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362章 廚藝降維打擊!何雨柱...抑鬱了!
“陳宇凡同誌這手廚藝真的是自學的嗎,頗有一種國營飯店大廚的風範!”
楊廠長說話的時候。
陳宇凡已將冷飯扣進鍋中。
米粒撞上滾燙鐵鍋的刹那,發出滋滋的油響。
他右手鐵勺快速攪動,米粒如金砂飛濺,卻又被鍋沿擋回漩渦中心。
隔夜飯的冷香,遇熱蒸騰。
與蛋香、酒香、肉香糾纏在一起,逐漸的漫過院牆,在整條衚衕之中擴散開來。
陳宇凡手腕一抖,開始快速的顛鍋,鐵鍋邊緣擦著灶台,不斷有火苗騰起。
這一步驟的主要目的,就是賦予這份炒飯“鍋氣”。
所謂鍋氣,是中餐裡非常講究的。
從科學層麵來說,“鍋氣”就是在高溫快炒的時候,食材與鐵鍋接觸,產生出來的獨特焦香風味。
這幾乎隻有中餐纔有。
因為也隻有華夏這片土地,才會把“爆炒”的技藝研究、發揮到一個極致。
很多時候,評判一個中餐廚師的水平如何,鍋氣就是一個重要的評定標準。
因為中餐對於鍋氣的執著,是非常瘋狂的,食材和火焰在鐵鍋中爆發出來的物理反應,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每一個華夏人的血脈之中。
西餐雖然也有類似的東西,也就是煎烤牛排的時候常說的“美拉德反應”,但依舊不如中餐的“鍋氣”來的強烈和熾熱。
滾油裹挾著食材,觸碰在220c以上的鐵鍋表麵,水份極速的蒸發和升騰,糖類與氨基酸在劇烈摩擦之中......會有瞬間誕生出上千種芳香物質!
這便是鍋氣!
隻有最為資深的中餐廚師,纔能夠平衡其中的一切,需要捕捉油溫、翻炒頻率與火候的微妙平衡,讓鍋氣達到一種極致,為食物賦予最為獨特和熾烈的風味。
為什麼很多時候,看似最普通的菜品,卻最能體現出廚師的水平。
就是因為——鍋氣!
越簡單的食材,沒有那麼多的花樣,才能將鍋氣體現的更加淋漓儘致,自然更能看出廚師的技巧如何。
炒飯就是這樣的菜肴。
同理,炒土豆絲也是。
看似誰都會的一道菜,頂級大廚炒出來的土豆絲,和普通家庭主婦炒出來的,就是有著天壤之彆。
這區彆就產生於鍋氣的掌控。
這需要長久的鍛煉和天生的天賦加持在一起,纔能夠達到極高的境界。
包括其他的菜係,如同粵菜中最能體現廚師水平的,也是一道簡單的菜品,也就是“乾炒牛河”。
去任何一個粵菜館,懂行的人隻需要點一份乾炒牛河,就能夠看出這家飯店廚師的技術如何。
陳宇凡麵前的大鐵鍋中,米粒裹著金色外衣,躍向半空,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彷彿綻開一片璀璨金雨,蛋花碎成點點星芒,夾在其中。
鍋鏟輕叩鍋沿的脆響裡,瑪瑙紅的火腿丁與翡翠綠的青豆乘著熱浪翻飛,胡蘿卜粒、乾貝粒如碎金般,同樣在米粒間穿梭。
陳宇凡的左臂肌肉繃出流暢弧線,鐵鍋猛地後拉又前推。
這顛鍋的技巧,陳宇凡使用的格外嫻熟。
哪怕這口大鍋非常的重,裡麵的炒飯也有好幾斤,但這點重量......對陳宇凡一個武者來說,可謂是輕輕鬆鬆。
在他手中,笨重的大鍋如同玩具一般,施展自如。
米浪撞上鍋壁,在頃刻間彷彿炸裂成漫天的金砂。
陳宇凡的右手拿著鍋鏟,順勢一挑。
尚未落下的食材再度騰空,五色斑斕的漩渦中,每粒米都裹著薄如蟬翼的金色油膜。
陳宇凡的手腕再一畫圓,整鍋炒飯如金龍擺尾淩空翻轉,他提前切好的蔥花,趁著熱浪灑下,點點碧綠落入這金色波濤之中。
最後的一次顛鍋,米粒全部落回鍋底。
油潤而又不乾燥,米粒之間顆顆碰撞出細密的沙沙聲,聽著便讓人感到一陣渾身酥麻,同時胃口大開。
陳宇凡熄滅了灶火。
鐵鍋之中,蛋花均勻點染在米粒的間隙。
火腿丁與青豆錯落排列,如星鬥排布。
鐵鍋邊緣還粘著幾粒倔強的米飯,在餘溫裡滋出淡淡焦香。
“大功告成!”
陳宇凡微微一笑。
對於這次的炒飯,他自己也是非常的滿意。
甚至在製作的過程中,一度進入了心流狀態,整個人的身心全部都沉浸在了麵前的這鍋炒飯之中。
“出鍋!”
婁曉娥在一旁,已經準備好了飯碗。
全部都擺在了灶台上,陳宇凡手持鐵勺,快速的盛出十來碗飯,分給了飯桌上的所有人。
看著麵前的炒飯——
白瓷碗裡騰起嫋嫋熱氣,米粒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油潤的金棕光澤。
青豆如翡翠碎玉似的,嵌在琥珀色的飯粒間,火腿丁滲出胭脂般的油汁,乾貝絲蜷成金絲菊瓣,與蓬鬆的蛋碎彼此糾纏,再有胡蘿卜和蔥花一紅一綠的點綴其中,煞是好看,如同一份珍貴的藝術品。
聞起來,先是濃鬱的蛋香味,其中還夾雜著火腿醃製的味道。
陳宇凡親自醃製晾曬出來的金華火腿,絕非是市場上能買到的貨色,可以相提並論的,這品質放眼整個四九城,可能也難找出第二份來。
再細細的去分辨,在蛋香、飯香、火腿香之後,還有一抹海風吹拂般的鮮味,來自於乾貝在炒製之後散發而出。
眾人都是直咽口水,趕緊端起來就往嘴邊送。
如果說本來他們對陳宇凡製作的主食就非常期待,那麼親眼目睹了炒飯的製作過程後,這種期待感就是被放大了十倍、百倍!
都迫不急的的趕緊扒拉著炒飯往嘴裡送。
楊廠長夾起一勺炒飯,金黃的米粒在筷尖微微顫動。
他送入口中,細細咀嚼。
眼睛頓時就睜大了,驚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