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 第375章 最後的三次嘗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375章 最後的三次嘗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他的腦海中,關於潤滑脂研究的靈感,就如泉湧般不斷湧現。

他瞬間回憶起之前實驗中那些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如今都有了清晰的答案。

比如之前潤滑脂出現結晶網的問題。

陳宇凡靠剛剛湧入大腦的化學知識,已經能夠完美解決了。

他現在清楚的知道,通過調整新增劑的種類和比例,就來改變晶體的生長環境,抑製結晶的形成。

在稠化劑架構不穩定導致甩油率高的問題上,他有了新的思路。

他完全可以利用化學合成的方法,設計出具有更穩定結構的稠化劑分子。

這種新的稠化劑分子能夠更好地與基礎油相互作用,增強潤滑脂的附著性和穩定性。

對於酒精揮發過快的難題,陳宇凡想到可以通過化學改性的方式,來降低酒精的揮發性。

比如對酒精分子進行修飾,使其與其他物質形成更穩定的化學鍵,減緩揮發速度。

他還考慮在潤滑脂中新增一些具有緩揮發效能的助劑,進一步控製酒精的揮發。

陳宇凡將頭腦中的種種想法都暫時拋開,緩緩的睜開了雙眼。

在他的眼中,有著難以掩蓋興奮的神色。

因為他知道......

今天晚上,這潤滑脂或許有戲了!

.....................

“陳工,我們今晚還要繼續嗎?”

看到陳宇凡緩緩睜開眼睛,劉勝東微微湊近,聲音壓得很低,帶著幾分疲憊與猶豫小聲問道。

他們今天晚上,已經在這狹窄悶熱的實驗室裡一連經曆了六次失敗,每一次滿懷期待地將研究出的潤滑脂進行測試,得到的卻都是殘酷的結果,那些潤滑脂完全無法使用,不是出現嚴重的結晶現象,就是在高溫下迅速變質,根本達不到最基本的使用標準。

這接二連三的失敗,對幾人的心理,多少還是有些打擊的。

尤其是劉勝東、李誌明、小孫三人,在化學物質這方麵,完全就是外行。

他們隻能看到陳宇凡在實驗台前忙碌地調配各種試劑、操控儀器,連陳宇凡的每一步操作都看不懂。

每一個步驟在他們眼中都像是神秘的符號,根本無法理解背後的原理。

這種無法參與、無法理解的挫敗感是非常強烈的,就像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沼澤,越掙紮陷得越深。

再加上,他們已經在此鏖戰了九個小時,實驗室裡的燈光似乎都變得昏黃而疲憊,身體上的痠痛、眼睛的酸澀,心理上遭受的一次次打擊,讓每個人臉上都布滿了頹然的神色,彷彿被一層灰暗的陰霾籠罩。

陳宇凡掃視了一眼幾人的狀態,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停留片刻,他完全能夠理解,搞科研實在是太身心俱疲了。

哪怕他是即將踏入暗勁的武者,擁有遠超常人的精力,在經曆了這麼多複雜的實驗步驟和不斷的失敗後,剛才都有些疲憊了,那種疲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勞累,更是精神上的損耗。

更何況劉勝東他們這些普通人呢,他們承受的壓力和疲憊隻會更多。

“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也辛苦大家了。”

“但現在,我們還不能放棄......”陳宇凡微微挺直腰板,目光堅定,輕聲說道,聲音雖然不大,卻在這略顯壓抑的實驗室裡清晰地回蕩。

然而,這樣的話語並沒有很好的安慰效果。

若是在平時,這種充滿鼓勵和堅持的話語肯定是能夠振奮人心的,就像一陣春風,能吹散人們心中的陰霾。

但在這種大夥都有些絕望的時刻,雞血和雞湯都已經沒用了,大家的內心被一次次的失敗打擊得千瘡百孔,需要的不再是空洞的鼓勵,而是實實在在的希望。

隻有看到潤滑脂研究成功的希望,大家纔能夠重新燃起鬥誌,重新讓疲憊的身軀再次行動起來,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一絲曙光,纔能有勇氣繼續前行。

“剛才幾次失敗的原因,我們都已經總結出來了,而且我全都想到瞭解決方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三次實驗之內,我就能做出以蓖麻油為基礎油的潤滑脂的初版!”

