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就得知驚天秘密! 第306章 另有深意
軍用吉普車一路飛馳,這次沒有開往什麼隱蔽的四合院或者研究所,而是徑直開進了西郊一個大門站崗士兵更多、戒備明顯更加森嚴的大院。
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某串數字編號,沒有任何單位名稱,透著一種生人勿近的神秘感。
何雨柱揣著那個寫著“第七輕工業局第十三特彆技術研發處”的新工作證,心裡七上八下。
這名字聽起來就透著一股子“彆打聽,乾就完了”的氣息。
秘書把他帶到一棟三層小樓前,交給一位早就等候在門口、穿著中山裝、表情一絲不苟的中年人,“羅處長,人帶來了。”
羅處長打量了一下何雨柱,眼神銳利得像探照燈,但語氣還算平和
“何雨柱同誌,歡迎。你的辦公室在二樓207,這是相關資料,今天熟悉一下,明天開始工作。”
他遞過來一個厚厚的、蓋著“機密”印章的檔案袋。
何雨柱暈乎乎地接過檔案袋,找到207辦公室。推開門,裡麵不大,但桌椅櫃子齊全,竟然還有一部內部電話!
這待遇,比在食品廠扛大包簡直是天上地下。
他坐下來,深吸一口氣,開啟了那個厚厚的檔案袋。
裡麵全是關於“空中餐飲保障”的資料,從國外航空公司的配餐介紹(大多是剪報和模糊照片),到目前國內某些特殊飛行任務中遇到的吃飯難題——主要是如何在高空、低溫、低壓環境下,讓食物還能保持口感、營養,並且方便食用。
“天下無敵係統,掃描分析,給出最優解決方案。”何雨柱習慣性地求助外掛。
“柱爺,資料分析中……當前主要問題:1.
食物易冷卻。2.
低壓下口感變化(如麵包發硬)。3.
餐具限製(不能使用刀叉等尖銳物)。4.
空間狹小,就餐不便。5.
保鮮和衛生要求極高。”
“解決方案檢索……建議:1.
開發保溫餐盒(當前技術下可采用真空隔熱層填充棉花或絮狀物)。2.
食物預處理,傾向於燉煮、燴菜等水分多、不易變硬的品類。3.
研發軟包裝或可降解餐盒(當前難點)。4.
設計一口大小的餐食,避免切割。5.
強化消毒和快速冷卻封裝流程……”
何雨柱一邊看資料,一邊聽著天下無敵係統的分析,腦子裡漸漸有了譜。
這活兒,說白了就是高階盒飯嘛!既要好吃頂飽,還得經得起折騰,而且逼格還得高!這他拿手啊!
第二天,他被羅處長帶到了大院深處的一個……食堂?
但很明顯,這又不是普通食堂,裡麵有幾個灶台,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裝置,比如一個大號的壓力鍋(模擬高空低壓?),一個能吹冷風的箱子(模擬機艙低溫?),還有幾個穿著白大褂、表情嚴肅的研究員正在稱量食物重量、記錄資料。
合著這“第十三特彆技術研發處”就是個高階炊事班研究中心?!
羅處長指著那些裝置,嚴肅地說,“何顧問,你的任務,就是在這些模擬條件下,儘快拿出一套可行的空中餐食方案,要求就檔案裡那些。需要什麼原料和裝置,打報告申請。時間緊,任務重,有沒有問題?”
“保證完成任務!”何雨柱立正回答,心裡卻有點想笑:搞了半天,還是離不開老本行——做飯!
所裡的幾位研究員對何雨柱這個空降的“顧問”顯然不太感冒。
尤其是為首的一位姓徐的老工程師,看著何雨柱擺弄鍋碗瓢盆的樣子,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羅處長,我們這是嚴肅的科學研究,不是請廚子來炒菜!”
“他一個食品廠來的,懂什麼叫高空低壓環境對食物分子結構的影響嗎?懂營養素在特殊條件下的流失率嗎?”
