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四合院:開局就得知驚天秘密! > 第473章 無聲的試探:學術外衣下的“身份”驗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開局就得知驚天秘密! 第473章 無聲的試探:學術外衣下的“身份”驗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發現了林衛國這個疑似“同行”後,何雨柱沒有輕舉妄動。他像一位耐心的獵手,開始有計劃地、不露痕跡地收集資訊,並設計了一套精密的“試探方案”。

他首先通過係統許可權和內部關係,調閱了林衛國的人事檔案和所有能接觸到的技術報告。

檔案完美無瑕,之江大學背景清晰,技術報告也寫得中規中矩。

但是,在少數幾份關於計算流程優化的建議裡,何雨柱憑借其超越時代的眼光,還是捕捉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那些優化思路的核心,隱約指向了後世才成熟起來的“資料區域性性原理”和“預取演算法”的雛形,隻是用這個時代的技術語言小心翼翼地包裹著。

“果然不簡單。”何雨柱心中篤定了七八分。他決定創造一個“自然”的交流機會。

幾天後,何雨柱以協調一項涉及複雜迭代計算任務的名義,再次來到了電子計算技術研究室,並“恰好”需要與林衛國討論一個演算法細節。

這是一個關於導彈彈道模擬中大型線性方程組求解效率的問題。

“林衛國同誌,”何雨柱拿著厚厚的計算任務書,語氣平和,“這次的任務,係數矩陣規模很大,用常規的高斯消元法,運算時間和儲存空間都很緊張。你們這邊有沒有什麼優化思路?”

林衛國推了推厚厚的眼鏡,接過任務書仔細看了片刻,眼神專注。

他指著其中的迭代部分說:“何工,這裡的迭代收斂條件設定得有些保守了。如果能在保證精度的前提下,適當放寬收斂閾值,可以顯著減少迭代次數。而且……”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在矩陣儲存上,如果能識彆出其中的稀疏結構,隻儲存非零元素,應該能節省大量記憶體。”

稀疏結構!

何雨柱心中一動。在這個年代,雖然稀疏矩陣的概念已經出現,但將其作為常規優化手段,並如此自然地提出,仍然顯示出相當的前瞻性。

“很好的思路。”何雨柱讚許地點點頭,順勢將話題引向更深的水域,“不過,識彆稀疏模式本身也需要計算開銷。

而且,隨著計算進行,矩陣的條件數可能會變差,影響迭代法的穩定性。我在想,有沒有可能借鑒一些……

嗯……比如krylov子空間方法的思想?據說國外有些理論探討...”

何雨柱在這裡丟擲了一個在這個時代的中國幾乎無人知曉的術語——krylov子空間方法,這要到七八十年代後纔在國際上廣泛應用。

林衛國聽到這個詞時,眼睛明顯亮了一下,身體不自覺地前傾,但隨即流露出困惑:

“krylov……子空間?這個名詞我沒聽說過。是指基於向量序列迭代的那類方法嗎?具體是怎麼……”

他的反應很真實,像是聽到了一個陌生但似乎觸及到某種知識邊界的概念,好奇遠大於警覺。

何雨柱心中快速判斷:他知道迭代法的本質,但對這個後世的標準術語不熟悉。看來不是數學或計算數學領域的專業穿越者。

討論繼續進行,何雨柱又看似隨意地提到了幾個後世常見的概念,如“演算法複雜度”(用“計算量級”來代指)、“平行計算”(用“多個運算器同時工作”來描述),林衛國對這些概唸的理解明顯更加順暢,甚至能提出一些雖然粗糙但方向正確的實現想法,但他始終小心翼翼地用這個時代的技術語言進行包裝。

交流間隙,何雨柱彷彿不經意地感歎道:“說到底,還是我們硬體基礎太薄弱。聽說國外已經在研究積體電路了,把很多電晶體做在一片矽片上,不知道那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積體電路?”林衛國重複了一遍,眼神有些茫然,隨即點點頭,“把電路做小,確實能提升速度。