“你們...相信我嗎?”

陳宇凡說著,抬頭看向三人的眼睛,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語氣堅定,目光炯炯有神,彷彿能穿透一切困難。

“三次之內?”

三人都有些許的恍惚,在口中喃喃說道,臉上寫滿了驚訝與懷疑,剛才,潤滑脂的研究還彷彿深陷泥沼,成功看起來遙遙無期。

這才經過短暫的調整和休息,陳宇凡竟然就敢說三次之內,絕對成功了?

如果是換一人的話,他們肯定是不會相信這種鬼話的,在他們心中,科研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地就取得突破。

但是......

說出這句話的人,是陳宇凡。

這相當於在無形之中,給他們的心臟猛紮了一劑強心針!

畢竟陳宇凡已經在紅星軋鋼廠裡,創造出了太多的奇跡,從解決複雜的機械故障,到研發出高效的生產工藝,每一次都讓大家驚歎不已。

如果陳宇凡說可以。

那就一定可以!

如果隻有一個人能夠相信。

那也一定是陳宇凡!

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動力,支撐著李誌明從椅子上站起來,原本低垂的肩膀重新挺直,身體彷彿又恢複了乾勁,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陳工,我相信你!我們繼續嘗試!”

一旁的劉勝東也笑著點了點頭,臉上的皺紋都透著一股豁達,“這不過也才失敗了一晚上,我平時自己在廠裡熬夜做研究,有時候半個月都沒有結果,早都已經習慣了,所以我這把老骨頭,還是能頂住的!”

“陳工,劉工,我也可以!”小孫也用力點了點頭,年輕的臉上滿是堅定,彷彿在這一刻充滿了無儘的力量。

看著三個人重新恢複了乾勁,陳宇凡滿意的點了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對自己現在的化學技能,也充滿了自信,那些複雜的化學知識和原理在他腦海中清晰有序,就像一幅精準的地圖,指引著他前進的方向。

隻要考慮到所有的細節和變數......三次試驗之內,研究出一個初版、能夠使用的蓖麻油潤滑脂,應該不成問題!

陳宇凡也同樣有信心!

...............

再來!

站在桌子前,看著筆記本上前幾次試驗失敗的記錄。

陳宇凡的頭腦格外清晰,對所有的紕漏之處進行分析。

不放過蛛絲馬跡,在腦海中展開頭腦風暴。

陳宇凡緊盯著那瓶蓖麻油,眉頭微蹙,目光中透著思索,認真地說道:“蓖麻油中的水份還是太多了,必須要對基礎油進行脫水。”

他的眼神堅定,腦海裡迅速勾勒出脫水的流程,轉身便大步走向鍋爐蒸汽管。

來到鍋爐蒸汽管旁,陳宇凡附身仔細檢查管道的連線處,伸手輕輕擰動閥門,感受其開合的順暢度,同時檢視蒸汽壓力數值,確保一切正常。

確認無誤後,陳宇凡找來一個特製的耐高溫容器,將蓖麻油緩緩倒入其中,動作輕柔而穩定,生怕有一絲遺漏。

接著,他熟練地將鍋爐蒸汽管接入容器,調整好蒸汽流量和溫度,設定為120c,開始進行迴圈加熱。

他站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計時器,秒針的每一次跳動,都彷彿是在為這場脫水實驗打著節拍,時間精確設定為30分鐘。

在這30分鐘裡,陳宇凡一刻也沒有離開,他時而湊近觀察蓖麻油的狀態變化,時而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溫度、時間以及觀察到的細微現象。

