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街溜子,撿屬性逆襲! 第604章 我見過很多天才,但他們都叫我天才!
這一次,周圍所有人都看出了不對勁。
如果說第一次肖誌行在初軋機前停下,大家還以為他隻是發現了什麼小問題。
那麼現在,肖誌行再一次以完全相同的姿勢,愣在這台鍛壓機前,所有人的心裡都泛起了嘀咕。
尤其是一同隨行的那四位工程師,他們的內心所受到的衝擊,比任何人都要強烈。
他們和肖誌行認識多年,太瞭解這家夥了。
在工業部直屬的鋼鐵研究所裡,肖誌行就是神話一樣的存在。
他的學習能力和洞察力......強得近乎妖孽。
無論多麼前沿、多麼複雜的課題,隻要到了他手裡,他總能用最短的時間,抓住最核心的本質。
其他工程師費儘心血搞出來的設計,拿給肖誌行一看,他往往隻需要掃上幾眼,就能立刻明白個七七八八,至少也能明白其中的設計思路。
可今天,就在這紅星軋鋼廠的一號車間裡。
在短短兩個多小時裡。
這位他們眼中無所不能的肖工......竟然,被連續難住了兩次?!
“張工,你看......肖工這是......”
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五級工程師,終於按捺不住心頭的驚駭,他壓低了聲音,湊到旁邊一位年紀稍長的四級工程師耳邊。
他的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敢置信的顫抖,彷彿看到了什麼顛覆認知的事情。
那位姓張的工程師,此刻也是眉頭緊鎖,眼神死死地盯著肖誌行的背影。
他沒有回頭,隻是用極低的聲音回應道:“彆說話,仔細看。肖工的表情......估計是又在這台機器裡,發現了一個全新的課題。”
“全新的課題?”
五級工程師的瞳孔猛地一縮。
在這小小的軋鋼廠車間裡?
在一台老舊的蘇俄鍛壓機上?
開什麼玩笑!
可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信。
此時的肖誌行,已經完全遮蔽了外界的一切乾擾。
他的世界裡,隻剩下了眼前這個被拆開的液壓閥組。
在沉思到研究工作之中後,他耳邊工人們操作其他機器的轟鳴聲,彷彿也漸漸遠去。
不過,肖誌行的眉頭皺得更深了。
這一次,他沒有再僅僅依靠大腦去空想。
他從自己的公文包裡,取出一支削得極尖的鉛筆。
然後,他又從上衣口袋裡摸出了一把折疊計算尺。
肖誌行半蹲在滿是油汙的機器旁,把自己的筆記本攤開,開始在上麵飛快地寫寫畫畫起來。
他的筆尖在紙上移動的速度極快,發出沙沙的聲響。
一個個複雜的力學公式、流體模型、還有精密的結構草圖......全部在他的筆下不斷浮現。
他的手指偶爾會在計算尺上飛快的撥動幾下,進行關鍵資料的驗算。
車間裡的光線有些昏暗,肖誌行把臉湊得離本子很近,神情專注到了極點。
他一邊畫,一邊還在嘴裡不停地唸叨著。
“不對......這個旁通閥的設計,會造成巨大的壓力損耗,這在液壓係統設計裡是絕對的禁忌,不合理......”
“除非......除非它的作用根本就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泄壓,而是......在蓄能?”
“難道是利用鍛壓錘頭落下,那一瞬間產生的背壓...進行蓄能?”
“這個想法太瘋狂了!背壓的能量極不穩定,充滿了破壞性的高頻脈衝,怎麼可能被有效利用?”
他的筆尖在本子上重重一點,劃掉了一整段剛剛建立的模型。
然後又另起一行,從一個新的角度開始推演。
“再看這裡,這幾個微型緩衝器的排列方式不是線性的,也不是矩陣式的,而是呈現出一種......一種類似聲學領域的赫姆霍茲共振結構......”
