是!張工,我一定儘全力!”陳凡鄭重承諾。
經過這件事,張工對陳凡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之前更多是欣賞和培養,現在則多了幾分真正的信任和倚重。技術科裡其他原本對陳凡有些輕視的老技術員,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幾分尊重。
實力,永遠是贏得認可的最快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