徐工當著何雨柱的麵就發難了。
何雨柱也不生氣,嘿嘿一笑,“徐工,您說的那些大道理我不太懂。但我知道,飯要是冷了硬了難吃了,分子結構再完美,飛行員同誌吃不下,那也白搭。咱得先解決‘能吃、好吃’的問題,對吧?”
“歪理邪說!這是科學!”徐工氣得鬍子翹老高。
何雨柱也不爭辯,擼起袖子就開乾。
他申請了雞肉、豬肉、土豆、胡蘿卜、麵粉、黃油等一堆基礎食材,又申請了一些密封性好的鋁製飯盒。
接下來幾天,實驗室裡就飄蕩起各種香味。何雨柱完全跳出了研究員們糾結的“資料指標”,完全從口感和大廚經驗出發。
他做了紅燒肉燴土豆,特意把湯汁收得濃稠些,模擬低壓環境下不易飛濺;
他做了黃燜雞塊,雞肉燉得酥爛,根本不用刀切,用勺子就能搞定;
他用黃油和麵,烤了一種小號的、極其鬆軟又帶點韌性的餐包,即使放冷了也不會硬得像石頭;
他還嘗試著炒了一些肉醬,準備用來拌麵或者抹麵包。
每做好一樣,他就在錢工等人“這不符合科學流程”的抗議聲中,強行塞給他們品嘗。
“徐工,您嘗嘗,這肉燴得爛不爛?香不香?”
“王技術員,您試試這麵包,冷了以後口感怎麼樣?”
起初徐工等人是拒絕的,但奈何香味太勾人,何雨柱態度又太熱情(臉皮太厚),他們勉強嘗了一口後……
就停不下來了!
真香!
雖然他們嘴上說著不要不要,還在強調“還要經過嚴格的資料檢測”、“要測保溫效能”、“要測營養保留率”,但身體卻很誠實,每次何雨柱一出鍋,他們“試吃”得比誰都積極。
何雨柱心裡暗笑:搞定科學家,先搞定他們的胃,這招古今通用!
幾天後,模擬測試開始了。
餐食被放入特製的保溫餐盒(何雨柱建議填充棉花隔熱,雖然土但有效),然後送進模擬艙進行“高空低溫低壓虐待”。
結果出來,讓所有研究員大跌眼鏡!
何雨柱憑經驗做出來的這些“土菜”,在保溫性、口感保持度、食用便利性等關鍵指標上,竟然全麵超過了之前他們按照“科學配方”搞出來的那些味道寡淡、口感詭異的“營養糊糊”和“壓縮磚塊”!
尤其是那紅燒肉和黃燜雞,經過模擬環境後,反而因為湯汁更加凝固,風味更濃縮,吃起來彆有一番滋味!
那黃油小餐包,更是獲得了的一致好評——冷吃也軟和!
徐工看著檢測報告,老臉有點掛不住,但最終還是走到何雨柱麵前,推了推眼鏡,語氣彆扭地說,“何顧問,你這個……嗯……實踐出真知,還是很有道理的。以後……咱們多交流。”
何雨柱笑著點頭,“沒問題,徐工,您負責科學資料,我負責好吃管飽,咱們雙劍合璧!”
就在航空餐專案取得突破性進展,何雨柱琢磨著怎麼把“醬香能量塊”也開發個航空版的時候,羅處長又一臉神秘地找到了他。
“何顧問,準備一下,帶上你最新的航空餐樣品,明天有重要領導要來視察工作,指名要看你這個專案。”
又見領導?何雨柱現在已經有點習慣了。
第二天,實驗室被打掃得一塵不染。
幾位穿著中山裝、氣度不凡的領導在羅處長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何雨柱一眼就看到了那位大個子副司令!他正陪在一位更加年長、神情不怒自威的首長身邊。
何雨柱趕緊和徐工等人端出準備好的航空餐樣品。
那位年長首長很感興趣,親自開啟一個飯盒,裡麵是熱氣騰騰(得益於保溫層)的紅燒肉燴土豆和幾個黃油小餐包。
他拿起勺子嘗了一口,點了點頭,“嗯,味道不錯!能在天上吃到這麼一口熱乎的,不容易!小同誌,費心了!”
