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就得知驚天秘密! 第434章 江南宴
二月十日,天剛矇矇亮,四九城還籠罩在一片靜謐之中。用好早餐的何雨柱已經開著那輛從師父龍星雨那兒“高價”租來的吉普車,行駛在前往木華園的路上。車輪碾過積雪未消的街道,發出嘎吱嘎吱的輕響。
車後座上,幾個看似普通的大竹筐和木桶裡,裝著的卻是足以令四九城廚師大開眼界的珍稀食材。
這些都是何雨柱從空間裡精心挑選出來的——一隻肥嫩的蘇北草雞,羽毛還帶著露水的氣息;幾尾活蹦亂跳的江鯽魚,在特製的水桶裡不時濺起水花;一塊紋理漂亮的五花肋條肉,肥瘦相間,恰到好處;最惹眼的,要數那一大簍子青殼白肚、張牙舞爪的鮮活大閘蟹,以及一小盆幾乎透明、活蹦亂跳的清水河蝦!
還有一把水靈靈的馬蘭頭和一盆蓴菜。
這些在四九城寒冬臘月裡堪稱稀世珍品的食材,是何雨柱特意為今天的宴請準備的!
他骨子裡那個江南蘇城人趙明銳的靈魂,早已為這場宴會定下了基調——既然化老師是江南金壇人,他那位數十年未見的老友想來也是江南同鄉,這一頓飯,自然要以精緻淡雅、講究時令活鮮的江南菜為主,讓兩位漂泊在外的遊子,從舌尖上感受一番故鄉的溫暖。
車子穩穩停在照瀾院化羅庚教授家門口。何雨柱剛拎著兩個沉甸甸的竹筐下車,華師母就聞聲迎了出來。她裹著一件厚棉襖,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
“柱子!這麼早就來了!快進來,外麵冷!”化師母說著,目光落到他手中的竹筐裡。當看到那些鮮活的河蝦和揮舞著大鉗子的螃蟹時,她驚得瞪大了眼睛,連忙壓低聲音:“哎喲,我的老天!柱子,這……這大螃蟹,這河蝦..……你從哪兒弄來的?這季節,四九城可見不著這些稀罕物!”
何雨柱嘿嘿一笑,含糊其辭:“”師母,您就彆管哪兒來的了,反正保證新鮮!今天就讓老師和那位貴客,嘗嘗地道的家鄉味!”
這時,化羅庚也披著外套走了出來。這位數學大師顯然還沒完全睡醒,頭發也有些淩亂。但當他看到何雨柱帶來的食材,尤其是那簍子活力十足的大閘蟹時,眼睛瞬間亮了。他像個孩子似的湊過來,俯身仔細端詳著竹筐裡的食材,嘴裡嘖嘖稱奇:
“了不得!了不得!柱子,你小子真是神通廣大!這螃蟹,看著就肥!瞧瞧這蟹殼的顏色,這蟹鉗的力度……”他忍不住伸手想去碰碰那隻最活躍的螃蟹,差點被鉗子夾到,嚇得連忙縮回手,逗得何雨柱和師母都笑了。
“好好好!”華羅庚搓著手,滿臉的期待和興奮,“今天我和我那老友,可有口福了!這些年在外漂泊,最想唸的就是這一口地道的江南味啊!”
“老師,師母,您二位就請好吧!廚房交給我,您們等著品嘗就行!”何雨柱信心滿滿,提著食材一趟趟鑽進了廚房,開始了他的“個人表演”。
廚房門一關,外麵的人就隻能聽到裡麵傳來富有韻律的切配聲、嘩嘩的水聲,以及漸漸彌漫開來的、越來越濃鬱的誘人香氣。何雨柱手腳麻利,處理起這些江南食材來更是得心應手,彷彿又回到了前世在蘇城老宅的廚房裡。
他先將肥嫩的草雞處理乾淨,取了雞胸肉切成細如發絲的雞絲,準備做個清炒雞絲,講究的是火候要快,才能保持雞肉的嫩滑。接著將活鯽魚刮鱗去內臟,巧妙地在魚腹中塞入精心調味的豬肉末,做成鯽魚釀肉,這道菜最考驗對火候的掌控,要讓魚肉的鮮美與豬肉的醇香完美融合。
那五花肋條肉被他切成方正的大塊,用提前泡軟的乾稻草仔細捆紮好,準備做一道稻草紮肉。稻草的清香會慢慢滲入肉中,解膩增香,是江南農家菜的智慧結晶。
最費工夫的是那幾隻大閘蟹,他耐心地拆出蟹黃蟹肉,和著一點點豬油熬製成金黃油亮的蟹粉,一部分用來做蟹粉豆腐,另一部分則與剁好的豬肉末混合,團成碩大飽滿的蟹粉獅子頭,小心翼翼地放入砂鍋中文火慢燉。
還有那鹽水蝦,做法極簡,卻最考驗蝦的新鮮度。水沸下蝦,稍焯即起,佐以薑末香醋,最能體現蝦肉本身的清甜。時令的冬筍切片,與雪裡蕻鹹菜同炒,便是雪菜冬筍,鹹菜的醇厚與冬筍的清脆相得益彰。又用泡發的香菇和嫩青菜心做了香菇菜心,清淡素雅。