不過,材料和工藝恐怕...”他的反應再次表明,他對這個即將改變世界技術格局的名詞缺乏足夠的敏感和認知。

何雨柱心中漸漸勾勒出一個畫像:一個知識結構偏向計算機軟體和架構,但對硬體發展史和特定數學領域不甚瞭解的穿越者。

其知識水平大概停留在二十一世紀初,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或計算機係學生的程度,而且知識可能帶有碎片化的特點。

最後,何雨柱使出了他精心準備的“殺手鐧”。

在討論接近尾聲時,他用一種探討學術曆史的輕鬆口吻說道:“電腦科學發展真快啊。

有時候想想,從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到馮·諾依曼確定體係結構,再到現在,也沒多少年。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以華人名字命名的電腦科學大獎,就像圖靈獎那樣。”

他緊緊盯著林衛國的表情。隻見林衛國聽到“圖靈獎”三個字時,臉上露出了純粹的疑惑,下意識地反問:“圖靈獎?那是什麼獎?很重要嗎?”

轟!

何雨柱心中最後的疑慮徹底消散!一個對“快取”、“多核”概念如此熟悉的人,竟然不知道計算機界最高榮譽“圖靈獎”!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釋就是,他穿越的時間點早於圖靈獎廣為人知的時期,或者他獲取的知識來源本身就存在資訊缺失!

何雨柱立刻打了個哈哈,輕鬆地掩飾過去:“哦,我也是偶然聽人提起,好像國外是有設立這麼一個獎的想法,具體我也不太清楚。隨便說說,隨便說說。”

這次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技術交流”終於結束。何雨柱得到了遠超預期的資訊。

他不僅確認了林衛國的“同行”身份,還大致摸清了他的知識邊界和可能的時間來源。

離開計算室,何雨柱的心情複雜而警惕。確認了林衛國是“同行”,但似乎對方的知識體係存在明顯的“年代錯位”和“資訊缺失”。

而且看起來,他目前完全沉浸於技術本身,並未表現出其他意圖。

“係統,將林衛國的威脅等級暫時標記為‘觀察級’。重點監測其是否有竊密、破壞或與發展境外勢力接觸的行為。

同時,嘗試深度分析其知識結構特征,建立更詳細的背景畫像。”

【指令已確認。目標威脅等級已調整。深度分析啟動...檢測到目標知識體係存在明顯‘斷層’:對計算機架構、演算法原理有超越時代的理解(約相當於21世紀初水平),但對同時期及後續的硬體發展史、重要獎項、標誌性人物及事件認知模糊或缺失。判斷為非係統性知識灌輸或非正常時間線穿越者可能性較高。】

非係統性知識灌輸?何雨柱若有所思。看來這個“同行”的情況相當特殊,不像自己這樣帶著完整的係統和現代記憶。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何雨柱泡上一杯茶,慢慢梳理著思路。

目前來看,林衛國更像是一個意外落入這個時代的“技術宅”,其危險性較低。

隻要他安心搞科研,不越雷池,何雨柱並不打算采取激烈手段。

畢竟,一個擁有未來知識的人,如果能用在正道上,對國家的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必要的監控和防備是絕對不能少的。誰知道這是不是一種更高明的偽裝?或者,他背後是否還有其他未知的存在?

“就當是研究院裡多了一個有趣的‘變數’吧。”

何雨柱抿了一口茶,嘴角勾起一絲玩味的笑容,“隻要不影響大局,或許還能從他那些超前的想法裡,為我們的專案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不過,該盯著的時候,一眼都不能少。”

他將林衛國的事情列為最高機密,深深埋藏在心底,繼續投入到繁忙的科研工作中。

但從此,他的注意力清單上,多了一個需要長期、謹慎觀察的特殊目標。這場穿越者之間的無聲博弈,在這片充滿理想與奮鬥的土地上,悄然拉開了序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