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四合院:何雨柱從1948開始 > 第64章 大公無私何師傅!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何雨柱從1948開始 第64章 大公無私何師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賈張氏的想法,何雨柱不得而知。

她有白眼狼的屬性,何雨柱自然會心存提防,而且何雨柱也不覺得賈張氏能成什麼大事,她如果太想進步,走到不屬於她的位置,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何雨柱隻要按照自己製定的計劃一步步的走,賈張氏根本掀不起什麼浪花!

大軍正式進城的第二天,政府和軍管會就開始正式對外辦公了,北平冇有做張燈結綵的工作,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城市的建設中。

對北平城的百姓進行摸底,對街道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摸底調研,找出問題的關鍵,清理城市垃圾、打擊黑惡勢力、地痞流氓,回覆民生秩序、恢複工廠生產等等一係列城市管理需要麵臨的問題,如此複雜的工作,都需要穩步推進。

這個時候,賈張氏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她帶著兩名軍管會的同誌,對青雲衚衕和南鑼鼓巷、蓑衣衚衕等幾個衚衕進行摸底,每到一家,賈張氏就像巡閱一般,每進入一個院子,都把頭抬的高高的。

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冇等常真和潘鬆年這兩位軍官乾部問,她就率先要求彆人把姓名籍貫家裡幾口人說一遍,再說說有什麼困難……

這些都是賈張氏跟著常真、潘鬆年,記住了兩人問話的方式,然後就代替兩人去問……一開始還好好地,常真和潘鬆年還以為是賈張氏擁護的熱情,也願意帶著她去衚衕挨家挨戶走訪。

可逐漸的他們就發現不對味了。

雖然賈張氏挨家挨戶問的問題和他們問的都相同,但從賈張氏口中說出來的,味道怎麼都覺得不對。

像是……頤指氣使,態度很傲慢。

常真和潘鬆年對賈張氏的態度問題並不喜歡,他們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怎麼能高高在上呢?

為了不打擊賈張氏的熱情,常真提醒賈張氏,要她注意工作時的態度,要站在服務的角度上和老百姓溝通。

賈張氏現在哪裡還聽得進去?

你們說啥我說啥,哪裡不一樣了?

這不是雞蛋裡麵挑骨頭——找茬嘛!

“常同誌、潘同誌,你們不知道,這衚衕裡啊,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有些人看上去人模狗樣,其實一肚子壞水……哼哼!”

賈張氏也不指名道姓,一副我知道你們不知道、你們被騙了彆怪我……然後常真和潘鬆年就被拿捏住了。

他們想儘快完成街道安排的工作,可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何大清顯得很木訥,沉默寡言,隻管做飯、打掃衛生這樣的辛苦活。

何雨柱……他作為團員,已經被軍管會的人喊走,和全城的六千多名團員一起打掃衛生。

那該去找誰呢?

常真、潘鬆年不由得惆悵起來……真冇人用啊!

還有**前麵的廣場上,地麵上坑坑窪窪不說,同樣雜草叢生,有些地方的雜草比人都高,這也需要及時清理出去。

就這樣,何雨柱作為一名團員被喊去參加義務勞動。

整天乾的昏天黑地。

這是何雨柱自己選擇的路,他雖然不想乾活,但生活在這個時代,他必須要融入到這個時代中。

就像他準備走記者這條路,腦海中的很多東西在這個時代並不方便說,他隻能不停地進行學習,補充知識,儘可能的融入到這個時代之中。

……

常真和潘鬆年結束一天工作,回到住所,最後都選擇了沉默。

相較於身體上的累,心理上的疲憊讓他們受不了。

尤其是賈張氏,她在工作中夾雜了太多個人情緒,對其他家庭指指點點,彷彿她是主事、常真和潘鬆年是跟班似得。

而且現在還不好甩開,萬一讓領導知道,落下個不團結百姓的罵名,那以後開展工作就更麻煩了。

潘鬆年是個急脾氣,相較於常真考慮周全,他更想直接解決問題:“張花菊的問題很嚴重,她如果再帶著我們去挨家挨戶走訪,冇等我們調查完,名聲就臭了!衚衕裡的事,還是得找何大清同誌。”

“好!”

常真也答應下來,去找何大清。

去了廚房,看見兩個戰士正在和何大清掰扯:“何師傅,您彆加葷油了,這不是我們配給的糧食,如果被首長知道,我們會被批評的,這已經犯紀律了。”

“犯紀律?犯啥紀律?”

何大清顯得很生氣,“我冇偷冇搶,從家裡拿點油炒菜怎麼了?就你們規矩多?規矩多就能不管自己的身體嗎?你看看你們每天的工作量,再看你們吃的啥?鹹菜、窩頭、小米飯……夠誰吃的?做飯是我的事,你們都不許管!”

“……”

看看何大清,再看看賈張氏!

常真和潘鬆年立刻覺得高下立判。

“何師傅,真彆再加彆的菜了,我們有紀律,真不能要!”

常真和潘鬆年走進廚房,問道撲鼻的辣椒炒鹹菜的味道,不由得嚥了口唾沫。

但不得不承認,何大清做飯是真的香。

其實,接管乾部是不允許配廚師的,但考慮到北平和平解放前何大清為五中組織做出的貢獻,再加上他是老北平人,在附近幾個衚衕留下了好名聲,他的加入對治理街道很有幫助,所以就以乾部的身份被吸納進接管隊伍中。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