得到首長肯定,何雨柱心裡美滋滋的。
大個子副司令也嘗了嘗,哈哈一笑,對那位年長首長說,“首長,我沒推薦錯吧?這小子就是個多麵手,放哪兒都能折騰出點花樣來!”
年長首長笑了笑,放下勺子,目光轉向何雨柱,忽然問道,“何雨柱同誌,我聽說你之前搞的那個讓青黴素和油混在一起的想法,也很有點意思。現在進展怎麼樣了?”
何雨柱一愣,沒想到首長會突然問這個,趕緊回答!
“報告首長,專案由唐非梵教授主要負責,聽說進展很順利,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了。”
“嗯,很好。”
年長首長點點頭,看似隨意又問了一句,“那你覺得,除了打針和抹油膏,還有彆的辦法,能讓藥更快更好地起作用啊?”
“比如說……像抽煙那樣,吸進去?”
吸進去?!
何雨柱腦子嗡的一聲!首長這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彷彿一道閃電,瞬間劈開了他腦海中的迷霧!
吸入式給藥!氣霧劑!霧化吸入!
這可是未來非常成熟的給藥方式啊!尤其對於呼吸道疾病和急需快速起效的藥物!
首長怎麼會突然問這個?難道這纔是把他調到這個看似不相關的“航空餐”研發單位的真正目的?
用研究“吃”的作為掩護,實際上是要他思考“呼吸”的事?!航空……空氣……呼吸……這聯係簡直絕了!
何雨柱的心臟砰砰狂跳,他感覺一個全新的、更加廣闊和驚人的領域,正在向他開啟大門!
他強行壓下心中的震撼,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回答道:“首長,您這個想法太厲害了!非常有道理!”
“比如有些藥如果能變成極細的霧氣吸進肺裡,起效肯定比打針慢不了多少,還更方便!”
“不過這需要能產生特定大小霧滴的裝置,和確保藥物能穩定霧化的配方,技術難度恐怕比油膏還要高得多……”
年長首長聽著,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光芒,他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隻是笑了笑,拍拍何雨柱的肩膀,“年輕人,腦子活,很好。繼續努力吧。”
領導們又視察了一圈,便離開了。
何雨柱站在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回想這短短一個多月的經曆:從山城被緊急召回,見到大人物,提出油膏想法,被“發配”食品廠,又突然調來這個神秘單位研究航空餐,最後首長看似無意的一句點撥……
這一切,根本就不是什麼“卸磨殺驢”或者“臨時副本”,而是一盤大棋!一步接著一步,一環扣著一環!上級早就有了更長遠的規劃,一步步地引導和測試他的能力!
羅處長送走領導,回來看到何雨柱還在發呆,笑了笑,遞給他一份新的、薄薄的檔案,封麵隻有一個代號——“蜂鳥計劃”。
“何顧問,航空餐專案基本定型,後續讓錢工他們完善資料就行。你的新任務,是這個。”
羅處長的語氣意味深長,“首長很看好你關於‘吸入’的想法。這裡麵是的一些初步構想和國外零星的資料,需要你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拿出一個可行性方案來。需要什麼支援,直接向我報告。”
何雨柱接過那份沉甸甸的“蜂鳥計劃”檔案,手微微有些顫抖。
他明白了,航空餐真的隻是個幌子和入門測試。“蜂鳥”纔是真正的開始!
研究如何讓藥物像蜜蜂鳥振動翅膀一樣,化作細微的霧滴,飛入人的肺部,快速起效……這將是又一個挑戰極限的任務!
而這一次,他將完全走在時代的最前沿!
“黑我,彆裝死了!來大活了!超級大腦洞模式啟動!”何雨柱在心裡興奮地呼喊,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行了行了,彆嚎了,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