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364章 工廠大故障!650型橫列式軋鋼機!
數日後,軋鋼廠。
陽光透過車間高大的窗戶,灑在冰冷的機器上,機器的轟鳴聲如往常一樣回蕩在紅星軋鋼廠的車間裡。
陳宇凡正在辦公室裡整理圖紙。
李誌明急匆匆地走進陳宇凡的辦公室,臉上帶著一絲焦慮。
“陳工,出大事了!”他聲音有些顫抖。
陳宇凡抬起頭,眼神平靜而專注:“彆急,慢慢說,出了什麼事?”
李誌明深吸了一口氣,稍微緩過來些之後,說道:“咱們廠裡的650型橫列式軋鋼機,前幾天不是有兩台出問題了嗎?”
陳宇凡點了點頭。
這件事他是知道的。
650型橫列式軋鋼機,是1956年從蘇俄進口的軋鋼機,也可以算是紅星軋鋼廠的主力裝置。
在前兩天的時候,廠裡的650型橫列式軋鋼機,有兩台出現了“軸承燒箱”的情況。
“今天,又有十台650型橫列式軋鋼機,也出現同樣的故障了!”
李誌明急切的說道。
“咱們廠裡,現在出現這種同樣故障的650型橫列式軋鋼機,足足有十二台!如果這十二台機器無法正常工作的話,咱們全廠的產量將會減少12%!”
陳宇凡的眉頭微皺,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機器故障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隻需要檢查、維修就好了。
在如此集中的時間裡,這麼頻繁的出現同一種機器故障,就是一件比較罕見和反常的事情了。
陳宇凡起身,讓李誌明帶路,自己前去檢視一番。
與此同時。
其他的工程師,也把這件事情反饋給了楊廠長。
這次的機械故障影響確實巨大。
十二台機器,影響了全場12%的產量!
楊廠長聽到之後也是格外的重視,親自來到了出現問題最多的四號車間。
“陳宇凡同誌,這是什麼情況?”
楊廠長看到陳宇凡後,開口問道。
“前兩天,隻有兩台650型橫列式軋鋼機出現了問題,故障原因是軸承燒箱,正常來說隻需要塗抹潤滑脂就可以了。”
“但今天,又出現了十台機器發生同樣問題,那就不是塗抹潤滑脂就能輕鬆解決的了,我需要把機器拆開檢視一下。”
陳宇凡立刻回答道。
說著,他已經換上了工作服,並且讓李誌明取來了所有他需要的工具。
此時,劉勝東也在技術員的通知下,來到了現場。
若是在以前這種拆解機器的工作,肯定是由劉勝東來做。
畢竟他是個工作狂。
而且,對機器的瞭解,在全廠也是最強的。
交給其他任何人,劉勝東都會不放心。
可現在,並沒有選擇和陳宇凡搶這份活。
之前的幾次機械改造,都足以證明,陳宇凡對於機械的瞭解以及技術水平,都在他之上。
而且拆解機器也算是體力活,交給年輕人來做,肯定是更加的穩妥一些。
“那現在就拆解吧。”楊廠長點了點頭道。
“好的。”
陳宇凡戴上厚實的手套,拿上工具,眼神專注地盯著眼前的機器。
係統給予他的工程師能力,是非常全麵的。
比如眼前的這台650型橫列式軋鋼機,陳宇凡並沒有對它進行過任何研究,但對它的每一個部件都瞭如指掌。
他先是從工具箱中取出一把專用的扳手,輕輕擰鬆機器外殼的螺絲。
隨著一個個螺絲被小心翼翼地擰下,外殼被緩緩移開,露出複雜的內部結構。
陳宇凡的動作熟練而迅速,每一個步驟都顯得那麼自然流暢。
經過他的不斷排查之後,也越發接近於出現故障的核心區域。
“應該就是這裡了。”
陳宇凡拆下傳動箱的外蓋,用手電筒往裡照了照,光線在金屬表麵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他看到傳動箱底部有一些銀色的金屬碎屑。
正是這些銀色的金屬碎屑,在手電筒燈光的照射下,閃爍出微弱的光芒。
陳宇凡用鑷子夾起幾片碎屑,放在手心仔細觀察。
一旁的劉勝東也湊了過來,兩人一同進行檢視。
“這是......軸承碎片。”劉勝東喃喃說道。
“沒錯。”陳宇凡點了點頭。
