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四合院:開局水貨工程師 > 第39章冷庫的安全隱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開局水貨工程師 第39章冷庫的安全隱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隨著何雨柱相親成功,傳出的小道訊息就變得越來越多。

那姑娘名叫吳小婭,剛滿18歲,目前無業。她父母把她賣了650塊,還減輕了一個家庭負擔,算是做了一筆好生意。

目前待業青年的安置工作,一般就按照以下政策:

如果全家都冇有工作,其中一個到了即補。街道立刻安排工作,絕不會拖延的。這裡是優先保證每個家庭的基本生活。

其他的就需要排隊,一般男的優先女的,年輕的優先年老的。

因此吳小婭嫁入四合院後,她就和於莉一樣,到街道排隊慢慢等吧!

至於那些學生,無論大中專院校畢業生,還是技校、職校畢業生,一定會保證有工作。並不需要擔心。

注意:這裡並不包括初中、高中等普通教育的畢業生。

也就是說,初中、高中畢業後,居然連技校、職校都考不上?那就是待業青年。這批人纔是到街道排隊的。

由此可見,私下搶工作,私下買工作,私下頂替工作……,這幾乎不可能發生的。需要把招工單位、勞動局和街道(學校)等環節全部打通。

講難聽點,有本事把這些環節全部打通,那還是普通老百姓嗎?有這種能量,難道還搞不定一個工作?

毫無疑問,那就是地獄難度,甚至連普通乾部家庭都做不到。

那麼有冇有什麼變通的辦法?嗯……確實有!參軍入伍,退伍安置。退伍軍人保證有工作,並且還是全民編製。轉業乾部同樣保證乾部崗位。

說明一下:這是對京城等城市戶口說的。農村戶口的士兵,退伍後照樣回農村種地。因此部隊裡的提乾,同樣是千軍萬馬一條血路。

這應該都知道。這時期當兵是相當熱門的,無論城市農村,幾乎都要搶破頭。

先把吳小婭的工作放在一邊。反正在年底之前,何雨柱和吳小婭就會辦喜事。

既然要辦喜事,那肯定需要解決錢的問題。

何雨柱就在四合院裡借了一圈,聽說到單位裡又借了一大圈。反正同樣一屁股的債,就是為了博得美人一笑?

莊中塵當然也很知趣,索性主動找到了何雨柱,還了43元欠債。幸好現在身邊已經有儲備金,勉強可以預防這種突發情況。

至於借何雨柱錢?那……用不用寫張欠條?

……

就這樣,國慶節終於過去,四九城來到了金秋時節。

那一天,金處長就把各部門領導召集到一起,召開了一場工作會議。

“……今年我們的成績可謂是喜憂參半。已經到了年底總結的時候,但我們安全事故的財產損失和傷亡人數依然居高不下……”

好吧!今年確實夠倒黴的,不僅安全事故集中爆發,還遇到了一場百年罕見的大暴雨。

可是上級絕不會講道理。等到年底總結的時候,綜合處肯定會被罵的狗血淋頭。

“……彆裝啞巴了。大夥兒一起想想辦法,怎麼樣將功補過吧!”

確實如此。損失的財產早已經損失,死傷的人員也不可能複活。說是將功補過,無非就是玩一些文字遊戲,讓總結報告稍微漂亮一些。

眾人很快就七嘴八舌,他們紛紛出著餿主意。反正大家齊心協力的欺上瞞下。

在這個年代,一般都是工作終身製,一輩子都在本單位。並且生老病死都需要依靠單位。因此很講究集體主義,也很有內部的凝聚力。

說的再明白一些:就算內部爭鬥頭破血流,對外照樣擰成一股繩。

終於輪到莊中塵。他斟酌了一下,就說道:“金處,我是這麼考慮的:既然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冇法解決,那我們就要從事後總結方麵,拿出亮眼的成績。”

“嗯嗯,你繼續往下說。”

“在安全事故方麵,我們可以集體發表論文,對現有的危險源事先預防,甚至徹底杜絕。如果能夠獲得上級的肯定,成為將來的安全標準,那不就是我們最大的成績嗎?”

“小莊,你有什麼想法?”

“確實有,我在這裡拋磚引玉啊!”莊中塵微微一笑,“前幾天,我在檢查肉聯廠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冷庫就有安全隱患。”

“冷庫?”

“對!當冷庫關門的時候,很有可能把人關在裡麵。時間一長,就能夠把人凍傷凍死。而且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無非有冇有及時發現。萬一呢?所以要在冷庫的角落,開一個人可以鑽出去的洞。要有無源應急燈,黑暗中能夠發現;要有應急電鈴,緊急情況下,能夠向外麵發出求救鈴聲;如果還不行的話,旁邊的牆上要掛上救援錘。這個洞也要用低強度磚塊封閉。平時就是一個整體。如果發生了自救情況,取下錘子就能破開一個救生洞口。這裡的結構一定不能夠很牢固,標準就是女人的體力,她們照樣能夠砸開洞口逃生。”

其實這就是後來冰庫的安全標準。60年代初期根本就冇有。

就像後來的一部老電影——《大李小李和老李》,那是由謝晉導演執導,很好看的一部喜劇影片。其中就有段劇情,就是幾個人被關在冰庫裡麵,他們拚命活動身體,幸好最後被救了出來。

如果就是看電影,這段劇情確實特彆好笑。可如果現實中發生呢?那不是要了老命嗎?並且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罕見也不會變成電影劇情),經常會發生類似的安全事故。

而且具體實施的話,絲毫冇有難度。不就是挖個狗洞……牆洞嗎?

連投資都幾乎冇有。就一個應急燈、一個電鈴,一個錘子,能花多少錢呢?像這種惠而不費的大好事,上級根本冇有不批準的理由。

琢磨了一會兒,金處長忍不住拍案叫絕:“好!就這麼辦!那論文……?”

“金處,還是讓程工、崔工執筆吧!我跟著他們學習。再者說,升職稱確實會有科研要求,程工、崔工的年限已經快要滿了。我還差得遠呢。給我也是浪費。”

“那好!咱們就儘快的完成這篇論文。”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