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水貨工程師 第26章你還嫩著點吧
-
實際上,莊中塵的操作就是反架空。既然顧啟明想要架空自己,那就索性把他也架到半空。職技股內部就成立了三個組,事實上,顧啟明就變成了其中一個組長?
從副股長變成組長?就問問這有多噁心人吧!
作為代理股長,這些安排就是在莊中塵職權範圍之內。上級一般絕不會插手的。
再者說,既然顧啟明想要“考試業務”,不是已經給了你考試組嗎?難道還不滿意嗎?因此就能把顧啟明活生生的憋死,讓他有苦都說不出口。
至於黃崖?不就是50多歲的老職工?正是男人應該奮鬥的年齡啊!
總而言之,老子當不當股長無所謂,就是要把你小子折騰死!
還想和老子玩?小王八蛋還嫩著點吧!
然而這一番騷操作,頓時讓其他人麵麵相覷。他們的神情都變得古怪起來……
事實上,連莊中塵都有點奇怪。按照個人條件來看,無論哪個方麵,自己應該全方位吊打顧啟明,怎麼以前就被他騎到頭上了呢?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吃飯睡覺打小明。順手一巴掌拍清醒他吧!如果一巴掌還不行,那老子就多拍幾巴掌。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滴”的一聲。
【任務結算:改變黃崖命運,實現人生價值】
由於臨近退休,黃崖早已經冇有人生目標,天天混吃度日,準備庸庸碌碌過完這一生。
可是成為宣教組組長後,黃崖發現了新的人生目標,合計幫助5327位工人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並且在退休之前,先後獲得兩次通報嘉獎,一次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所有人交口稱讚。
黃崖第一次感覺到人生價值,並且對你感謝一生。
獎勵:10張購物券。
臥槽!莊中塵差點兒冇有笑噴,這樣也行嗎?
……
就在此時,《機械工程》編輯部。
一位編輯正在稽覈上週末的投稿。當看到莊中塵這一份翻譯稿,他就簡單稽覈了一遍,隨後簽字送到主編那裡。
主編同樣簡單的看了一遍,很快就簽字複審通過。隨後就送到總編那裡。
然而總編的終審就更加簡單。掃了幾眼後,他就詢問道:“這是翻譯稿?”
“對!譯者還附帶有原文出處。”
“譯者我們熟悉嗎?”
“應該是個新人。按照投稿上的自我介紹,他就是市勞動局的工程師。”
“工程師?外國期刊論文翻譯?還是液壓方麵的?那就冇問題,安排到下一期發表吧!”
“總編,稿費怎麼計算?”
“現在這種高質量論文太少。頂格算吧!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長期約稿。嗯……還是先看看這次的讀者反饋。以翻譯質量為標準。”
“是,總編。”
一邊吩咐下去,總編一邊同樣簽名通過……
事實上,連莊中塵都不知道,這時期的翻譯稿有多麼重要。甚至遠超後來人們的想象。
就這麼說吧!應該都知道,恢複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這批人個個都是人間龍鳳。
可是第一批的博士生?那就是最最頂尖的精英怪。隻要留在國內,他們幾乎個個都叱刹風雲?
然而第一批博士生,知道他們博士畢業論文嗎?就是——翻譯一篇國際頂刊論文,並且通過答辯!
感覺很可笑吧?在80年代,隻要翻譯一篇國際頂刊論文,你就是博士了?
而現在是60年代初,翻譯稿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怎麼形容都是不過分的。
比如說:袁老就是在一本國內期刊上,看到一篇國外最新遺傳學的翻譯稿。立刻就改變科研思路,開始進行雜交水稻研究。最終走上一條傳奇之路……
包括國外期刊偷運到國內(這年代國外對期刊嚴密封鎖,連公開發行的期刊都不行)。
秘密戰線同樣做出了巨大犧牲。為了運送期刊入境,每年港島都有不少同誌被捕入獄。
正因為如此,後來國內期刊發表論文,需要你支付費用的。也就是說,你出錢才能發表論文。並且一定要原創。翻譯稿想都不要想。
可是在這個年代,就一個新人,編輯部都願意給出頂格稿費。
而且一個工程師,翻譯了國外期刊論文?
就類似於後來,一個大學教授,翻譯了國際頂刊上一篇論文,根本不需要稽覈,哪個國內期刊不會發表呢?
要知道,現在就區區幾萬工程師。等到工業克蘇魯時代,國內大學教授起碼也在10萬以上吧?所以從地位上來說,這時期的工程師,他們一點兒都不虛未來的大學教授。
由此可見,莊中塵同樣也有點低估工程師的重要地位。
……
先不管這些。此時的莊中塵已經來到隔壁辦公室,他找到了安監那裡的一位程工。
程工就是負責賈東旭的安全事故處理的。該如何寫下結論,其實都在他的一支筆上。
“老程,知道賈東旭嗎?他和我住一個四合院的。”
“哦?這麼巧?”
“就是。賈東旭的師父是咱們院子的一大爺,就是軋鋼廠的八級工易中海易師傅。”
“嗯嗯,有點印象。”
“易師傅就拜托我一件事——賈東旭的老婆孩子太可憐。按照頂替標準,不是頂替死者原崗位嗎?但他老婆就是個年輕寡婦,混在一群大男人中間,還要不要名聲?所以最好能夠安排進辦公室。”
“哈?小莊,冇其他什麼事了吧?”
“冇有,真冇有。事故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就是為了孤兒寡母,老鄰居抹不開麵子。”
“小事一樁!我現在就給你打電話。”
“不麻煩吧?”
“嗬嗬,麻煩啥?本來我們卡住軋鋼廠,就是為了辦一個安全培訓班,為各單位培訓一批安全員。我們機關又冇有經費,當然要找軋鋼廠去打土豪。上級已經拍桌子罵娘,上半年安全事故死的人太多啦!所以你這件事就是小事,順帶著手的。軋鋼廠肯定會答應。”
果然,幾分鐘後,程工放下電話,做了一個“辦妥”的手勢。
莊中塵同樣挑了挑眉:“老程,給個家裡地址,咱哥倆啥時候喝一盅。”
程工秒懂。他就笑眯眯的掏出了紙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