“這些碎屑是軸承磨損產生的,說明軸承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事情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更加不妙。”
陳宇凡揮手示意,讓旁邊的工人,發動機器。
隨著轟隆隆的響聲,這台機器進入了工作狀態。
幾分鐘之後,陳宇凡光是站在機器旁邊,就能夠感覺到裡麵傳出的熱量完全不對勁。
很快,他從工具箱裡拿出一支精密的溫度計,插入軸承座的測溫孔。
溫度計的指標迅速上升,指向180c。
正常情況下,這個溫度應該低於90c。
“可以停機了。”
在工人停下機器,溫度也幾乎散去之後。
陳宇凡繼續拆解機器,這次看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故障,還需要經過更細致的探查才行。
陳宇凡用螺絲刀輕輕撬開油槽的蓋板,發現裡麵的潤滑油已經碳化結焦,堵塞了油槽。
他用手指輕輕颳了刮油槽內壁,黑色的油垢粘在手指上,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
再往底部檢查。
陳宇凡發現......軸瓦的巴氏合金已經出現了龜裂紋。
這些裂紋如同蜘蛛網般蔓延在合金錶麵。
陳宇凡直接用手轉動軸承,軸承發出輕微的嘎吱聲,這已經是近乎損壞的程度,顯然已經無法正常運轉。
他進行了壓力測量,發現軸承的壓力承載,達到了足足110kg\\/cm2。
而正常來說,根據原本的設計,軸承的承載壓力應該是80kg\\/cm2。
如果隻是短時間的超載,是沒什麼事的。
但問題就在於......
這台機器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軸承一直處於超載狀態,時間久了之後,即便是巴氏合金,也發生了龜裂。
陳宇凡的神情更加嚴肅。
他知道這次的故障並非簡單的零件老化,而是多種問題疊加導致的。
“這種軸承......使用的應該是Л3-240石墨潤滑脂。”
陳宇凡開口說道。
這種Л3-240石墨潤滑脂,也是從蘇俄進口而來的。
“如果按照工作手冊的要求,每半年時間,給機器軸承塗抹一次石墨潤滑脂,按理來說是不會出現這麼嚴重的磨損的。”
陳宇凡分析道。
他扭頭看向一旁的劉勝東,問道:“劉工,咱們廠裡,有嚴格按照工作手冊,定期給機器塗抹潤滑脂嗎?”
“當然是有的!”劉勝東點了點頭道:“我一直是安排小孫去做的。”
一名技術員聽到後,連忙擠到了前麵。
“潤滑脂都是我新增的,每三個月新增一次,上次新增應該是上個月的時候了,絕對沒有遺漏的。”
名叫小孫的技術員開口說道。
“那就不對勁了......”
陳宇凡眉頭微皺。
如果定期新增了潤滑脂,那麼機器的磨損程度就不可能達到如此誇張的程度。
如果是一台機器出現了故障,那麼可能是這台機器本身有問題。
比如機器出品不合格,軸承安裝有問題,或者是到了使用年限,發生了磨損老化......
如果一台機器故障,那是很合理的事情。
不可能有永遠不壞的機器。
但現在的情況是,廠裡有足足十二台機器,都是同樣的型號,都是同樣的故障表現,在如此集中的時間裡......問題全都統一爆發了!
那這就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了。
其中絕對有貓膩。
甚至陳宇凡覺得,這應該是人為因素所導致的故障。
他現在既然是全廠維修改造專案的負責人。
那麼這件事情。
陳宇凡就必須追查到底。
光是把機器修好,那隻是治標不治本。
他必須查出故障的根本原因才行!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沒事。沒事,要是不好退你們就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