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淮茹笑夫,謝不嫁之恩 第316章 三大爺,自行車不賣
於是,李子民一臉高興地接受了。就是農業部獎勵的自行車有點坑,他有自行車又獎勵一輛自行車?
這是,
哪個領導拍腦袋決定的?
“子民,經過廠領導研究決定提拔你為高階工。等康複了,回到廠裡享受高階工待遇。”
楊廠長笑眯眯道:
“李子民,你少走了一二十年的路。軋鋼廠的高階工屈指可數,代表了最高榮譽,那是無上光榮!”
李子民撇了撇嘴。
光榮嗎?易中海光榮成了太監。
再說了。
後續八級工資製出來後,和現在的職稱掛鉤。萬一給他定成了七級,八級工再調去大西北。
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李子民辛辛苦苦打一個月螺絲,掙個百八十塊。還不如陳雪茹給的零花錢,就沒打算回去打螺絲。
“李子民,你不樂意?”
大領導看出李子民不情願。
“大領導,我在軋鋼廠沒上滿一個月班。靠幾個小發明,楊廠長給我評高階工不合適。”
“會讓老員工寒心的。”
大領導笑了笑。
“小楊,我就說李子民不中意。人家有媳婦養著,你還不如來實際的少整虛頭巴腦的東西。”
楊廠長一臉尷尬。
大領導和他打賭,他給予的獎勵對方不想要。果然,讓大領導說中了。
“李子民,那你想要什麼?”
楊廠長問道。
李子民板著臉,一臉嚴肅道:“楊廠長,我能為軋鋼廠做出一份貢獻那是我的榮幸。”
“我啥也不要!”
不等楊廠長說話,大領導大笑:
“你小子,真是滑不溜秋的。我要不好好獎勵你,寒了你的心,肯定要被農業部挖走了。”
“知道你好這一口,給你搞了一箱。”
說著,
大領導的司機將擱在門口的紙箱子開啟,居然有一箱子華子。
李子民粗略一數,至少有二十多條。他辛辛苦苦幫李主任平事,掏空李主任的家底也就搞了三條。
要麼說,
大領導能當上大領導,這格局就夠某人受用一輩子了。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是真誠。
“大領導,那怎麼好意思呢。”
楊廠長眼皮子抖了抖。
李子民嘴上客氣,手卻很誠實。
話沒說完,
就將一箱子華子搬進了房間。
“李子民,廠裡決定獎勵你兩百塊。我知道你不缺錢,但是我們的一片心意也希望你再接再厲搞發明”
轎車上。
“小楊,做人做事要大氣。”
大領導沒頭沒尾地來了一句話。瞬間,讓楊廠長尷尬了。
“大領導,我”
大領導擺了擺手,道:“說到底,人家不欠軋鋼廠什麼。今後啊,有關李子民的任何訊息。”
“都要跟我彙報。”
楊廠長汗流浹背。
來之前,大領導視察了一下軋鋼廠。還單獨找了七車間幾個工人,張主任談過話。
恐怕,
聽到了一些對他不利的訊息。
“看看人家農業部又是聘請技術員拿津貼,又是送自行車。萬一被撬走,那可是軋鋼廠的重大損失。”
“這次,軋鋼廠又能開三條生產線。李子民功不可沒啊”
大領導有些不滿。
楊廠長擦了一把額頭的冷汗,忙不迭地點頭。
“京茹,不錯喲。”
李子民掐了掐秦京茹的小臉蛋,誇道:“家裡來客人,又是端茶,又是給瓜子。”
“沒給我丟人。”
秦京茹來不及高興。
看到閻埠貴湊了進來,連忙將桌上剩的瓜子,點心端回了房間。
“李子民,大領導是不是忘了自行車?”
等李子民出門一看。
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自行車停放在門口。原來,馬局長直接帶來了。
“三大爺,這是大領導他們獎勵給我的自行車。”
話落,
湊熱哄的住戶一個個倒吸一口涼氣,反應最大的是賈張氏。
“什麼?又送自行車?”
賈張氏眼珠子都紅了。
張口就說:
“李子民,反正你也用不上。就衝你和淮茹的關係,要不送給我們吧?”
李子民一樂。
許久沒收拾賈張氏,賈張氏覺得自己又行了嗎?
“賈張氏,這可是一輛自行車呢!擱外麵賣一百六七十塊錢,關鍵是,有錢還特難買到。”
賈張氏訕訕一笑。
她一時嘴快,說出了內心想法。對方可是李子民,給她熊心豹子膽也不敢上去硬搶啊。
人群中,
秦淮茹看著李子民左邊一輛自行車,右邊一輛自行車。
心裡發堵。
如果能夠重活一世,回到過去。她一定選擇嫁給李子民!可惜沒有後悔藥吃,隻能暗暗抹淚。
“李子民,考慮出手不?”
閻埠貴眼饞了。
“你有一輛自行車,你媳婦是坐三輪車,多的這輛自行車反正用不到。要不便宜一些賣給我?”
閻埠貴一咬牙。
“我出價一百五十塊!”
李子民搖頭。
“三大爺,不是錢的事。有人已經預訂了,等下次再獎一輛自行車,我可以考慮一下。”
“再獎一輛?”
賈東旭繃不住了。
他想損李子民幾句,可一想到對方恐怖的實力。擔心說漏嘴,又給對方發明的靈感。
隻能閉嘴。
大院裡,
雖然所有人覺得李子民荒謬,但沒人質疑。因為李子民一言不合,是真能給他們驚嚇!
“除了自行車還有彆的獎勵嗎?”
閻埠貴心癢癢。
“也就獎勵了兩百塊,每月還拿一份農業部的津貼吧。嗬嗬,誰再說我吃軟飯,我可挑理了啊!”
李子民有了工資,支棱起來了。
閻埠貴差點驚掉下巴!
想追問,
結果李子民推著自行車回去了。
“二大爺,到底怎麼回事?李子民不是軋鋼廠的工人,辦了病退,他怎麼又能領農業部的津貼?”
閻埠貴心想,李子民肯定忽悠人。
劉海中歎氣,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他隻有乾羨慕的份。
“三大爺,彆亂說話。大領導,楊廠長他們都來了,李子民撐死了坑我們,怎麼敢坑領導。”
“肯定是發明的插秧機,獲得了農業部的青睞。一人一天插二十畝地呢”
忽的,
前院響起了抽泣聲。
眾人尋聲看去,是秦淮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