考慮到宴席需要葷素搭配,何雨柱特意準備了一道馬蘭頭拌香乾。將新鮮的馬蘭頭焯水後切碎,與切成小丁的香乾拌勻,淋上香油和少許醬油,清香爽口,是地道的江南春季時令菜。雖然現在不是馬蘭頭最好的季節,但他空間裡生長的依然鮮嫩。
接著,他展示了一道極其考驗刀工的功夫菜——文思豆腐。隻見他取出一塊嫩豆腐,運刀如飛,細如發絲的豆腐絲在清水中緩緩散開,如同盛開的菊花,配上同樣切得極細的香菇絲、青菜絲、火腿絲,放入清雞湯中一氽,便成了一道湯清味醇、口感滑嫩至臻的佳肴。這道菜不僅考驗廚師的刀工,更考驗對食材特性的理解,多一分則老,少一分則生。
最後,他準備了一道地道的江南湯品——蓴菜肉絲湯。選用最嫩的蓴菜芽尖,配以細細的裡脊肉絲,用清澈的高湯做底。蓴菜滑嫩爽口,帶著特有的清香,肉絲鮮嫩不柴,整道湯清新淡雅,正好在豐盛的宴席中起到清口的作用。
整整十道菜,一個湯,道道精緻,香氣各異。清炒的鮮,紅燒的醇,清燉的雅,蟹粉的奢......各種香味在廚房裡交織、升華,然後絲絲縷縷地飄散到整個屋子,勾得在客廳等待的化羅庚夫婦坐立不安,頻頻望向廚房方向。
“太香了!真是太香了!”華羅庚忍不住讚歎,不自覺地嚥了咽口水,“光是聞著這味兒,我就知道,今天這頓飯,絕對錯不了!這香味,讓我想起小時候在金壇老家,母親在廚房裡忙碌的情景……”
師母也笑著點頭,眼中帶著懷念:“柱子這孩子,真是用心了。這香味,讓我都想起老家過年時的情景了。你聞聞這稻草紮肉的香味,還有這蟹粉的濃鬱,真是地道得很。”
當何雨柱將最後一道文思豆腐從鍋中小心地盛入湯碗,那千萬根細如毫發的豆腐絲在水中輕輕搖曳,宛如一幅靈動的水墨畫,誘人至極。
他擦了擦額角的汗,看著灶台上擺得滿滿當當、色香味形俱佳的十菜一湯,滿意地舒了口氣。每一道菜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不僅要求味道正宗,更要在視覺上體現出江南菜的精緻雅趣。
就在他準備將菜肴端出去時,院門外傳來了汽車聲和說話聲。化羅庚立刻站起身,臉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快步向門口走去:“來了!他們來了!”
何雨柱聞聲,也擦著手跟在化羅庚夫婦身後走出廚房。他心中充滿好奇與期待,華老師如此鄭重款待的,究竟是哪位學界泰鬥?能讓化老師提前那麼多天就開始準備,想必絕非尋常人物。
隻見院門開處,先進來的是一位穿著素雅旗袍、外罩米色開司米大衣的夫人。她約莫三十多歲年紀,容貌秀麗,氣質溫婉高雅,眉眼間帶著藝術家特有的靈動神采。她微笑著與迎上來的華師母輕輕擁抱,動作自然優雅,說話聲音輕柔動聽:“筱元姐,好久不見了。”
緊隨其後的是兩個孩子。男孩約莫十歲,穿著整潔的小西裝,外麵套著厚厚的棉襖,好奇地睜大眼睛打量著院子,眼神聰慧,顯得很有教養。女孩約七八歲,紮著兩個小辮,臉蛋紅撲撲的像蘋果,一進門就嗅了嗅空氣,小聲對母親說:“媽媽,好香呀!”說著還不自覺地舔了舔嘴唇,模樣十分可愛。
何雨柱正微笑著看著這溫馨的一幕,暗自猜測這是哪位教授的家眷。忽然,一個氣質儒雅、目光睿智的中年男子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了進來。
當他踏入院門的瞬間,整個院子的氣氛似乎都為之一變。
當何雨柱看清來人的麵容時,他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整個人如同被閃電擊中般僵在原地!手中的抹布不知不覺滑落在地。
是他?!
竟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