“這是要做什麼?瘋了吧!難道是想用液壓係統,去主動抵消鍛壓時產生的機械共振?!”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連肖誌行自己都嚇了一跳。
用液體去對抗鋼鐵的震動?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在肖誌行專注的計算和一次次的自我推翻中,時間悄然流逝。
這一次,他足足花了十分鐘。
肖誌行寫完最後一筆,他看著自己本子上的最終的能量迴圈模型,整個人徹底愣住了。
這套模型是他用理論和計算反推出來的,經過驗算,也完全成立。
肖誌行的額頭上,不知不覺的已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握著鉛筆的手,甚至都因為過度用力而有些微微發白。
他想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可正是因為想明白了,他才感覺到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巨大震撼!
這套液壓係統的改造,核心思路簡直可以用“匪夷思索”四個字來形容!
鍛壓機床在工作時,每一次重錘落下,都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力和反作用力。
這種力量,會通過機械結構傳導,在機器內部形成一種高頻的、破壞力極強的“機械共振”。
為了消除這種共振,全世界所有工廠的設計思路,都是在機床的框架結構上,用更厚更重的材料去硬扛!
用“剛性”去對抗“震動”!
可眼前這個設計呢?
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通過這套極其複雜的、如同聲學共振腔一般的液壓閥組,把破壞性的機械共振能量......給吸收了!
這是用柔性的液體,化解了剛性的衝擊!
然後,再通過另一套巧妙的單向閥門結構,將這股被吸收的能量,轉化為純粹的液壓能儲存起來,作為下一次鍛壓的助力!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改造了,這簡直就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神來之筆!
這是一個將“破壞力”轉化為“生產力”的絕妙設計!
這套係統,不僅能極大地降低機器的損耗,延長使用壽命。
更是因為抵消了共振,讓鍛壓的精度得到了質的飛躍!
最可怕的是......
由於回收了一部分能量,它的鍛壓效率和速度,也必然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怪物......真是個怪物......”
肖誌行在心裡,用隻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喃喃自語。
這已經不是設計,這是藝術!
這是工業領域的暴力美學!
他緩緩地合上筆記本,動作都有些僵硬了。
肖誌行站起身,從口袋裡掏出一塊白色的手帕,摘下眼鏡,仔仔細細地擦拭起來。
這個動作讓他紛亂如麻的思緒,得到了片刻的緩衝。
重新戴上眼鏡後,肖誌行轉身看向隊伍中一臉淡然的陳宇凡。
他的聲音都帶上了略微的沙啞,這是極度震驚後的引發的乾澀。
“這裡的改造......構思之巧妙,已經超出了我目前所有的認知。這也是你做的?”
陳宇凡依舊是那副平靜的表情,彷彿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他迎著肖誌行的目光,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
得到了肯定的答複,肖誌行的臉上表情雖然變化不大,但他的內心卻早已是波濤洶湧,久久無法平息。
他之前,還是太小覷陳宇凡了。
這個年輕人的技術水平究竟有多高,現在還不好說。
但是他的設計思路......他的那種思維方式,絕對是超前的,是天馬行空的!
是完全不拘泥於現有工業體係框架的!
這兩處改造,如果把設計原理拿來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技術,並不算頂尖深奧。
一個基礎紮實的七級工程師,也能懂得這些技術原理。
但問題是......
在這之前,誰能想到過這種改造思路?!
誰能想到......把流體力學的渦流效應和精密潤滑結合在一起?
誰又能想到,把聲學領域的共振抵消理論,應用到一台傻大黑粗的鍛壓機上?
這就是他第一眼看去,完全看不懂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的思維,還停留在“如何優化現有結構”的層麵上。
而陳宇凡的思維,卻已經躍升到了“如何從底層邏輯上,去顛覆現有結構”的全新維度!
這種差距,已經不是技術等級能夠衡量的了。
這是一種......理念上的代差!
...............................
在一號車間檢查結束之後,就到了中午飯點。
“肖工,各位專家,各位領導。”
技術科長趙小偉看了看手錶,笑容滿麵的走了過來。
“到飯點了,大家也都辛苦了一上午了。要不......咱們就先去食堂吃個便飯,休息一下?下午咱們再繼續。”
肖誌行從複雜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他看了眼身邊麵露疲色的工程師們,點了點頭。
於是,一行人便在趙小偉和陳宇凡的帶領下,朝著工廠食堂走去。
“幾位同誌,我們軋鋼廠的食堂,雖然比不上外麵的大飯店,但後廚師傅的手藝還是不錯的。”
走在路上,趙小偉熱情的介紹著,試圖活躍一下有些沉悶的氣氛。
“大家夥兒有什麼愛吃的、或者有什麼忌口,儘管跟我說。我這就去安排後廚,給大夥兒單開個小灶!保證讓大家吃好喝好!”
