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四合院:早穿20年 > 第105章 準備工作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四合院:早穿20年 第105章 準備工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認清了現實,黨建國也懶得再討價還價了,直接問:

“行吧,這‘寧古塔塔主’我當了!啥時候去清河灘報到?”

劉飛見他認命,也鬆了口氣,臉上重新掛上笑容,說到:

“不急不急!領導特意交代了,讓你好好休息幾天。

正式報到日期定在7月1號!黨的生日那天,去新崗位為黨獻禮,多好!”

黨建國抬眼看了一下牆上的日曆——6月28日。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絲疲憊又認命的笑容:

“好真好!還能‘休息’兩天!多謝領導體恤!”

說完,他不再廢話,站起身,對著劉飛點了點頭,轉身就往外走。

那背影,怎麼看都透著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開荒灘”的悲慼感,單怎麼感覺都像是說“我要麻溜滾回家躺平”啊?

黨建國回到家。清河灘那七千五百畝爛泥塘暫時有些還泡在水裡,急不得。

眼下,他得先顧著眼前這攤子。

一進門,就看到黨建華正就著煤油燈的光,認真擦拭他那枚“掃盲積極分子”的搪瓷獎章。

昏黃的燈光下,少年的側臉顯得格外專注。

黨建國心裡一動,湊了過去,說到:

“建華,跟你商量個事兒。”黨建國壓低聲音,帶著點“乾壞事”的興奮,說到“‘除四害’運動不是正熱火朝天嗎?城裡現在號召交老鼠尾巴,交得多還有獎勵,對吧?”

黨建華點點頭:“嗯,街道辦天天宣傳呢,交十條尾巴能換塊肥皂或者一包火柴。

“城裡人圖個乾淨衛生,獎勵也就那樣。”黨建國眼睛亮晶晶的,刺激的說到:

“可鄉下呢?那些地方老鼠才叫多!

農民兄弟忙著種地除害,但獎勵估計也就口頭表揚吧?你說,要是咱把城裡一分錢一塊的水果糖,帶到鄉下去”

他故意拉長了調子。黨建華立刻明白了哥哥的意思,少年人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用糖換老鼠尾巴?!哥,這能行嗎?會不會”

“放心!”黨建國拍拍弟弟的肩膀,小聲交代道:

“咱不是投機倒把!這叫‘支援農村除害運動,物質精神雙鼓勵’!

你想想,你下鄉掃盲,本身是光榮任務。

帶點小糖果,既是給認真學習的鄉親們一點甜頭,也是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除害!

掃盲和除害,都是響應國家號召,不矛盾!

你情我願的事兒,誰能挑出毛病?再說了,糖塊才值幾個錢?老鼠尾巴,在城裡能換的肥皂火柴,可比一塊糖值錢多了!咱這是讓利給農民兄弟!”

黨建華被哥哥這一套“理論”說得心服口服,也覺得這事既有趣又有意義,開心的說到:

“行!哥,我聽你的!我去的幾個村子,老鼠確實多!

老鄉們要是知道一條尾巴能換塊甜滋滋的糖,保準積極性更高!

這比光喊口號強多了!”

“這就對了!”黨建國滿意地笑了,又低聲囑咐了幾句操作細節,說到:

“糖彆一次帶太多,顯得紮眼。就說是自己省下的零嘴,獎勵學習好、除害積極的。

重點是要把‘掃盲認字’和‘交尾巴換糖’聯絡起來,比如認會十個字,或者幫忙寫個除害標語,也能得塊糖。

這樣,你掃盲工作也好開展,一舉兩得!”

兄弟倆頭碰頭嘀咕了好一陣,把“糖換鼠尾”的“商業模式”和“政治包裝”都捋順了。

黨建華摩拳擦掌,彷彿已經看到了老鄉們拿著老鼠尾巴興高采烈來換糖的場景。

商量完,心裡踏實了,吹滅煤油燈,倒頭便睡,夢裡都晃動的老鼠尾巴。

記錄。

看著上麵最新的供應標準,她忍不住感歎了一句:

“喲,你們兄弟倆現在一個月有四十五斤定量了?不錯不錯!比一般居民戶寬裕多了!這定量,總算能多吃幾頓乾飯了!”

她麻利地辦好手續,把更新好的糧本遞還給黨建國,臉上帶著由衷的笑意,說到:

“有工作,吃公家飯,就是好吧!這糧本、油票、布票、工業券樣樣都踏實!”

黨建國接過糧本,是啊,在這個票證為王的年代,手裡捏著這本蓋著紅章的小冊子,以及隨著工作關係而來、按月發放的各種票據,就意味著生存的底線有了保障。

雖然日子依然緊巴,但至少不用像無業居民那樣,為了一口吃的惶惶不可終日。

有工作,真好!

這簡單的四個字,道儘了計劃經濟時代普通人最樸素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回到家,看著窗外依舊灰濛濛的天,黨建國的心情卻不像天色那麼沉重。

清河灘那七千五百畝“產業基地”還被洪水泡著,一片汪洋,現在去了也是望洋興歎,啥也乾不了。

正好,趁這難得的“空閒”,他把自己關在屋裡,開始伏案疾書。

他要把腦子裡關於清河灘未來的規劃,以及初期需要的東西,都清晰地列出來。

核心思路:

立足清河灘,結合科工委“臨時產業”的模糊定位,初步設想以農副業和工業建設為主,既能快速見效,又能服務後勤。

材料需求清單:

基礎建材:木材、水泥、磚瓦。

生產工具:

鋤頭、鐵鍬、籮筐、扁擔、水桶等基礎農具;

漁網、地籠(若搞水產);

小型石磨、碾子(若搞加工)

人員需求:

核心骨乾:懂農業技術或水產養殖的“老把式”1-2名(急需!)。

壯勞力:能吃苦耐勞、有開荒經驗的青壯年5-10名(初期開荒、基建主力)。

編製內暫時就自己一個光桿司令,這些人需要從其他單位“調劑”或臨時招募民工。

交通工具申請:

必需品:一輛軍用挎鬥摩托車(“挎子”)。

理由極其充分:清河灘距離城區遠,路況差(尤其雨後一片泥濘),公共交通為零。

需要頻繁往返彙報工作、聯絡協調、運送少量緊急物資或人員。

吉普車太招搖且不現實,自行車在爛泥地裡寸步難行。

“挎子”機動靈活,皮實耐操,是唯一選擇。

夢想(暫擱置):一輛嶄新的“井岡山”牌750三輪摩托車。動力更強,載貨更多,開起來更威風!

但黨建國隻在申請報告裡提了一下“挎子”,把“井岡山”的念頭咽回了肚子裡——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現在提這個,怕不是要被當成好高騖遠的典型?

先解決“有冇有”,再考慮“好不好”吧!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