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從民國三十年開始! 第536章 商量婚事
於母聽見秦淮茹說的話,心裡倒是一喜,眼前的這位女同誌倒是個聰明的,這才說幾句話的功夫,就把自己的來意給猜了出來。
“是啊,我有個親戚,就是想打聽一下,這院裡麵的小夥子,據說是姓許,還是個什麼軋鋼廠的電影放映員。”
秦淮茹聽見這話,倒是打量了一下於母,還和印象中那天於莉的樣貌對比了一下,這才發現兩人還挺像,心裡想著:這哪裡是什麼親戚,分明應該是於莉的老孃才對。
隻是這樣一來,自己說話就要有技巧一些。
於母看著眼前年輕的婦人,還挺著個大肚子,一直沒有說話,她從兜裡掏出來幾顆糖來:“同誌,您甜甜嘴,給好好說說。”
她放進了秦淮茹的手裡麵。
而秦淮茹想了一下還是說道:“這,這件事情我還真不知道怎麼說起,之前這個許大茂吧,也有人來打聽過。”
“但是後來沒成,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娘,您想啊,這許大茂是正式工,又是放電影的,這平時啊,還能從鄉下帶東西,多好的條件。”
“那要是沒點啥,也不至於23歲還沒結婚不是。”
“當然我也不是說啥怪話,就是想著您還是多打聽一下。”
於母聽見這些話,心裡有些涼,她仔細想了一下剛剛秦淮茹說的話,這許大茂要是真沒點問題,能看上自己家莉莉?
自己的閨女,雖然說長得還可以,但是沒有工作,這個是硬傷,再就是學曆也不是很高,雖然說夠用。
莫不是許大茂這小子打算玩玩而已,她的心糾結起來。
秦淮茹看著於母的表情,知道她是懷疑起來,於是又說道:“大娘,這事情您可以多瞭解一下,我也不是那背後說人的人,您可以打聽一下,之前和這個許大茂相過親的那家人,到底是情況。”
兩人聊完天,於母這纔有些恍惚地走回家。
晚上易家。
羅東旭今天是在易中海家裡吃飯,他還專門提了些東西,是牛嬌嬌買給易中海和萬翠蘭的。
“大姨,姨夫,這是嬌嬌給您二位買的點心。”
他說完這話,把點心放到了桌子上,接著臉色有些微紅地說道:“大姨,嬌嬌說想來咱們家一趟。”
萬翠蘭聽見這話,立馬高興起來,接著反應過來,拍了一下自己侄子:“東旭,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哪裡有女方先上門的道理。”
“你這樣,明天你去和嬌嬌說,先去她們家,要讓他們家看到誠意,這自古男方都是要主動的。”
易中海也點頭附和著說道:“東旭,這事情我讚成你大姨的,至於要買的東西,叫你大姨去買就是。”
“還有中人的話,可以叫院裡你唐姨,她在街道辦工作,也不算丟了你的麵子。”
萬翠蘭看著自己男人,知道這是為自己侄子好,於是點點頭:“你要聽你姨父的,這件事情就按照我們倆說的來。”
羅東旭撓了撓頭,他是真不知道,畢竟小夥子娶媳婦兒,也是第一次。
星期天的早上。
唐易雲換過一身新衣服,精精神神的,生怕丟了大院裡麵的麵子,還特意找齊安安看了看。
“安安,媽這一身還妥當吧?”
齊安安看了一眼,接著才笑嗬嗬地說道:“當然妥當了,一看就很有氣質。”
唐易雲聽見自己兒媳婦說的話:“我這還是第一次陪同男方上門,這算是一次寶貴的經驗。”
門口傳來敲門聲。
“易雲,你準備好了沒?”
唐易雲叮囑著自己兒媳婦:“安安,待會柱子就回來,你什麼活都不用乾,我去了就回來。”
齊安安現在可是全家的保護物件,所以家裡必須要留一個人。
她笑著回應道:“媽,您就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我這在等您的好訊息,到時候您可得好好和我講講。”
唐易雲開啟了門。
萬翠蘭朝著裡麵看了看,有些羨慕地看著齊安安的肚子,不過一想到羅東旭很快會結婚,然後也會生小孩,內心還是挺歡喜的。
“易雲,你放心,待會我叫老太太也到你們家,她會盯著的,到時候有點什麼事情,她老人家會第一時間招呼。”
她是知道何家有多寶貝齊安安,所以早就做了安排。
三人買了些禮物。
牛嬌嬌今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這可算是自由戀愛,她心裡還是挺高興的,而且婚後她早就想好了,搬出來住,屠宰場有分房的資格,結婚隻會是加分項。
眾人進屋之後,先是雞蛋茶招呼。
幾人坐定。
唐易雲先是開口:“牛同誌,東旭這孩子目前是在軋鋼廠保衛科工作,這一點說起來還是嬌嬌幫的忙。”
“這說明啊,兩人這是早就定好的緣分。”
“這彩禮,羅家這邊提的是101,也取個好兆頭,百裡挑一的意思。”
“至於其他的問題,您這邊看還有什麼要求沒有。”
牛父心裡還是挺滿意,上個月鄰居家姑娘提親,男方上門就是兩包點心和一包糖,今天自己家這場麵,有煙有酒,這可是好東西。
主要是羅東旭的姨父是高階技工,這可是場麵上的人物。
他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這彩禮什麼的,你們願意給,到時候嬌嬌全部帶回去,我們牛家不是那賣閨女的人家。”
“但是有一點,嬌嬌在屠宰場工作了很長時間,這廠裡麵有分房的指標,結婚之後,這房子。”
羅東旭聽見這話,趕忙說道:“我願意搬家。”
實際上他也聽牛嬌嬌說過,她還和院裡的閆解成相過親,那這樣一來的話,見麵肯定會尷尬,還是搬出來好一些。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租的,我們軋鋼廠的房子指標不好弄,而且我也是剛剛轉正。”
唐易雲則是在一旁說道:“這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分開住矛盾還少,我們家也是這樣,我兒子和兒媳就是分開住的。”
“高興了,我就過去吃頓飯,自己家也能做,這樣矛盾少。”
牛母聽後笑著說道:“還是唐同誌想得開,其他的事情,我們也沒有什麼說的,酒席的話,我們負責。”
“主要是我們家有這個關係,肉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