“不用了。”
肖誌行擺了擺手,語氣平淡的拒絕了。
“我們是來檢查工作的,不是來享福的,沒必要搞特殊化。”
他看了一眼周圍那些同樣朝著食堂走去的工人們,沉聲說道:“工人兄弟們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這......好吧。”
趙小偉見他態度堅決,也隻能點頭同意。
心裡卻暗暗佩服,這位肖工雖然嚴厲,但這作風,確實是沒得說。
很快,眾人就來到了空間寬敞、人聲鼎沸的工廠食堂。
一股由飯菜香、汗水味和鋼鐵氣息混合而成的獨特味道撲麵而來,充滿了火熱的生活氣息。
趙小偉領著幾人走近,一支排隊隊伍的工人們立刻招呼,讓領導們先來打飯。
在打飯視窗後麵,何雨柱穿著乾淨白色工作服,正在手腳麻利的給工人們打著飯。
“陳哥!你們來啦!”
何雨柱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陳宇凡,臉上立刻露出了興奮的笑容,熱情的招呼了一聲。
陳宇凡笑著點了點頭,對他說道:“柱子,這幾位是來咱們廠檢查工作的領導和專家。”
“你給我們打十份飯菜,要最好的。”
這十人分彆是......五位外來工程師,兩位外來領導,以及趙小偉、陳宇凡和劉勝東。
“好嘞!沒問題!”
何雨柱一聽,腰板瞬間挺得筆直。
他胸膛拍得嘭嘭響,聲音洪亮的說道:“幾位領導、專家,今天就讓你們嘗嘗我的手藝!我跟你們說,保證比國營飯店的還好吃!”
自從得了陳宇凡的指點,又被下放到車間磨練了幾個月心性後。
何雨柱的廚藝和心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重回食堂後廚...
他整個人都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複工這幾天,工人們的反饋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家夥都在傳,傻柱這趟回來之後,跟換了個人似的,那燒菜的手藝簡直是神了!
食堂的飯菜,比以前香了十倍不止!
隻見何雨柱抄起大勺,動作乾淨利落。
他從身後那幾個熱氣騰騰的大盆裡,給每個人都打上了滿滿一飯盒的飯菜。
米飯是晶瑩剔透的白米飯,堆得冒尖。
菜色也相當不錯——土豆燒茄子,白菜炒肉片,酸辣土豆絲,還配了一點爽口的醃蘿卜。
飯菜很快打好,一行人找了兩張桌子拚在一起,坐了下來。
肖誌行端著沉甸甸的飯盒,卻沒有立刻動筷子。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這個熱鬨非凡的食堂。
四處都是剛剛完成了上午工作的工人們,他們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邊大口地扒拉著飯菜,一邊興高采烈地聊著天。
笑聲、交談聲、碗筷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形成了一曲最樸素、也最動人的勞動交響曲。
肖誌行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過這種氛圍了。
恍惚間,他彷彿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回到了他自己還是四九城第一鋼鐵廠裡一個普通技術員的年代。
那個時候,國家更窮,條件更苦。
食堂的飯菜也遠沒有現在這麼好,通常就是一兩個窩窩頭,就著一碗幾乎看不到油花的菜湯。
但是......這種精神頭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夥食差而言絲毫的減少!
大家夥湊在一起,赤著膊、流著汗,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的火熱勁頭,和眼前這一幕是何其的相似!
肖誌行的心裡,湧起了一股久違的暖流。
這纔是我們這個國家,最真實的、最有力量的樣子啊!
不是那些擺在會議室裡的報告,也不是那些印在檔案上的數字。
而是這成千上萬的、普普通通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雙手、用他們的汗水,共同彙聚成的、一股足以推動國家滾滾向前的磅礴力量!
這就是我們這個國家能夠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這是......屬於人民的力量!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