隨著計時器的蜂鳴聲響起,加熱時間結束,陳宇凡稍作停頓,在腦海裡快速複盤剛才的加熱過程,思考下一步的行動。

他轉身快步走向車間主任程國平的辦公室,輕敲房門,得到應允後推門而入。

在程國平辦公室的櫃子裡,他的目光迅速鎖定在兩瓶紅星二鍋頭上,瓶身貼著醒目的紅色標簽,上麵“乙醇含量65%”的字樣清晰可見。

陳宇凡拿起這兩瓶二鍋頭,小心翼翼地返回實驗室,心中暗自盤算著利用二鍋頭加入到蓖麻油中,通過共沸原理實現脫水。

回到實驗室,他將紅星二鍋頭放在實驗台上,戴上手套,拿起量杯,精確量取一定量的二鍋頭。

隨後,他緩緩地將二鍋頭倒入盛有蓖麻油的容器中,眼睛一刻也不離開混合液體,密切觀察著兩者融合時的反應。

在脫水過程中,陳宇凡的思緒飄回到第一次實驗時出現的乳化問題,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趁這次機會順便解決這個難題。

他全神貫注地調整各種引數,時而微微皺眉,陷入沉思,時而快速記錄下實驗資料,反複對比分析,試圖找到解決乳化問題的關鍵所在。

與此同時,陳宇凡拿起一旁的水垢粉,將其緩緩倒入盛有電池酸液的容器中,開始進行鈣源提純的操作。

他一邊操作,一邊向劉勝東、李誌明、小孫詳細講解其中的原理,手中的動作不停,眼睛還不時看向他們,確保他們理解。

完成鈣源提純後,陳宇凡像是突然想起什麼,眼神一亮,說道:“對了,還有一樣關鍵的東西。”他指的是之前沒想到要加入的鬆香粉。

他深知鬆香粉會在整個潤滑脂中產生奇效,能顯著提升潤滑脂的某些效能,比如增強其粘附性和穩定性。

陳宇凡拿起裝有鬆香粉的容器,仔細量取適量的粉末,向三人詳細說明其作用和可能帶來的效果,讓大家心中有數。

在一直忙於化學原料調配的時候,陳宇凡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頭看向劉勝東、李誌明、小孫,開始安排工作。

“你們去給反應釜增加更精密的控溫係統,這對我們控製反應條件至關重要,溫度的精準控製直接影響潤滑脂的質量。”陳宇凡認真地說道,眼神中透著信任。

“還有,把蘇聯援建機床的齒輪組拆解,做成一個剪下裝置,精準調控剪下速率能大大提高我們成功的概率。”他補充道,同時用手比劃著拆解和組裝的大致步驟。

劉勝東、李誌明、小孫聽後,立刻行動起來,帶著工具走向反應釜和機床。

劉勝東走到反應釜前,繞著它仔細研究其構造,眉頭微皺,思考著如何安裝更精密的控溫係統,眼神中滿是專注。

李誌明則在一旁協助,遞上工具,同時認真記錄劉勝東提出的各種資料和要求,積極配合他的工作。

小孫來到蘇聯援建機床旁,熟練地拿起工具,開始拆解齒輪組,他的動作迅速且有條不紊,每一個步驟都精準無誤。

三人緊密合作,經過一番忙碌,終於完成了機械改造工作。

陳宇凡看到他們完成任務,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對即將開始的製備環節充滿期待。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陳宇凡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緊張的心情,開始了正式的製備環節。

他先將處理好的各種原料按照精確比例依次放入反應釜,每放入一種原料,都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均勻,確保混合充分。

為了讓鈣皂基體融合得更好,陳宇凡運轉體內勁力,雙手緩緩按在反應釜上,額頭上微微滲出細密的汗珠。

勁力透過雙手,以一種極其細微的方式傳遞到反應釜內的原料,從微觀層麵促進它們融合,這是在當前軋鋼廠儀器不足的情況下,他想出的特殊辦法。

陳宇凡心裡想著,等以後條件改善了,一定要用高精尖的儀器來完成這一關鍵步驟,以實現更精準的控製。

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釜內的原料在陳宇凡的操控下逐漸融合,狀態越來越好,從最初的略顯渾濁,逐漸變得均勻細膩。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